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宝丰古镇探秘滇西山地白族的信仰风尚

2
回复
1055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30 21: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Y% u# ?" h9 x3 D* M( I0 V2 ~# E黄正良:大理宝丰古镇探秘滇西山地白族的信仰风尚# H. |* j, |; b8 O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黄正良
- X4 ~( m2 ]9 |( w# ?* c* n- M- p5 [/ \
8 O& n& [" n6 }1 G: Y7 O, r5 h( |% i- @- y
大理学院图书馆黄正良(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妙传)- p$ S2 @1 X* ]; p
: ^9 [8 \. B7 A1 c
编者按:大理宝丰古称雒马、雒马井、金泉井,为云龙八大盐井之一。明清以来,宝丰境内有据可查的宗教建筑共有54座,众多的寺观庙宇佐证了古代宝丰宗教文化规模之庞大,内容之丰富,是研究宝丰宗教文化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2013年11月1日至3日,云南省佛教协会与大理崇圣寺联合举办2013崇圣论坛,全国著名佛教文化专家、大德高僧发表真知灼见,共论云南佛教在中国国际文化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大理学院图书馆黄正良在此次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大理州云龙县宝丰村宗教调查与研究》的主题演讲,黄正良在论文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具有丰富宗教底蕴的古老村。以下为论文摘录:. _" X& }' u& B( Y% D

: Y; q. T/ f5 o" G宝丰古称雒马、雒马井、金泉井,为云龙八大盐井之一。宝丰位于县城之南,沘江下游河谷地带。2011年末,全乡总人口18145人,居住着汉、白、彝、傣、傈僳、阿昌、纳西等8个民族# P8 y. A9 ^  y8 I
' M2 P' p$ T7 ]! m2 K* w
宝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文墨之邦”之美誉。1986年在下科浪村出土了汉代的青铜剑和青铜斧,明清共出三进士、八举人、六十九贡生,民国时期,走出了云南教育先驱、东陆大学(云南大学前身)首任校长董泽。宝丰是艺术的殿堂,白族民居建筑、寺观庙宇、古桥、诗词、楹联、碑记、书画等较丰富。宝丰因井设治,从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至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300年间是云龙州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i- l1 t/ T7 k7 d' i( W) Q3 s/ u" ?! y& ~+ D& V
一、原始宗教信仰
* z  u! l+ {: S' v4 Z/ S0 B: [5 D6 f! H9 P5 L' _
古代,宝丰白族民众把自然界中的一切祸福,如人的生老病死以及家畜的疾病和死亡,都归于鬼神作祟,并进行一系列的祭献上天和鬼神的活动,以求逢凶化吉,消灾保平安。据调查,宝丰的原始宗教信仰主要是鬼神,其种类很多,祭祀活动主要有:祭天神、祭龙、祭祖、祭猎神、祭山神、祭血鬼、驱白虎、祭阴鬼、祭草婆鬼、叫魂、讨魂、超度和压魂、亡魂、阴魂护体、打魂、放甲马、自然崇拜、跳神等。6 W1 B. [& Y) r7 V  [2 [3 G7 b

! b- v$ X0 n0 S! G1 x# C8 h. i二、佛教信仰1 B4 ?; ?0 O) ?6 B

8 O4 S" d- O1 g4 Y宝丰佛教建筑较多,有史记载最早的是明代。从遗址和现存佛教建筑看,有白衣阁、三教庵、太和寺、崇山观音寺、炼登观音寺、田心观音公寺、南干母观音寺、大松坪观音寺、福隆寺、桥神路观音寺、圆通寺、接佛寺、静觉庵、佛上登观音公寺、石城观音寺、茶亭寺、小鸡足寺(又名迦叶殿寺)、庄坪观音公寺、茨冲佛行宫等二十多座。6 i7 o! |4 v# w0 \7 m9 t9 X

