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坝州理县甘堡藏寨_中国古村落

0
回复
642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2 00: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川省阿坝州理县甘堡藏寨 中国古村落   2017-09-11 09:14:52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P>甘堡藏寨是四川省理县甘堡乡的一个藏族村寨。甘堡系嘉绒藏族的寨名,意为山坡上的村落。因其是“山坡上的百户大寨”故称“甘堡甲穹”。整村寨依崖而建,幢幢相连,户户相通,气势恢宏。古老的屯兵文化使这座美丽多情的村寨更具有雄浑壮阔的阳刚之气。锅庄舞传承着先民出师东方、为国征战的英雄气概,豪迈情怀。 历史沿革
据当地的人介绍,春秋战国至晋朝属维洲属地,阿坝是羌人游牧区之一,南北朝时期属吐谷浑国。唐太宗贞观年间,松赞干布派大兵压境,在松洲(即今松潘县)一带发生激战,占领了该地区,当时甘堡一带是两兵激战争夺的地方。而后,西藏内部发生四分五裂,大部分藏人没有回西藏而留了下来,与羌人融合比邻而居世代繁衍,成为嘉绒藏族。明代推行土司制,甘堡属杂谷脑土司领地。清朝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废除土司制实行改土归流将杂谷土司属地设五国军守备,甘堡设苟桑二员守备,其中桑式守备衙门主体至今保留完整。甘堡藏寨是五县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嘉绒藏寨,以其独特古朴、自然、厚重的建筑风格,令世人惊叹不已。整个村寨依山而建,幢幢相通,户户相连,无不体现嘉绒人精湛高超的建筑技艺。寨内特有的锅庄、民歌、服饰、习俗等嘉绒藏族文化也会让游人一饱眼福。 村落概述
甘堡藏寨距县城8公里、成都162公里,是典型的汉、藏、羌族结合部,被称为“博巴森根故乡”,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评为“十大四川最具旅游价值村落”和“四川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寨共有农户242户、人口983人,主要种植大白菜、莴笋、洋葱等绿色蔬菜和甜樱桃、葡萄、核桃等特色水果。目前有农家乐经营示范户200余户、标准客房500间,能同时容纳2000余人食宿。现在,走进甘堡藏寨,映入眼帘的是独具民族特色的景观打造、风情浓郁的藏式民居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旅游配套设施,呈现出一派新家园、新生活、新面貌的美好景象。 建筑特点
寨子里是一幢幢石头垒砌而成的碉楼般的屋楼。石屋不用砖、水泥、河沙、石灰修建,而是就地取材于河水中顺水冲下的花岗石(当地俗称麻子石)切割加工成大小不一的石块,用当地的黏土垒而成。石屋冬暖夏凉,不易风化,又防震、防火、防水。石屋一般两三层,下宽上窄;一层养牲畜、堆杂物、二层是客厅、厨房、卧室、客房;三层屋顶平整可作凉晒,扬打粮食场地。有的藏居甚至还有类似现代楼房中内、外阳台式的建筑。石屋毗邻相连,高低错落有致。自然排列成村落;屋与屋间有狭窄的巷道、宽的三米左右、窄的仅能并肩过两人。巷道路面全部用麻子石或者鹅卵石砌成。全寨大小道有多少,就当地的老人们也说不清。无论上高高的后山俯瞰,还是伫立公路远眺,甘堡藏寨的石屋像一组壮观的艺术群雕,给人一种的艺术受。 文化景观
寨内特有的锅庄、民歌、服饰、习俗及屯兵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石头文化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巴森根”,均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使甘堡藏寨具有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受到中外游客的青睐,成为千里藏羌文化走廊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 悲壮的屯兵文化。甘堡藏寨历史攸久。在唐代,甘堡地区归维州管辖,唐太宗贞观年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唐蕃战争,理县一带战事频繁,甘堡维关地区因地形优势成为两军激烈争夺的军事要塞。吐蕃大军占领了今嘉绒藏族大部分地区后,有部分士兵因未能重回西藏而留驻下来,与土著居民“哥邻”融合,形成今天嘉绒藏族的先民。到了明代,甘堡地区属杂谷土司领地。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这里的杂谷土司因“利制枪炮,谋为不法”,清朝廷废除杂谷土司,将土司属地分化为五个屯和四个土司,史称“五屯四土”,甘堡屯是五屯中的一个屯,设守备、千总、把总等官员。守备是屯最高官员,属正五品武官。为正纪律,清廷特别规定所有屯兵“只能练武,不准经商和修文”。甘堡屯官兵因屡立战功而破例增设两名守备,即苟氏和桑氏守备,桑氏守备衙署主体建筑在5.12地震前保存完好。