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Y2 v8 t* e6 h8月的彝乡大地,满眼葱翠。在 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镇白云村的大山深处,绽放着一片片“紫色花海”,让人感觉很是视觉享受。其实,这些“紫色花海”是白云村委会创新举措、积极探索发展种植的脱贫致富新产业——紫丹参。 2 n! M3 ~- p6 r0 O/ o. R
“我们扶贫工作队来到白云以后,了解了白云的产业结构以后,心里一直就想好好发展一个让贫困户增收的产业,咨询了很多产业都不满意,直到发现紫丹参,”白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杨继学介绍道。
. E$ \" ?5 X6 v3 s+ `$ x0 W) s5 j. }3 x, U4 W0 m
大理州南涧镇白云村位于南涧县城西北部,全村辖18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种植以烤烟、辣椒等传统产业为主。白云村平均海拔1960米,温度适宜、光照充足、空气湿润、土壤肥沃及带有沙质土壤,地块斜度大多在25度左右,是种植紫丹参的适宜产区。为提高白云村的土地利用率和收益率,切实解决贫困群众脱贫增收问题,带动群众发展,决定通过引导发动群众以“党总支+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紫丹参种植。
) ^6 r' J6 d! ^4 m( \2 U5 P& ]“对于缺技术缺文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来说, 紫丹参具有生长周期短、产量高、价格稳定、需求大、栽培难度小等特点,适合大面积栽培,是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致富路子,”杨继学说道。 & T. w9 Q" I. r+ ]
0 Z* ] G, N" s- L
今年初,白云村组织群众20余人,前往巍山五印乡学习考察,并于2月初引进少量种植,紫丹参长势良好,发展紫丹参产业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共识。经召开建档立卡户群众会发动并入户核实,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白云村共有56户建档立卡户在自家承包地里种植丹参200亩。 6 J6 j5 N" r6 n/ O. ?3 Y; F
为了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工作队充分发挥自身产业技术服务优势,除了召开产业培训会、面对面技术指导以外,还专门种植了1亩紫丹参作为试验地,将试验地分为9个小区,通过对9个小区紫丹参不同数量和程度的追肥,形成紫丹参的长势对比,为种植农户提供技术支撑。
5 u- Z0 z0 ?9 H! Q( \
! ]. C S' J2 {1 s8 N/ @2 g9 @8月7日,来自南涧镇农业中心的扶贫工作队员周志坚和李成亮前来察看紫丹参长势情况,并嘱咐种植户在最关键的摘蕾控苗时期,要及时剪除时期,以促进根的发育。
k6 G: T0 y- Z" s" n+ u! U) q% E6 E$ R“我们通过对这9个小区不同数量的追肥,会直接影响着紫丹参的总丹参酮和总酚酸含量,这两个是紫丹参种植好坏的关键因素,”周志坚说。 ( C' a2 M, @! [$ s
5 }: x: G2 t; U! g
产生经济效益的关键是有销路,对于这一点,大家信心满满。在引进紫丹参苗时,白云村就与丹参苗的供应商合作,签定保护价收购协议,进行订单式种植,按照市场价进行统一回购返销,这样就解决了种植农户的后顾之忧。 ' _# B# F% Z7 I# \# f
通讯员 自海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