4 x4 L# V* G. p1 X6 \太和寺位于德龙山后两公里左右,宝丰董氏家族所建。太和寺规模之宏大,雕塑、彩绘之精湛,堪称云龙一绝。遗憾的是太和寺已成废墟,现仅留存《太和寺公德碑》一块,三奇摄影诗会碑附碑一块(刻有诸君和诗四十二首,该碑现存于宝丰退休教师姚毓琪家),毗卢金像、善慧、如来、伽蓝、达摩照片一张(如图尹寿超提供画像),部分残存山墙,母子双狮抱柱石墩一个和部分木雕门窗若干。该寺集宗教、文化艺术为一体,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 o( R* V2 u8 n+ ~. y. L7 [6 \
( K9 d+ B; L4 t9 ~白衣阁位于宝丰古镇西德隆山,海拔1710米。据阁中碑记载:白衣阁始建于南明弘光元年(1644年),至隆武元年(公元1645年)落成,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复修。白衣阁坐西朝东,为一进两院,由前殿、侧殿、厢房、正殿等组成。前殿为硬山顶建筑,殿左侧有一小院落。正殿为三开间单檐歇山顶建筑,建于高台上,正面及两侧均有台阶可上。殿通面阔9.4米,进深7.6米,檐下施斗拱,彩绘有各色花卉,柱侧有木雕猴子、雀替。大殿塑有白衣大士(即白衣送子观音),左有伽兰,右有达摩,场院正对面佛龛中有韦陀。二殿有文殊、普贤和观音,俗称观音三秭妹。8 L+ ^# p, N' _9 @
, k! _3 i: X/ W. L/ G  x; ]
福隆寺位于古镇西侧德隆山,海拔1600米。明代海智和尚建。清朝贡生字绚章在《游德龙山记》中说:“伏龙呼为福隆者,讳之也。梵宇宏敞,云房幽阗,兰宫桂殿,露栋云窗,且世有高僧,若海智、若金声、若达耀者,皆大有禅味。故州之宗乘,实传于此。”福隆寺现仅存一大殿,院落破旧。大殿为三开间硬山顶建筑,殿四壁绘有山水画和题联。殿内有一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的石鼎,鼎座为石雕猴子。1 L4 D- M5 ?) d# ^, D* v- \
( i$ e* {0 S$ |, c& U
佛上登观音公寺位于古镇西北面,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5)正殿送子观音前有木雕观音公、太子、左迦兰五谷神、右地母达摩祖师,正对照壁供奉韦陀。现已重修。9 U% N$ U* z0 d4 C" K7 O6 h
) r: p; D2 j/ F6 _: `6 {; V. t
静觉庵位于宝丰古镇北德隆山脚,沘江河畔,清代赵维纪建,兵毁,裔孙赵学先重建,1930年性海禅师再建,现存大殿。村内保存较完整的古庙之一。殿内供奉观音一尊,左迦兰,右达摩,正面照壁供奉韦陀。" u) ~" J! d( p5 g9 h

: l1 h9 q# f9 Z+ S0 u* j3 g6 X伽叶殿(小鸡足寺) 位于象鼻山顶,建于清代,复修后保存完好。殿内供奉伽叶佛、阿那佛,左右供奉伽兰达摩祖师,太上老君。除夕正月初三,进香者络绎不绝,火炬达曙,仿佛宾川鸡足山,故又名小鸡足。传说为鸡足山飞来一片铜瓦,就此建寺。据说在此敬香三年等同到鸡足山敬香一年。7 K0 y% i! L; q/ y3 H
3 N! i& M, M; E% o/ Q1 B3 d" w
从以上所庙宇供奉的神祗看,主要有如来佛、观音菩萨、普贤、白衣大士、善慧、加蓝、韦陀、文殊、达摩等。从主持僧侣看,有名僧海智、若金声、若达耀、觉惠等。光绪《云龙州志》卷十载:“海智和尚,清朝,号悟澈,四川人,生而歧疑,幼即有出家之志,远游名山,至金泉为福隆寺主持。博览大藏锡飞,德龙场广种福田,施舍贫穷,讲经说法,悟道恭禅,脉精三部,技神十金,州人称为活佛。其耳白,又号曰:白耳禅师。”从流传至今的佛教经典、法事议程等看,与江浙、四川等发达地区一致,可知宝丰佛教与内地渊源很深。其原因之一是宝丰历来属南诏、大理国属地,受其佛教影响较大。原因之二是清初吴三桂判清,明永乐帝逃滇时,一批官宦文士,以僧道身份隐匿到云龙(如果郎乡玉皇阁附近有大批吴三桂部下的和尚遗址)。原因之三是石门王九龄,晚年崇奉佛学,长期任云南佛教会长,曾几次邀请鸡足山高僧自性等到石门讲经说法,并引荐石门一批僧尼到昆明学佛受戒,使宝丰的佛教更为发展。4 K# F, R3 w* b+ Q, u

