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巍山东莲花村:感怀逝去的马帮时光

0
回复
9238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3 11: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s2 M$ X$ R. a
  在云南省“寻找中国最美风景县”活动中,巍山县永建镇东莲花村入选“最具魅力村寨”候选村寨。东莲花村位于红河源头巍山县永建镇坝子中央,回族村庄风貌保存完好,伊斯兰民族文化风情浓郁。该村形成始于明洪武年间,至今完好保存着建于近代的5座碉楼及具有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阁楼等式样特点的古民居28院。村内回族群众素有赶马经商的传统,先后产生过马如骥等一大批在县内有影响的赶马人,遗存了厚重的马帮文化,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
% R$ }6 H6 o* l* k# c$ U6 `$ I' R, x. T5 P7 g( \
1 A2 a: F1 z; O% d$ }' k) g

2 r: u1 P3 M# G2 ~  摄影/朱文鑫4 J/ S; c" F4 N( o8 O
  在绿柳深处,一个淡雅、古朴的村庄映入眼帘,那就是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民风淳朴,风情浓郁,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巍山永建镇东莲花村。我们一行三人,走进了东莲花村。历史上靠马帮繁荣建村,被人们称为马背上驮回的回族村。! n  v1 v; w+ k- a; u( [
2 K! n, `# Y# a' G. S6 j

7 R8 M* C, m! X
0 T) v# t3 j! g9 s; X  摄影/朱文鑫
7 F+ ^: c* X+ ]4 h  朴实的回民,浓郁的食品。; J0 O' h  p1 d6 D* ^

4 V1 Q9 W" D# K% m# Z8 ^
2 b8 u3 X+ A# E5 g; ^
6 T; a( ^0 s% v3 a- w/ I8 j8 g0 _# G" [
  摄影/朱文鑫4 Q* _! C0 \& G9 m/ z

4 Y3 L. _: Q0 V: ?' i1 e. }! F
# e6 ?3 g' d! s9 \5 G% H2 R& D
/ \5 i5 S$ W* W7 O& H' s
  摄影/朱文鑫) G1 p- F/ t+ X% K$ Y
  民国初年东莲花村是马帮锅头聚居地,经济繁荣,建盖了不少令人叹为观止的精美建筑,至今保存完好的角楼有5座,古民居22院,其中民国三十年建成的马家大院最具代表性。马家大院古建筑群多采用“六合同春”布局,角楼林立,重门深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阁楼”等建筑工艺十分精湛,无论是照壁还是雕花,都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和谐并存、水乳交融。
1 p  ]8 H& Z( [0 Z+ R  q% ?) f
/ r: ^0 p9 I2 q% r- w

. S4 R# }6 R; ~/ h; y& f3 O0 U  ~) V; f6 o; B# ]7 P
  摄影/朱文鑫' H. \2 {2 _# p# `5 C
5 ~- w2 X3 X: P; c- @  q0 v

! ]8 m1 P5 P. W. I$ }1 U7 A) j; f+ g" r- C% C
  摄影/朱文鑫
" o7 V' o8 J! _' S" G9 ]$ v  马如骥旧居是马家大院古建筑群当中的典范,特色是“一碉两院三门四阁五堂六天井”。它采用“六合同春”的布局,东西耳房、厅房同南面的主照壁构成南院的“三坊一照壁”,主房、东西厢房、大门和角楼则构成北院的“四合五天井”。打开厚重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四个刻在大理石方框的大字“世守清真”,显示了主人虔诚的信仰。* c' `% o/ _+ q$ u/ D" J( b
! O$ j+ k: X  }* r0 t$ `

5 k! l7 S% D8 Q5 S* G0 ?7 o; B7 I& d4 ]9 b* T: c0 r
  摄影/朱文鑫
& M7 w' y/ E3 l0 ^1 R' e  虽然经过岁月侵蚀,但院落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精心装饰的门楣还是匠心独具的花窗,尽管经过了多少年的风雨,依然令人感到当年的气魄和独有的魅力。
/ p7 |/ a# k  ?1 Y' g3 s/ V* \" p+ ~5 g- r
  t+ Y* P/ s$ x) `* R" x5 m

- X& Y/ K( B$ Y! ~  仿佛听到了昔日清脆的铃声。摄影/朱文鑫
4 U7 q; }1 u+ Y+ X
" r( N% M- A& e1 B  I
# w( F$ a; x5 ?% a. f7 ]
7 ^! ?' [' Y: h& O( p# x4 w9 }
  民国时期的用具保存完好。摄影/朱文鑫
: P& ]: _- C; X4 |# p+ ~! A3 a) p/ X! `. z9 I; M9 B

