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上午,大理大学附属第一附属医院25名支援咸宁(以下简称大理援咸宁通山医疗队)的队员们体检完毕。明天,他们即将离开昆明,回到大理美丽的苍山下、洱海边。此时,距离他们2月11日离开家乡已经过了55天。回忆起这55天的经历,医疗队队长耿正祥脑海里一遍遍回放着难忘的画面,他们初到咸宁通山时的焦虑与忙碌;96岁高龄病人出院时的欣慰与激动;队员与云南省二院、通山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一起日夜奋战坚守的情景;还有那些和通山人民点点滴滴的温暖与感动…………看到队员们都安全回来,老耿算是终于松了一口气,再看看队里18朵“金花”灿烂的笑容,他感慨,大理医疗队在咸宁通山的这一战,25名队员和通山人民演绎了一幅“洱海通山山水相连,大理咸宁一家亲”的山水画卷……. G' v7 n7 z' v
洱海通山山水相连,大理咸宁一家亲; I* L( @2 m* j3 b- | p% v% k
两个“尊跪”连起了大理咸宁情; N' N& K! p0 u. k4 d# P- m
大理援咸宁通山医疗队25人到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刚下飞机,就被车直接拉往通山。傍晚时分到达,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冷清封闭的小城,街道上所有的门店紧闭,沉闷感闯入每一个队员的内心。从碧水蓝天、云淡风轻的大理突然进入这样的环境,巨大的反差让队员们难掩茫然和焦虑。这场病毒不仅在病人面前是未知的,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5 A1 n0 R; y4 `洱海通山山水相连,大理咸宁一家亲9 {+ d" S; E( G& Q
大理援咸宁通山医疗队到达后,和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前期到达的队员们一起,以最快的时间融合并肩作战。不过,在队进入医院之后,他们还是感到了巨大的挑战,比如需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做护理,面对职业暴露的风险做救治……
2 D, G9 n- [4 X3 K0 e救治病患
5 A! [) K. y- N1 W, ^) C* J, o" b% T- x 耿正祥因为近视戴护目镜不方便再戴眼镜,便取下眼镜进入病房。出病房时,护目镜被雾气蒙起,他只能冒险凭感觉撕防护服……队员们繁重的工作和心理压力都被医疗队的心理医生专家史利民看在眼里,作为心理学副教授,他知道,要战胜这场疫情,他的专业是多么重要。朋友曾经说他:“你一个心理学专家,心理技术又不能杀死病毒,你去干嘛?”听到朋友这句话时,他没有做解释。进入通山的第二天,他就开始对医疗队员和当地的医疗队员们提供心理援助,对他们进行系列培训,让全体医护人员内化于心,自觉从身、心两个方面开展诊断治疗工作,既治疗患者的身体,也安抚患者受伤的心灵。他还应用国际先进的“医护联合心理查房”技术,每周对新冠肺炎患者普查一次,对患者做心理评估筛查……" \( h) {. {' I5 e, w9 s, p
救治病患! s) E* l$ u3 I: b- x' N; E! V. D
“我的从医生涯里,第一次见到病人两次给我们医生下跪……”大理医疗队队员张云红说这个故事时有些哽咽,在他们通山医院救治的过程中,一位老奶奶因为自己去菜场买菜之后感染新冠肺炎,回家之后又传染给了小孙子。两人入院治疗,虽然孙子提前康复出院,但她自己却陷入深深的自责,每日在隔离病房里以泪洗面,不配合治疗。她总说:“是我害了我的孙子!”张云红和队员们对这位奶奶完全没有办法。这时,史利民进入病房。4 F4 A- k1 d" M7 c! B) M
洱海通山山水相连,大理咸宁一家亲. P, }; z2 \, d* a: K4 q5 D
史利民说,他第一次和这位奶奶接触时,老人家用被子把自己的脸蒙起来,对他呼喊:“别靠近我!我会传染给你的!”史利民明白,王奶奶的这系列举动,就是专业上称的“病耻感”。她总为自己感染而自责和内疚。史利民轻轻掀开被子,主动和奶奶握手,运用心理技术,纠正了她的错误认知和错误归责,同时配合药物治疗,经过很长的时间,终于成功地消除了老奶奶的“病耻感”和其他情绪行为。张云红说,就是这位奶奶两次在床上给他们下跪。一次是史老师渐渐抚慰住她情绪之后,这位奶奶向史老师致谢;另外一次是奶奶病情已经好转即将出院……见证两个“尊跪”后的史利民和张云红说,那一刻,已经没有了大理和咸宁通山之分,只有人与人之间的情与爱……9 d5 D* M/ p9 U: y( \, n0 t
他们入洱海清水沁入通山人心1 _- M4 p5 b1 s/ g# l' F7 ] _
其实不止两个“尊跪”,大理医疗队在通山40天的故事还很多。% T# `1 ~8 a _& z! E