' E; w9 P* G7 A; R: x8 Y* O: {  M% k. r三、道教信仰
6 k# ~2 y! `0 h# m1 \$ T7 ?5 P% D4 K2 X0 L
宝丰道教建筑较多,主要有玄真观、玉皇阁、三清观、文昌宫、魁星阁、城隍庙、仓圣祠、关圣庙、三官殿、太子阁等。6 g3 E4 q6 P) o' L
/ Y1 p, P6 p$ [& ~8 }9 r
玉皇阁玉皇阁位于德隆山腰,大门口原塑有水火二将,一进三台。上层楼阁供奉玉皇大帝铜像一尊,高五尺许,左金童,右玉女。大殿供奉上三教;上清、太清和玉清,左王天君和右葛天君。二殿内设斗姆南极老寿星,左太岁雷神、雷兽、雷师、雷公、雷川、雷王、雷部正神,右雷部诸神邓元帅、辛元帅、庞元帅、刘天君、毕元帅、吕元帅、谢天君与千里电母风伯雨师元帅。中间照壁石刻土地神二尊,下有四脚地神头顶石香炉。正殿左角漏角供奉福禄寿嗣四尊,大门内供奉千里眼顺风耳二尊,门外左水神右火神二尊。据记载,此阁创建于明末,光绪末,举人杨应侯,在面楼题联:“三面云山皆指掌,万方民物此关怀。”此阁已毁,现重修一正殿。
  }2 N. o$ b& z/ b1 l! N, a, N3 N/ K2 U7 @3 ?& z2 t
玄真观(真武观) 位于古镇南山(小雒马山),由杨国宝、杨国珠兄弟始建于明末万历年间,清乾隆年间重修。原有四殿,前大殿居中供奉真武大帝和左龟右蛇二将,左药王,右地藏王,左侧温元帅和赵元帅,右侧岳元帅和马元帅。二殿供奉文昌帝君,左天聋右地哑二尊。后殿供奉王母、南极仙翁、祈禄保嗣和八仙。玄真观大门外是建有魁星阁。邑人段世森有联:“量才以斗,问谁人能兼一石;惜墨如金,这支笔横扫千军。”玄真观两厢有楼,楼上供游人住宿,楼下左边是禅房,右边是斋房。大殿四面出角,上有宝顶。中间塑玄天,仗剑而坐,两旁塑有威、赵、马、岳四帅,威武雄壮,神气逼人。两侧佛龛,塑有地藏和吕仙。玄真观是宝丰规模最大、保存和恢复较完整的道教胜地。
" t9 f0 ^* q# t: v$ `3 k) w" f; \( x
斗姆阁位于沘江东,象鼻山麓,雍正《云龙州志》载,斗姆阁建于明代,内供奉太上老君,左金童,右玉女,二殿斗姆、财神、弥勒佛、观世音菩萨,东王母寿仙,现存大殿。内有厉祭坛,嘉靖间,吏目赵策建。岁清明日、七月旺日、十月朔日,先期牒告城隍至日,奉神于坛,羊豸各一。左右设无祀鬼神抛羹饭,设香烛、酒、纸钱、冥衣,跪拜焚化。今坛废。8 q1 }& ?6 P0 q* t2 p9 ]

