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平凡人的“中国梦” 三人获2017年云南省第三批“云岭楷模”称号

0
回复
552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13 09: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云南网讯(记者 朱清然)日前,2017年云南省第三批“云岭楷模”出炉。经州市委宣传部推荐,省委宣传部与省扶贫办公室共同审定,段必清、李娜倮、刘平成为2017年第三批“云岭楷模”。
1 f4 }2 W9 [" W: w9 ?4 G7 p. j一个是在户瓦山带领村民养鸡致富的大学生村官,一个是用歌声唱出民族自信、用音乐实现小康梦想的拉祜歌者,一个是有着拼搏精神的基层干部、优秀共产党员,他们的身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平凡的他们又成就了什么“不平凡”的事迹?
" f5 h7 H3 ]/ p, `
002564a436601b9330cc0a.jpg

) K' d# `+ }: i$ _+ S4 d" w& c段必清:城里来的“鸡司令”& m" t& I6 S# S' ]0 [" h" @2 e: k+ \
在德宏州瑞丽市勐秀乡户瓦村有这么一名大学生村官,从城里来到这个偏远山村,不仅把村里的工作做得很好,还通过养鸡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鸡司令”,他就是德宏州瑞丽市户瓦土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段必清。& W, ?! O4 |; _  c
户瓦村地处瑞丽西北面,与缅甸隔河相望,全村1404人,其中870人是景颇族,是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初到户瓦村,由于听不懂景颇语,段必清经历了一段“迷茫期”。一次,通过筹备村里的篮球赛,他发现自己经营组织能力还不错,于是开始“试水”,利用邮箱中的漂流瓶帮舅舅销售蜂蜜,结果意外地接了不少订单。于是,他振作起来,开始思考报考村官时的那份梦想与执念,想为村民们做点实事。5 l8 R& p: C8 C" g* j" R3 R+ @
段必清发现当地闲置林地多,适合散养生态土鸡,2012年,他开始养鸡。搭鸡舍、建场区、盖宿舍,这个在家里很少干活的城里娃,拿起锄头干起了活儿,一个养鸡场初见雏形。场地有了,鸡怎么养还是个问题,于是他便自学养殖技术,边学习边养殖。结果,第一批养殖的1000余只鸡,只养活了一半。更要命的是,合伙的朋友要撤资。
% w3 b/ R2 {) I  c$ K在经历了合作伙伴撤资、流言不断、市场惨淡等挫折后,段必清硬是把养鸡场越办越大。为了帮助村民,他成立合作社,赊鸡苗给村民,并保证出售的鸡苗成活率不低于95%,以合作社+公司+技术+支持+风险承担的方式,带动村民及周边农户养土鸡。就这样,段必清的养殖规模逐步扩大,注册了“村官鸡”的商标,打响了品牌。4 C$ @, T4 s5 f& m* p7 W! P
2015年,段必清带领“村官鸡”转战电商,“村官鸡”摆上了北上广家庭的餐桌。如今,他所经营管理的农村合作社,一年销售额800万元,净利润达200多万元。他直接带动170多户村民依靠产业脱贫,户均年纯收入增加9000余元;先后开展300余场免费培训,帮助8000多村民学习到最新的生产技术。) |* `" n; {. Y
2017年10月,段必清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是云南唯一一个获得表彰的代表。段必清说,这是起点,不是终点,梦想还在路上,还有很多事要做。
6 R) N, z) `, W* i
002564a436601b9330cc0a.jpg
. K' Z% j2 b; o6 k1 r
李娜倮:带着拉祜乡亲致富的“百灵鸟”
* r, I$ h: B9 ~她是拉祜族的百灵鸟,凭着对民族音乐的挚爱,谱写了一首首朗朗上口的歌曲;她是党的十九大代表,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身体力行在为群众谋发展;她还是一个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女汉子”,解民忧,转民风,将一个“贫困村”带成“先进村”,她就是云南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公司副董事长李娜倮。9 O. X& x8 v) c
李娜倮是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村民小组村民。而在当地,她早已是一名本土明星。这个普通的拉祜族农家妇女,既没有上过音乐学校,也没有受过一天的专业训练,却因为热爱民族音乐而成为拉祜族文化的传播者。一首《快乐拉祜》“唱红”祖国大江南北,使拉祜文化走出大山、走向世界。3 _6 T' o7 S1 ~. H# x4 j
老达保距离澜沧县城约40公里,全寨都是拉祜族,唱歌跳舞是村民的传统。“对我们老达保村村民来说,日常劳动和唱歌跳舞融合在了一起,”受父辈熏陶,李娜倮13岁时学会了吉他弹唱,16岁便会作词作曲,但她认定,自娱自乐并不能让拉祜文化被更多人认知,也不能让村里人增加收入,老达保人需要走出去。' I1 t) p3 P3 n; Q: A6 ]% I
2002年,勐根村成立了拉祜雅厄艺术团,李娜倮积极动员全村102户村民加入艺术团。在她的大力宣传动员下,现在艺术团成员发展到200多人,李娜倮带着乡亲们去各地参加文艺晚会、开幕式表演。老达保村出名了,村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日子更有奔头了。
1 v% ?! r: S( q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李娜倮带领老达保村民走上了一条“民族文化+乡村旅游”的脱贫致富之路。2013年,李娜倮发起成立普洱市第一家由农民自发、自创的演艺有限公司——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在她的努力下,老达保发展乡村旅游,把村寨做成了企业。至2015年末,公司演出收入达158万元,群众分红达73万元,旅游综合收入近380万元。6 w" l$ ]6 j# ?
“我要把家乡独特的民族艺术传到更远的地方,还要把拉祜文化传给下一代。”多年来,李娜倮创作了30多首拉祜语歌曲,创造性地把党建、脱贫攻坚、民族团结等政策法规和有关知识编排成曲目。现在,她还是酒井乡勐根村完小的双语教师,专门向1至5年级学生传授拉祜文化,让孩子们从小就学习跳芦笙舞、摆舞、吹奏芦笙、弹吉他等,使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保护。9 W: V* R7 z' g# j! C: n- S
“吉祥的日子我们走到一起……拉祜拉祜拉祜哟,快乐的拉祜人,幸福吉祥,吉祥幸福,快乐到永远……”这位快乐的拉祜女人,正带领老达保的乡亲们,书写快乐幸福的人生。3 z7 ]$ j) P) r7 @% b( S' g
002564a436601b9330cc0a.jpg