一位患者即将出院,分别前,队员赵洁走了几条街购买水果、糕点;她心疼医院辛劳的保洁阿姨,把他们的故事告诉老家的妈妈之后,家里的妈妈交代,给8位保洁阿姨每人送200元钱。主任医师张平特别想对通山人民医院的徐清主任补说一句“谢谢”,因为她刚到通山时,徐主任特别照顾女同志,“女同志不要进病房了,里面苦累”。这句话让张平一直暖记心中。队员吴丽梅和通山医院的护士王丽华因为都是母亲,在病房里,双方之间互相照顾,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她一直想要盛情邀请王丽华带着孩子来大理旅游。
5 Z6 J( v7 W; s洱海通山山水相连,大理咸宁一家亲" j" a+ \" Z" m S6 {1 w& Y6 k# M" |
经过40多天的奋战,大理医疗队与先期到达的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的队员们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在两家共同努力下,最终使得通山县成为了咸宁市唯一一个零死亡、湖北省第一例96岁病例治愈出院、咸宁市第一个进入“低风险”的市县。队员们说起通山人民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朴实、实在,如同通山的美食“包坨”一样,实实在在地把每一位大理队员的心和通山人的情包拢在一起。而大理医疗队员们的心也如洱海水般清澈,沁入通山人心,洱海的清水已经连起了大理苍山和通山九宫山。
3 G" x! l2 ^7 Z3 u' M$ q0 T 大理医疗队和通山队员们的那些故事、那些话……
" P7 z/ X5 H8 v! W4 |) @ 不善言辞的医疗队队员胡云英特意在离开通山之前以一篇《我的团队,我的家》总结了她的战友,记者帮她用记录下了她笔下的战友们。此外,大理援咸宁通山医疗队的队员们也每个人为这段与通山的情谊写下了一句话:
! g" P5 s& R! m/ j( C 队长耿正祥老师,一位老大哥,为人谦和,做事谨慎小心,他说“驰援湖北我们义不容辞,一定完成好任务,带着大家平安归来!” 。看似简单一句话,却付出多少辛苦,他总冲在前面,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医者初心和党员的担当。: V8 u8 B! L, u% s" x0 U
洱海通山山水相连,大理咸宁一家亲
- f: J. _8 h6 \0 K8 X- E' G 杨理伟老大哥,他喜欢我们叫他家长,他总是细微之处守初心,关键时刻显担当。% C ^9 O7 J5 N, R0 g1 T% K6 Y
史利民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学专家,宝刀未老战疫情,幽默风趣的史老师总是有讲不完的故事和小笑话。0 q4 d( }! F& Z, [0 z4 \- E
护理组队长张云红是贴心大姐姐,每位队员第一次上班,她都会早早地陪着,护送着,亲自守着过关,才放心一点。2 K( Y5 I$ }8 Q
杨秀菊在感控工作中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她为我们保驾护航。她在工作中对年轻一辈总是很耐心,做好传、帮、带,经常和大家一起分享好的学习方法和工作经验。$ `: ]' P$ [1 x# K
吴丽梅是急诊危重症中颇具代表性的一员,工作干练、细心、负责、乐于助人、勇敢、吃苦耐劳,在休息时还鼓励、带动小姐姐们做健身操,身体棒棒的。* C$ k* ]: { G) z
呼吸科张平外表温柔,待人亲和,她女儿家书最后一句呐喊“金钱、物资都可以捐给你,但妈妈只是借,请一定完好无损地还给我!”9 t) s! A) V- T
ICU解瑛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日常消毒、个人防护,口罩不离口,她用严谨、执着的行动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
, ?/ J+ ]" o9 `9 @: R! \8 B8 E1 S签满名字的“战袍”" A0 P# V+ }% M! l/ _
姜艳群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她瘦小的身躯为做党务工作加班到深夜,面对这些,她总简单地回复“没有,不用谢”。
4 M$ _; c* C3 O, G G! F$ L4 {5 G 路兄和小朱作为年轻一辈,但在他们身上丝毫没有一般青年人毛躁、贪玩的性子,他们不仅扎实、稳重,而且谦虚、内敛,平时的工作总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还偶尔冷不丁搞点小幽默。
_: @, j( \3 X% l8 j% A 辛辛、晓慧、晓婷、雪珊、老汪爽朗的笑声,苦中作乐在她们身上完整地体现,她们总是笑着说:“没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 Z. s2 h% x8 M$ ~ 佳艳和小谢是温柔内敛型,她们之间有着明显的身高体重差,被我称为“最佳大小拍档”。为我们的防疫事业更是尽心尽力,事无巨细。, ]) L2 I% S4 u9 g1 u) t: F7 P