! ]( v9 ]9 |; f. i仓圣祠(又名莲花寺)位于德隆山主峰,一正两厢,规模较小,而前嶂后屏,地面平坦,别开生面。中间塑仓颉像(仓圣夫子)。门前有隙地,凿为池,栽有莲花。所以俗名又叫莲花寺。同治间邑拔贡生字绚章题有联云:“沉塘白昼辉明月,倒影苍岩挂碧天。”光绪中贡生字廷章也题联云:“泄先天未发之精华,龟篆龙文,尚留钩镂碑七十余字;立后世不朽之功德,鸾漂凤泊,希只嘉则殿八万藏书。”此寺于一九四一年重修。# x/ }" x4 [' k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0 21: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魁星阁宝丰现存魁星阁两处,一座位于小雒马山玄真观大门左侧,新建;一座位于古镇北山脊(三崇庙后),建于清代,多次重修,现保存完好。整个建筑挑檐叠角,翼然若飞,气势雄伟。; i$ x4 \" q: u$ g+ j$ y
, d- }( B% y- p( w
文昌宫雍正《云龙州志》载,文昌宫旧无专祠,先祭于福隆寺,后迁于德龙山麓义学内,春秋致祭祀。正殿文昌帝君,左天聋右地哑二尊,已毁。/ @6 _! R5 _. ^- v$ P$ g
' w% m( r6 \; a# i! G' D' M/ m
关圣庙砥柱桥(今宝丰桥)南。知州顾芳宗重建。每年五月十三祭祀。雍正《云龙州志》载,雍正三年,丰旨追封曾祖光昭公,祖裕昌公、父成忠公,设木主于后殿。正殿内供奉关圣帝君,左关平,右周仓。春秋祭祀如制。已毁。
  h( `& O6 d6 _2 R& \
" H4 H( e' N+ v城隍庙在原州署右雍正《云龙州志》载,明正德间,吏目张聚建。康熙四十四年,知州顾芳宗重修。六十年,知州李元英重修,张廷衔捐送常住田五亩。内有石坊和古戏台,现作重修,规模宏大。
" A! h4 e" m; z& k+ [- F2 O+ D" q+ M/ S$ n, A4 p. h$ s# E
三官殿砥柱桥头,下临沘江(雍正《云龙州志》)。供奉天、地、水三官。已毁。. S7 j  y; }' ]7 A& R) f& G
' Z1 n4 k: R0 w5 A# ]! h: p
三清观内设上清、太清、玉清、左金童右玉女。清朝贡生字绚章《游德龙山记》中有言:“由山腰仄行,猱猿细路,下临百仞,绕溪拾级半里许,松竹当轩,烟霞隐楼者,三清观也。”已毁。太4 J1 `" L. ]0 D! F1 w: I

