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现象:装备2.0BPJ发动机的A6L新车,加了97号汽油,上路后发现废气灯报警。
# m5 U8 n! X) P9 ?# l m1 _% [( |+ @
检修过程:2 M& o" E* m/ g( }* e& j* t
① 用5052检查,显示气缸列1在非怠速工况下混合气过稀。
% g. e7 S: l( y② 根据引导性故障查询提示检查进气系统是否有泄漏,检查活性炭罐电磁阀是否正常。' s2 F: T; h4 Z- ]
③ 更换老型号的废气阀、节气门、凸轮轴调节器、氧传感器,并对油路系统进行了清洗,故障仍未排除。" g: `* L" F4 a4 h6 A% Y' O
④ 尝试对该车的发动机控制单元进行更换,该车的硬件版本号是19,换上的硬件版本号是16。然后进行路试,还是报警。) @/ Y3 k6 ^* Q: w5 a9 H4 q' K
⑤ 给该车加不含乙醇的汽油,并添加燃油宝,行驶后废气灯还是报警。( f! b8 Z* j' Y
⑥ 对“气缸列1在非怠速工况下混合气过稀”这个故障重新进行分析和梳理,混合气稀的原因无非是空气多了或供油少了。检查油压、汽油滤芯、喷油量,都很正常。2 Y: Q0 g3 i. a
⑦ 通过对同一车型发动机数据组1第三列发动机空燃比数据分析发现,冷车快怠速时,正常车辆的数据值在-4~0.8范围内波动,而该车的数据值在8~11之间波动,显然,混合器过稀。
, |" ]. X/ ~: X- P [url=http://www.qcwxjs.com/content/uploadfile/201910/thum-cdc61571384570.jpg] [/url]
8 X4 `9 ` X8 {8 E1 Z! i3 f⑧ 通过数据流分析可知,在空气流量计后面有多余的空气进入燃烧室。
6 y/ a _' j3 g! @$ Q5 g' ~3 r& _故障点有3处:8 g7 l& c2 _$ x% r! Y+ X8 q2 U4 J
一是压力调节阀漏气;二是活性炭罐电磁阀漏气;三是从涡轮增压器到节气门之间有漏气。
' H3 `, v- @2 j由于前两个故障点经检查正常,那么只有“从涡轮增压器到节气门之间有漏气”这个故障的可能性最大了。
$ Z J6 Q e/ `& ~⑨ 拆下从节气门到节气门之前的压力管,包括中冷器这一段,然后加压试漏,结果为正常。再检查谐振腔,也是正常。最后检查涡轮增压器出口到压力管之间的这根软管,结果发现加压试漏还是正常。
3 k; T+ a$ Z( r9 {& j& j! h⑩ 当把所有管路都装上后再读数据值时,发现数据值在-4~1范围内波动,表明数据正常。在拆从涡轮增压器出口到压力管这根软管时,发现连接涡轮增压器出口这头软管拆下时管子较松动。( D; F/ g7 |! k
* ] J4 A8 @) j$ {
附加分析:
$ s. ?3 @. ^9 J8 A; k2 B3 W# T( J① 发动机热车怠速运转时,进气量较少,漏气较少。$ Z6 ~& M) }. K8 y- ]
② 当发动机进入部分工况时,涡轮增压器出口处气流加大,由于出口处软管较松,根据文杜里原理,外面的空气随进气流被吸进燃烧室,造成混合气过稀。4 U3 L6 g& j6 E6 N3 u% s4 y2 N
" w0 G% T) z2 n5 I0 r6 i
故障排除:把涡轮增压器出口软管卡箍上紧,故障排除。经路试,废气灯不再报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