按清廷规定,五屯地区实行一户一兵制,屯兵“平时为农,战时为兵”,每一个屯兵分配有固定的土地、房屋、兵器及生产生活工具。屯兵的所有财产受到保护,不得变卖,转让或赠与。如果某一屯兵死亡,该户又无别的男子顶替,该户妇女则必须招赘一名成年男人顶替屯兵兵额。因而出现了在本地屯兵兵额不足和男子不足的情况下,到大道上将过往路人强行招赘的情形。甘堡屯兵制就这样保持了屯兵的兵额永远满额,也保持了战斗力。在清政府实行屯兵制的200多年中,甘堡屯兵曾多次奉命出征西藏、浙江宁波等地参加反击廓尔喀侵藏和反击英军入侵等战斗,不少屯兵英勇作战而受到清王朝的嘉奖。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廊尔喀人(今尼泊尔人)大举武装入侵西藏,甘堡屯兵随同其它藏兵奉命进入西藏,对廊尔喀侵略军进行自卫反击战。甘堡屯兵首领桑吉斯塔尔带领屯兵在战斗中英勇作战,与其它藏军部队一道痛击廊尔喀侵略军,战后被封“奋勇巴图鲁”(清称号;意为大勇士),世袭骑都尉(四品)。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英国侵略军在我国沿海烧杀抢掠,甘堡屯兵又被抽调到浙江宁波一带抗击英国侵略军。在宁波战斗中,屯兵浴血奋战,五百屯兵壮烈牺牲。宁波市至今还保留有专为屯兵修筑的庙宇,塑有屯兵雕像供人们瞻仰。剩余的屯兵们回到家乡后,将在沿海作战的经历编成锅庄,叫作《博巴森根》,流传至今。=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巴森根。博巴意为藏人,森根意为狮子,相传为当年屯兵带兵长官的名字。该锅庄是甘堡屯为纪念清朝宁波战役抗英英雄所创,沿用传统大型锅庄的歌颂调,属大型群舞,参加人数往往多大百人以上,无论男女老少均可参加,是甘堡藏寨独有的锅庄舞。此锅庄有领唱,有合唱,有叙述性独唱。锅庄阵容气势宏大,歌词简洁,意思明了,动作简单,节奏感强,唱腔高亢且朗朗上口。他们边舞边唱,锅庄词反复轮唱,其曲调低沉哀伤,而舞步则刚劲雄健,队形不断变化,场面颇为壮观。歌词大意为:出师东方何惧外敌,为国征战,是男儿本色。英勇克敌,哪怕为国捐躯。好啊,我们是英勇的博巴森根。从唱词和舞步队形变化中,展示征程艰辛、团结战斗、夺取胜利的内涵,意在让后辈儿孙永远记住英雄的功绩。而今,甘堡人在闲暇或喜事时且歌且舞,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或歌颂功绩,或缅怀死去的先辈,或抒发田间劳作的心情。甘堡藏寨守备衙署。修筑时间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因甘堡人民的先祖桑古斯塔尔征战金川有功,被追设为甘堡守备而修筑。该建筑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共5层12间,底层为畜圈,二层为衙署,三层为居室,四层为储藏室,五层为佛堂。衙署门前为石板铺砌的大院,供娱乐和集会所用,两旁各竖几丈高的经幡,经幡上印有六字真言。大院正方为照壁,上绘太阳、大象、蛇,寓意为“人心不足蛇吞象”。衙署大门上有一匾,书写“甘堡屯总府”。门前各有一个卧狮和骑马墩。衙门前的古道上东西方向各有一栅,东栅门楣上书写“且农且武”,西栅门楣上书写“足食足兵”,上面书写“还我河山”。= 点将台。点将台左右两侧以浮雕形式分别描述了当时屯兵出征及战胜归来的场景。右侧为《壮行》,以三个彪悍的屯兵深浮雕为主体,三人为群,表现出屯兵将士团结一致英勇杀敌的气概。右侧为《归乡》,以深浮雕的手法,分别刻画了屯兵归乡的场景,有前来迎接敬酒的乡亲,有坐在石头上手拿死去战友辫子的勇士,反映了屯兵的勇敢和战斗的残酷。背景浅浮雕为杂谷脑河畔屯兵的美丽家园。= 宝贵的农耕文化。甘堡藏寨人世代以耕种山地为生,在世代繁衍生息的历史长河中,摸索出这适合于山地操作的耕地方法——二牛抬杠。这二牛抬杠的形态我们概括为这样一句话:远看一台跑,近听有人闹,四把关刀四把扇,两把扫把扫团转”,这里靠牛帮助耕种的粮食作物有青稞、玉米、麦子、荞麦、洋芋等,人们用这些作物制作出来的食品独具山寨特色,甘堡本土大餐别有一番风味。二牛抬杠的嫁接和使用,充分利用了力的支撑点、作用力和方向力,使甘堡人在科技落后的岁月里,节省了体力,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本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二牛抬杠是甘堡藏寨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宝贵财富。= 神秘的石头文化。甘堡藏寨的民居全为石头建筑,这些石室建材是从二十公里外的大山沟采集运来的,与本地黏土粘和而成,在甘堡藏寨,寨中所有男子几乎都是石匠,砌石墙对于他们来说是拿手好戏,无须垂墨吊线,只凭经验和眼力,信手拈来,由他们砌出的石墙,平整笔直,棱角分明。其墙体坚而不催,历千年风雨而不衰,堪称人类建筑史上的创举。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Powered by DALI8 X3.5© 2001-2013 dalibaba Inc.  滇ICP备19004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