9 \1 R& V  [2 k# ^% f) f子阁玉皇阁北石壁上,供奉太子铜像一尊。咸丰兵变烧毁未建。7 ~' ^/ m; Y+ p. E, q5 B0 H
0 w! F  H6 T+ u+ q
道教在云龙传播较早,明代就有著名道士明陶真人,雍正《云龙州志》载:“明淘真人名浚,澜沧人,精勤道术,祈祷神验,不受人财。忽与人云‘上帝召我’,端坐而逝。”后来又有宝丰的秦道成、贾守仁等著名道士。道教会火有农历二月初三的文昌会和九月重阳的朝北斗。此外,还举行吕祖会、张仙会、眼光会等。道教的建筑有很多名称:道宫、道观、道庙、庙、道院等,是祭祀神、作法事及道士修身养性的地方。明代、清代和民国时期,道教在宝丰十分兴旺,道观林立,如玄真观、玉皇阁、三清观、文昌宫、魁星阁、城隍庙等。信徒众多,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宗教活动。宝丰部分居民还珍藏有大量的道教文物,如道教印章、木刻印刷板、经书等,是道教研究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
4 x% o: q8 t# C& ^" P+ x, D* O, O. J$ B3 W" |8 p: b9 y
四、三崇本主信仰
' t1 ^1 y; X7 {- o# B' d# J# @& q2 Q' T5 @
本主崇拜,是大理白族地区的普遍现象。《云龙既往》中,就有“五方甸主”和“随沟神龙”的记载,可以说这是云龙本主的滥觞。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封段保为世袭云龙土知州以后,段保把大理的“三崇建国鸡足皇帝”带入云龙,作为云龙州的本主。段氏统治的云龙州地面,原只在澜沧江西岸,江东的五井当时尚属浪穹(今洱源),所以五井人称当时的云龙州为江外。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割浪穹六里给云龙,云龙始拥有宝丰、石门、诺邓、师井、关里、白石、箭杆场等地。所以原来的云龙本主,实际上也只是江外本主而已。万历《云南通志》说:“云龙本主,一在五井(今宝丰)城隍庙西,一在顺荡。三崇庙在三崇山麓(今旧州)。”这历史地说明当时云龙本主的情况。当时顺荡井白石村土巡检司的本主是白岩天子,师井土巡检司的本主是洪武皇帝,十二关土巡检的本主是大黑天神,五井城隍庙西的本主是金甲龙王,他们与三崇山麓的云龙本主三崇建国鸡足皇帝没有隶属关系。迨到明崇祯年问,云龙州治由江外的三七迁到五井以后,金甲龙王的本主地位就为三崇兼并,师、顺、关三里原有的本主,也就归云龙本主三崇所管辖,但各地仍可信奉其原有的本主为本地的神。雍正《云龙州志》州治图和《祠祀篇》中,都有三崇庙的记载,《风俗篇》中,还有元宵前迎三崇本主的情况,可见三崇为云龙州全州本主的地位,是为历史所确定了的。《云龙州志》还说:“相传三崇为汉将,于漕涧中彝毒,故牲醴必尝然后敢献。然灵应甚著,祷赛它虚日。”因此云龙各地的三崇庙,都有一定的规模,不同于一般的本主庙。宝丰现有三崇庙三座:宝丰古镇三崇庙,大松坪三崇庙、崇山寺三崇庙。其中要数古镇北山头的三崇庙规模最大,朝拜者最多。/ {! R4 u/ ^3 g3 d& }( A/ y
. [+ d) t: F* f7 e4 W6 x3 y' j/ ?
宝丰古镇三崇庙该庙始建年代不详,康熙年间,知州顾芳宗重修,春秋致祭。贼毁,光绪元年地方重修。所供奉的三崇建国鸡足皇帝,俗称三崇老爷。此为明太祖洪武年间段保任云龙土知州时,随傅有德征讨佛光寨凯旋后,为感鸡足皇帝之神两度显圣点化搭救之恩而立的土主神,即本主。该庙占地面积约650平方米,有古建筑面积120平方米。每年农历七月初十为本主诞,人们集中于本主庙,拜求家庭平安,求学有所成,求早生贵子等。上世纪中叶,该庙已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邑人杨聘珍、窦家桂、字佩林等在废墟上修了一间小屋,以供祭祀。九十年代初,杨性宽、杨润莲、杨荣芳等集资修建了现有的瓦屋大殿,厨房、围墙,塑了三崇老爷及娘娘像,王云、李秉松出资建神龛。后有尚四美出资,艾乐中、沈云达再集资修建大门,周志军捐木门一合。后杨周奇又从德宏请回玻璃钢铸造的三崇及娘娘镏金像,并重修后殿,至此初具规模。2012年又进行扩建。现在三崇庙环境优美,庙宇宽敞,香客和游人络绎不绝。崇
) p4 M3 G% k4 e* C$ c* Y0 o* f7 c# g. w# a( d- v$ }2 P
山寺三崇庙位于西南崇山之顶,距古镇约十五公里。建于明代,被毁后修复,现保存完好。供奉三崇本主二尊:三崇建国鸡足皇帝三老爷和三崇建国鸡足皇帝三老娘。木制牌位二坊:勒封三崇建国鸡足皇帝三老爷和勒封三崇建国鸡足皇帝三老娘。下殿是广东天子畜牧神一尊、人面龙王一尊。
) ?0 k' p6 a6 z8 s# k4 {3 n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0 21: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主崇拜是白族特有的一种形式,它源远流长,受到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浸润与熏陶,涵盖着白族历史发展的方方面面。宝丰本主崇拜历史之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至今还藏有《三崇经》和《三崇忏》等经典,是研究三崇本主不可多得的材料。
* P" ^& u+ i$ L
, q) N5 q7 W) r. B% D. d明清以来,宝丰以盐业为经济基础,宗教文化得以大发展,以佛、道、儒和三崇本主交融的宗教建筑群随之大量涌现。据统计,明清以来,宝丰境内有据可查的宗教建筑共有54座,众多的寺观庙宇佐证了古代宝丰宗教文化规模之庞大,内容之丰富,是研究宝丰宗教文化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明清以来,宝丰既是云龙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宗教活动中心。其信仰主要有佛、道、儒、三崇本主。通过佛教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宝丰盐业与宗教发展之关系,而且还可以弄清禅宗在滇西地区的发展状况;通过道教研究,不仅可以了解佛教与道教融合问题,而且还可以弄清道教在滇西地区的发展脉络;通过儒教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儒家思想在云龙宝丰的受众情况,而且还可以探析宝丰的教育与文明;通过三崇本主信仰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宝丰人民对英雄的崇拜,而且还可以弄清明王朝在民族团结和维护边疆稳定方面所作的努力。4 }9 y7 Z3 Y1 ^8 \2 L# \* ^( A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Powered by DALI8 X3.5© 2001-2013 dalibaba Inc.  滇ICP备19004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