) X" x/ Q$ f  u
; G1 t( `* H' W- W7 ]* B  摄影/朱文鑫
4 G0 v( `1 z3 T$ e2 D8 |  在马如骥大院的二楼,那藻井的彩绘今天依然清晰美丽,有彩绘三文笔、阿文学校、鸡足山庄严塔、上海街景。特别是彩绘上海街景,被专家视为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它不仅惟妙惟肖的再现了当年十里洋场上海滩的风华,还体现了马帮商人的开放胸襟和开阔眼界,体现了对现代化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
4 s) M! u: T. w) f" S  }1 C2 y
( g* D: b: M+ S. U

4 d) v6 }5 ]* q; u9 N
6 G/ ~0 D4 I4 W  摄影/朱文鑫
3 O3 R6 G! B3 [6 d. C  马家大院的精美,还往往在细节当中展现。迄今仍有淙淙碧水的古井,井栏四周雕刻美丽的折枝花卉;就连本来不起眼的马厩后墙墙砖上,也刻有“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的诗句。) F1 p) |0 o" b( y6 P

. G: Q% {) C8 ?( z

- D+ _3 J- c1 e# ]( ~6 s, }; B+ T2 w$ r4 P/ E2 F9 s, c
  摄影/朱文鑫
+ h+ v7 Z; i- M/ O/ |
8 E( ^: N6 L7 p) D8 n/ d
' C. F8 }2 V8 ^5 O# E& {
9 P7 _9 d- B7 t* e" W% c
  摄影/朱文鑫7 z3 e  W1 i' U# B  j2 a" ]" f' S
  东莲花村古民居建筑群,在滇西回族建筑中是首屈一指的,村内清真寺宏伟、角楼林立、院落轩敞、重门深院、相互连通。“一壁照两院”,“三房一照壁”,“三层两院”,“四合五天井”,“走马串阁楼”,“一门进四院”等形态各异的古宅院分布在村子的四面八方。门、窗、户、壁、顶各个方位都有雕龙画凤的艺术加工,木雕艺术精湛,照壁笔画精美,石脚雕刻细腻,泥雕塑像逼真,古井、古花台制作精美绝伦,联体成排的古马厩浑然而立,整个古建筑群每个角落都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处处体现出传统回族文化与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和谐相融的特色。东莲花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具有回族风貌的伊斯兰古村。+ D7 A( K/ j- @0 a

) N( `. T" m9 t2 W% @

2 ?0 \  h2 Q5 Y1 b5 D0 _2 K; U* |& J+ c% r. O& ^$ v7 ]
  摄影/朱文鑫
8 [- T) W7 B7 b5 O  历史的印记,时光不老。茶马古道马帮所经历的冒险性是人所共称道的,他们身上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他们的冒险精神。哪怕在今天,那些职业探险家所谓的壮举,跟当年茶马古道上的马帮生涯相比,也会黯然失色。这座民国时期有50余户养马的历史已不复返了。
9 d7 x$ [1 i3 o6 j# J2 [' X8 [# o& Q
. C9 l3 F' B1 s) n  P7 _

& }0 D6 i% h$ b1 g* `' F: r  摄影/朱文鑫
5 T! w1 j4 @. k: o- m* w  为了生存,为了贸易获利,马帮们几乎是以自己的生命去冒险。这种冒险体现在生意上的冒险。马帮大多活动在现代商业社会远未成熟的时期,法律不仅不完善,在许多地区简直形同虚设,马帮要做的每一笔生意,都有着极大的风险,加上政治局势的极不稳定,更增加了这种风险。有的人固然因为马帮贸易而兴家发财,但更多的人干了一辈子甚至几辈子,仍然一无所有。面对严峻的大自然的冒险。马帮运行的茶马古道各条线路,自然环境都异常危险艰苦,风霜雨雪,大山大川,毒草毒水,野兽毒虫,瘟疫疾病,随时随地都能置马帮于死地。绝大部分时间的野外生活,对任何一个赶马人和马锅头都是严峻的考验。
- W, a. _$ H1 y5 T% D$ V& b% q; a6 G

$ k7 W7 M' C# J- M6 z! L( b
3 B% y0 E+ W( C3 X3 s  摄影/朱文鑫
& x- E# i& N% f  历史不可复制。辉煌早已成为昨日。历史证明,茶马古道原本就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马帮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生与死的体验之旅。茶马古道的艰险超乎寻常,然而沿途壮丽的自然景观却可以激发人潜在的勇气、力量和忍耐,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从而衬托出人生的真义和伟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投稿

x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