/ W! w& @8 i9 P. X刘平:深受群众爱戴的“好书记”0 I/ f! H/ t% F" G, E$ V
他是一个身先士卒、迎难而上的基层干部,一个作风务实、初心不改的共产党员,他先后多次获得“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扶贫好村官”、“云岭楷模”等称号,他是大理州祥云县普淜镇杨家屋村原党总支书记、村委会原主任——刘平。
/ H% s* [( J$ Y' q“当了23年村干部,今年3月11日,他49岁的生命定格在赶往扶贫搬迁点的路上。”3月7日上午,刘平骑着摩托车从杨家屋村委会赶往杨家屋易地扶贫搬迁点协调工作,不慎在途中摔倒,导致颅部出血、昏迷不醒,经抢救无效于11日离世,终年49岁。
/ a; o. P  G' @8 `3 H  f杨家屋村是全县2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条件恶劣、基础薄弱、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困难重重。刚担任村支书时,刘平看到杨家屋村道路基础设施非常薄弱,群众出行困难,就暗下决心,要带领群众尽快改变山乡的贫困面貌。
3 `$ K; V5 t( P“只有路通了,人们才能走出去,项目和资金才能进得来。”这是刘平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正是因为这一句话,他经常骑上摩托,天不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回家。正是因为这句话,他天天泡在工地上,撒石子、扛水泥、拌砂浆……
' w) D- F3 c0 ?# m0 x: ?刘平毅然挑起杨家屋村脱贫的重担,带领群众攻坚克难,为了把工作做细做实,努力做到因户施策,他每天坚持做的一件事就是走访贫困家庭,认真听用心记,全村37户贫困户几乎成了他的家,121名贫困群众成了他的亲戚。
9 ?+ E3 n6 a7 X- A  ]) K: P1 D3 N2 B在杨家屋村,村民的大小纠纷,大到遭遇地质洪涝灾害,小到家里的水管需要接通,甚至是五保户的吃饭问题等,大家都找刘平。“有事找刘平”,成了村民们常说的话。
/ R: A1 Q4 K& ?( `! }: [刘平始终把改善杨家屋村及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大到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小到邻里纠纷、矛盾琐事,他都亲力亲为,坚持把最困难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为群众谋发展、增实惠,让群众深刻感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变化。
: h) X; k3 d$ ^0 X; B6 j3 @如今,在杨家屋村,一排排整齐的安居房极其显目,村里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改善,道路交通,水利水电,村容村貌,乡村环境越来越好。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住进了安居房,收入也提高了,大部分人已经脱贫。
: q  N; V1 }4 I* p  ?6 g* n他的生命定格在49岁,但那些温暖的故事却永远地留在了人们心间。他的付出与坚守,让杨家屋村的村民走出了贫困,过上了好日子。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