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 G' ]' v3 M! z
天池风光。 9 r8 w8 i, I% e0 I7 w+ C, t
1 F. j$ n! r2 V+ n) a( Y4 }" p* {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吕植与志愿者分享植物保护相关知识。
8 D+ w' M8 {. P8 g & J4 G$ w8 D3 u% s7 B0 l% {
参与活动的爱好者在观察云南松。
O1 K9 i. m8 e* ~; { 为充分展现云龙县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广泛宣传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护意识,近日,由广汽丰田、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共同举办的自然观察节活动在云龙天池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的自然观察爱好者近80人在保护区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自然观察活动。 6 n8 j/ W) s5 C( d
据了解,天池保护区最早成立于1983年,以高原湖泊景观及珍稀动物、云南松原始林为主要保护对象,天池保护区拥有十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生物多样性为自然观察、科学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
, K( N2 l& j( l' r2 G9 @9 s' o 观察活动上,来自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野性中国、中国观鸟组织联合行动平台、野性大理自然教育中心、不一乐乎田野学校等部门的众多专家学者、爱好者分为不同的自然观察组,在天池自然保护区各地进行自然观察,并在每天晚上开展观察成果分享活动。活动最后评选出最佳观爱奖、最佳发现奖、最佳摄影奖等奖项。
1 ?7 y: z% k0 P4 q 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吕植说:“这是一个政府、企业、社会联合的行动,这也是今天我们做自然保护非常重要的一个视角,任何一个行动都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有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色,共同携手合作。所谓自然观察节不是专业科学家来看自然,而是让大家用业余时间来观察自然。我们的每一个公民都有可能为我们的自然信息做出一份贡献。然后,这个信息通过网络、媒体传播给更多人看、更多人了解这个地方,吸引更多人来关注、热爱和保护这个地方,这是双重的一个意义。”4 ]& T$ ~! {" y' Y2 H4 R
观察节上,不止有吕植老师这样的保护生物学家,还有第二次来到云龙的野性中国创始人、著名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他说:“这一年多来,看到云龙的变化,我们越来越多的公众、摄影爱好者、自然爱好者在关注着云龙,通过自然观察节不同的队伍,能把云龙这样一个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传播出去。未来,更多的影响我们云龙本地的普通公众,影响我们云龙本地的孩子们。”& v1 e! e% l- S' }) p2 b
参加活动的专家们认为,当前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保护的关键就是要借助活动的契机,在更大范围普及全民参与的意识。
' ~+ x$ h$ o. y" s 据悉,本次活动共记录到鸟类112种(其中,保护区鸟类新纪录20种:如棉凫、宝兴歌鸫、黑胸鸫、黄颈拟蜡嘴雀等),植物216种,拍摄到兽类6种、两栖爬行类9种。
( W, s' H* S3 F. |7 A8 o$ k6 o$ |' {0 a 通讯员 杨锦韫 文/图(大理日报)! f4 e) j8 d! }% z9 y! ^& C# y%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