赵洁,胡建梅工作之余,她们热情开朗,总是让人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0 V+ Y3 @( j$ X3 @2 k' h9 E" W
阿顾、施捷是我们队里最温柔、细心的两位姑娘。阿顾说:“无论在什么样的日子里,能健康简单地活着比什么都好。”
4 w, z5 L" `2 T2 `8 E- s洱海通山山水相连,大理咸宁一家亲3 ]. ]- Y) ~3 H0 o
周廷轩、杨迪兄弟在大事难事见担当,危时急时显本色,他们在夜晚10°气温下露天等接夜班女同事,之后他们一直承担着队“黑夜里的护花使者”。
. W) J8 Z( N$ ^ 耿正祥:唯洱海水清,佑通山“疫”停。1 G5 g/ s% R% o* N1 D; G+ q* c4 k
史利民:引洱海碧波清泉,济通山黎民百姓。
- A" x0 l3 i* V( Z, o4 K0 K7 h 朱晓婷:九宫铜鼓上高天,纵览千峰脚下悬。苍山月隐浮云绕,洱海风清碧浪进。八方驰援通山情,云开齐聚洱海畔。: p6 ~ I% G2 J/ ^! ] d$ q% Z
施婕:通山情,洱海忆,九宫山间留背影。望来年,再相聚,苍山脚下笑语盈。
9 D1 v" L/ y; r5 L s 邹雪珊:通山大理共抗疫,九宫山下通山人民的热情,温暖了洱海水边金花的心,苍山脚下盼君共赏风花雪月。
1 b3 b# |( B9 y) X/ a 张云红:面对新冠疫情,没有人能独善其身;尽管病魔无情,但你我他携手同行,生命之花终将一路绽放。8 n3 m+ z$ U' B% ~+ j+ m1 R) [
杨秀菊:洱海月通山情,情意绵绵;大理义通山爱,爱在人间
. M& \0 b7 x* `% Z洱海通山山水相连,大理咸宁一家亲% [# O+ u7 \& ]( r
汪建萍:苍洱子女赴通山,与荆楚儿女同患难,担风雨,结生死情谊,愿祖国昌盛,两地情义绵长。
1 ~2 _" E8 g8 A% o0 k9 W 周廷轩: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大理心,通山情,通山情映大理心。! G7 H9 K4 z' r7 M
胡建梅:抗击疫情结友谊,大理通山乃兄弟,援助任务虽结束,深情厚宜以凝聚,两地相隔虽较远,心心相连不分离,全国人民共携手,幸福属于我和您。0 v( U6 j/ x$ G G/ q
和晓慧:舀一瓢洱海清水如医护初心逆行通山 ,尝一口通山包坨凯旋圆满归心大理。
[7 P& }/ @8 T. U8 s4 r4 n' Y 顾守美:洱海尾畔,看通山苍山九宫山山山相拥。隐水洞内,听赣语白语大冶语,语语连心
: g: q1 R6 ~: } 辛增术:洱河携风,风暖通山,最美逆行,包坨醉心心藏大理,友谊长存。
% r, U0 w' g- Q* F o 赵洁:洱海通山有缘在,庚子之年共抗疫,生生死死抛脑后,只因你我中国人!, |/ N6 P' f! q4 S& k
杨理伟:有一种美好叫洱海苍山,富水九宫;有一种感动叫大理驰援通山,共克时艰!
$ U$ J/ U# M, u6 U2 n 吴丽梅:通山的情,大理的义,通山的包陀,大理的生皮,苍山脚下,洱海湖畔,静待故友。+ H" Z6 L0 D; B0 \
赵佳艳:我们不伟大,却也不平凡;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在各自的生活里扮演平凡的角色,兢兢业业,热爱生活,成就属于自己的不平凡的人生。
( p. l3 `1 `$ Y, n' D 姜艳群:洱海映月,月照通山,富水聚情情满苍洱。/ D' `- Q! z. v5 t% n0 N, }0 R
杨迪:洱海无弦抗疫高歌奏响通山,九宫无墨载入史册谊联大理。
' I J! _. I0 v# ~( \6 a 严桥路:洱海冰清明月浴,通山九宫富水流,千里驰援克时艰,路桥相通情谊长。
\9 V- h3 x8 ]: ~" L! ` 胡云英:洱海水,通山情,共抗疫,聚能量,脱口罩,笑开颜!
3 g8 N8 J9 U/ F! H$ j7 W 解瑛:举国上下疫情急,滇鄂联手战魔敌,新冠疫尽忆当时,苍山通山尽欢愉。
3 U5 P7 K* g9 C9 D7 @9 G0 R8 a9 {% q7 B8 K 朱允丰:叶榆泽水润板桥,捷时齐聚雪月城。
6 R+ I ?+ |4 D0 n 张平:疫情急,白衣执甲。苍山儿女多壮志,远赴九宫擒恶疫。滇楚医护齐携手,
* [+ Z7 k& g6 H' S 共佑通山民众康。岂能忘,生死交情。0 p1 r7 K$ x- z- `5 r, p+ D
谢雪娥:严守援持瘟病驱,共承难厄待春还。
* F& X) E& O* x/ c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李荣 杨峥 摄影报道1 k% q# U2 r( H; F' I; C9 U6 v
文章来源:云南网:乐诚弘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