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云南省代表团的代表们深受鼓舞,表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加快推进云南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在美丽中国建设中作出云南贡献。
% F+ K. C: X! w/ s4 H6 M0 t一定要做到吃祖宗饭不砸子孙碗
; O3 R; m, X" Q' S- ]代表们表示,云南最宝贵的资源在于优越的生态环境,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要坚持把滇池等高原湖泊治理作为头等大事,科学治理、系统治理、集约治理、依法治理,全面深化河长制、全面推进河道生态补偿机制,率先推行生态资源资产审计,全面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促进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p9 Y/ r, L6 g& s% \( [6 i: F
“一定要做到吃着祖宗的饭,不砸子孙的碗。”十九大代表、玉溪市委书记罗应光认为,建设美丽中国既要树立环境是聚宝盆、生态是摇钱树的思想,同时要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严防,从过程上严管,从后果上严惩,永葆玉溪的美、云南的美、中国的美。
* D* c Y$ |" l% V6 U' P. W6 p罗应光表示,“保护好抚仙湖这一泓清水,是玉溪最大的担当、最大的政治,特别是结合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保护好抚仙湖显得尤为重要。”
% h/ f7 W6 ~- T3 Z. `如何保护抚仙湖这颗“高原明珠”?罗应光介绍,玉溪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始终坚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首先是全面落实河长制,按照省委书记、全省总河长、抚仙湖总湖长陈豪深入抚仙湖调研保护治理工作的要求,树立系统保护思想,保护好抚仙湖;其次是认真贯彻落实去年9月新修改实施的《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把抚仙湖核心区的中央、省、市、县企事业单位全部搬出,把居住在核心区的老百姓有序搬出。与此同时,在工作举措上,玉溪还实施了环湖“四退三还”,从源头上减轻湖泊污染压力。+ y& L* R. J# x* L) ]
“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努力筑起牢固而又美丽的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P, F3 d3 h% r4 t, V m5 p3 [
来自洱海之滨的十九大代表、大理州委书记陈坚的话同样掷地有声。
+ {; f- w( l+ V1 O+ a让彩云之南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5 Y- u. Z9 a8 z+ z* _3 d2 u5 b云南良好的生态,让自信与幸福刷爆“朋友圈”。那么,该如何珍惜大自然的赐予,让全省人民从良好的生态中不断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呢?
1 Y8 y+ I/ p' g) v& R; g l* [* ]陈坚认为,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明晰的规划、更加务实的举措,使彩云之南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 q. y5 f& r1 H4 f0 R* q“当前治标,长远治本;长短结合,标本兼治。”陈坚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不会一蹴而就,必须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洱海保护为例,我们一方面采取应急性、抢救性措施,在2565平方公里洱海流域展开全方位的保护治理抢救模式。另一方面,统筹推进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城综合保护治理,编制《洱海流域空间规划》全面加强洱海流域空间管控,加快构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体系。经过不懈努力,今年1~5月全湖水质综合类别均为Ⅱ类,这是自2006年以来的12年中第3次保持5月达Ⅱ类水质情况。”陈坚表示,大理州将全力以赴打好洱海保护治理攻坚战,努力把洱海流域打造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努力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3 x/ M3 K; X+ Z& P U) g以生态底色绘就未来发展蓝图
) O- e7 ]; o0 @% \; e2 @8 {4 v十九大报告将“美丽”二字写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并以大量明晰、可操作的生态环境保护细节勾画出“绿色路线图”。十九大代表、西双版纳州州长罗红江认为,这彰显了我们党的远见卓识和使命担当,云南一定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努力以生态底色绘就未来发展蓝图。
, r$ T% r# M& u e) p% q+ I& e3 y西双版纳已荣获环保部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命名授牌。罗红江表示,成绩是过去,荣誉是动力,西双版纳州要坚持依法解决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认真清理、修订现行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和其他政策性文件,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行为,不断推进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化和法制化。& I7 b; r! D; _
在罗红江看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专业人才比例,提高环境管理和执法水平,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队伍。要走群众路线,打人民战争,充分提高全民参与生态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形成人人关心、人人珍惜、人人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局面。# I2 l0 v+ K/ j" J5 S' q8 k
“现在我们的矿厂区可漂亮了,跟你们传统印象中的矿厂完全不一样,就是一座绿色工厂,宜居的厂区。”来自生产一线的王冬林代表分享了“绿色矿山”建设成果。他表示,将按照十九大报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团结带动党员干部职工进行植树种草恢复矿区植被,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矿山落地生根、开花结果。6 O; `9 x1 [ F* u9 T' F! D w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李绍明$ K* S2 c7 V: |( \1 G
杨富东 宋金艳 王云 彭锡 赵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