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轮到值日,家里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来打扫卫生。”4月10日,记者走进洱源县三营镇郑家庄,一眼就看到手握扫把、拖着垃圾筐的村民在清扫进村道路旁的枯枝落叶。
& Z1 @ O6 H9 k; `今天值日的是村民尹明华,他说:“轮值打扫村道卫生这件事,每家每户都支持,从来没有扯皮过。这几天正在收蒜,家里很忙,但轮到我,就得按照约定做好这件事。况且,天天都有人打扫,村子里非常干净,工作量也不大。”2 _+ x0 `$ m5 N3 y- `. c
的确,放眼望去,道路干净整洁,沟渠清泉淙淙,藏、白、傣、彝等各式风格的建筑各具特点,房屋外墙上的壁画惟妙惟肖,房前屋后树绿花红……一派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风貌。$ _- C3 Z J8 n& h9 Q0 r
三营镇环境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李雪涛介绍说,为减轻环境污染负荷,提升洱海入湖河流水质,不让生产生活垃圾随水进入洱海,郑家庄村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不断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实施了生态示范村建设项目,大力开展村内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四旁绿化和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新建了环保设施,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垃圾管理模式,村容村貌越来越好。/ x$ _2 s' V* a: e) g* ^: z
“很多人都羡慕我们村的环境,作为郑家庄的村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感到非常的幸福。”说起村里的环境卫生,家住郑家庄湿地公园旁的村民郑荣辉掩饰不住内心的自豪。
" B* b9 ?8 w! D! f1 }" C6 W据介绍,为了守护好美丽家园,自2014年以来,该村以每户一人的形式义务投工投劳10040人次,集中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行动89次,处置处理垃圾1800吨,清除杂物、土石1400余吨,整治空闲地约8000平方米,有效改善了村庄及周边的环境质量。全村125户,户户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并每天轮流巡查和清扫公共卫生,形成日常保洁长效机制。与此同时,村里还成立以阳光文艺队为主的环保志愿者服务队,每天晚上跳舞前,阳光文艺队的队员都要把村民活动广场和湿地公园打扫干净,通过言传身教带动周围的人参与到“三清洁”中来。
" U: T7 c/ l1 J, x" A) g“为切实加强洱海流域‘三清洁’,郑家庄目前已建立了‘户清扫、组保洁、村收集、镇清运、县处理’五级联动的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以‘群众自筹、政府补助、袋装收集、定时清运’的方式清运垃圾,村容村貌维护得非常好。”李雪涛说。
8 f2 w: Q- G e6 ]# K6 ?8 Z, t记者 张红梅(大理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