上网课3 e- J5 m* {5 w
3月31日,大理云龙县关坪乡自新村宅登组的杨敬笔,正专心致志盯着面前的电脑屏幕上网课。他是上海同济大学“筑梦计划”的受益人,2019年考入同济大学,实现了云龙“筑梦计划”的零突破。
D3 |- W$ ]+ ?8 s s! U [/ h, y
4 B$ _) A0 f* `( ~- z “受疫情影响,不能返校开学,学校开通了网课,我要抓紧学习,不能落下课程。”杨敬笔表示党的政策好,才有了同济大学的帮助,不能辜负这样的大好机会。/ d6 `5 W! W# o4 I. x3 c4 M
上网课
+ I+ r7 V# z9 V 同济大学把帮助云龙县培养人才,关注基层基础教育作为帮扶的关键和核心,每年选派6名志愿者组成研究生支教团,到云龙开展支教工作。2019年9月,初巍、王雨濛和张浩然作为第6批支教团成员,一起来到团结乡团结中学,全面参与学校的教育和教学管理,为学校带来了新理念和新知识。, L% t" Z. ?; T3 K) `
志愿者( n* n5 x; L7 K4 z6 G
“‘梦想教室’是依托同济大学‘筑梦空间工作室’的乡村实践项目,旨在通过云支教、云课堂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功能活动场所,助力贫困地区学生心理发展、素质教育、能力提升。”初巍介绍,项目从2018年开始实施,目前共投入资金29万元在团结中学、长新中学和永安完小建立了“梦想教室”。" n Y4 h1 m4 r0 Q
同济大学定点帮扶云龙县以来,把高校优势与云龙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充分发挥智力高地作用,以实施“筑梦计划”,打造“梦想教室”为抓手,为贫困山区孩子播撒梦想的种子。“感谢同济大学的领导和老师们,帮我圆了‘同济梦’,我的家庭、我的人生将因此而改变。”杨敬笔打心里表示感激。4 q' t2 g! H2 \2 U1 a& a( l- E! h
孩子的梦想
7 I. |8 V8 ?4 J5 `" R) T- V2 v. { “只要有梦,就算没有翅膀我也能飞翔。”团结中学八年级学生字美秀在心愿瓶里这样写道。通过由同济大学在校志愿者团队线上授课,兴趣引导类专题讲座、一对一心理课程、学习状态反思、课外知识拓展等活动的开展,围绕乡村文化特色开设“寻乡、知乡、守乡”三阶段的素养课程,形成学生可自选的专属课表,极大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5 `3 f" `) W/ H4 P# r3 ?1 M0 |# X夏令营的孩子们
* \/ e0 y& g: [; ~ 为了帮助山区教师、学生开拓视野,接受新理念、新知识,几年来,同济大学组织留守儿童、贫困山区青少年开展同济大学“彩云之南”主题夏令营、美丽乡愁志愿服务等活动,受益学生2600余人次。依托“国际文化交流月”活动,选派留学生在团结中学开展短期支教活动,帮助学生开拓了国际视野。目前已组织6名中小学教师,26名贫困山区中小学生赴同济大学,参加“筑梦同济”游学活动,使参与者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学习动力。“从上海回来后,吴四标就像发了疯一样的读书。”在说到游学活动时,杨字菊对一起参加活动的同学这样评价。
# m* T; N: U$ z 云南网记者 黄兴能 通讯员 张莹 马康梅 段学兵
G/ E: x; w4 \ G0 N" \6 u 文章来源:云南网:乐诚弘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