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Q. ^2 _1 y- v' M0 j3 ~
冬日,记者走进位于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清流迂回,道路卫生,处处是古桥、古树、古戏台,到处洋溢着浓浓的乡土气息,一派千年古村的新风貌。. |. M& A, M9 g0 X+ X" \+ g4 f
“大家讲文明,古生更文明”的标语随处可见。在村中的墙体上,分布着各种书画家的诗词、彩绘,漂亮美观,扮靓了村庄,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打造成了长长的文化长廊。
% T. y9 S; q! X. b2 P/ I% G b. |“留住乡愁之根,铸造文明之魂。”有50多年党龄的老人李树桃说,平时,她总是以闲聊的方式,讲述村中古老的传说与故事,宣传党的政策、方针,让村民积极投身到家乡的建设热潮当中来,共同建设美丽幸福的家园。3 v( W* L6 S& c a3 }5 u; W) U
“党员带动包巷道,村民代表包田园,村民门口实现‘四包’责任。”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党支部书记何桥坤说,古生村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实行“一个党组织负责”责任制,将村中有威望的党员选为理事会成员,由71名党员联系群众439户,10户村民选出一户当代表,实行“一事一议”制,让村民唱主角、当主人,真正成为文明乡村的参与者、建设者、享受者。
% r5 [5 m; o1 s/ y* q J& {( M( p6 z7 e. O“古生村依托古村风貌,挖掘传承古村文化,打造文化长廊,留住乡愁。”大理白族自治州文明办主任何尹全说,古生村把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作为乡愁记忆,充分融入到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生态保护、培育文明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使乡愁文化与乡风文明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相得益彰,世代传承。$ t0 R) r2 o# G! w: L) e) n+ v
据介绍,2015年以来,古生村围绕创建全国文明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的目标,倡导新风,凝心聚力。开展优良家风、书香育人、热心公益、孝老爱亲、洱海保护、诚实守信、勤劳致富七大类“文明家庭”创建和“十大寿星”评选活动,共评选出村中“文明家庭”39户和“十大寿星”10名。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客事从简工作,推行生态殡葬,积极倡导勤俭节约。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大手拉小手 环保一起走”和白族大本曲培训等村民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培育文明和谐新风尚。
8 T q8 Q. G+ Y. r: k3 }! L云南日报 记者 管毓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