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人们为什么称女性为金花?大理白族女子民族服饰照片

1
回复
32703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24 13: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在人们的影响中,大理是一个风景特别优美的的城市,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而在大理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一个特殊的少数民族,那就是白族。他们世代生活在这里,拥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大理白族之中,他们称呼女性为金花,这是什么原因呢? 大理人们为什么
6 ~9 V0 T$ w# f3 E- x
# N: [$ S/ J5 K: F$ {$ v  在人们的影响中,大理是一个风景特别优美的的城市,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而在大理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一个特殊的少数民族,那就是白族。他们世代生活在这里,拥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在大理白族之中,他们称呼女性为金花,这是什么原因呢?3 f  I% P1 D3 g; F, o! M

# A( W; _2 e0 O9 X- b
% {- P3 b4 t! H& Q  u: j' X7 N% ?  大理人们为什么称女性为金花?5 b$ e2 `6 s0 B
1 z3 _, D7 Z5 d9 y
! ~( ~, z3 ^- j# U. {' T. n: R3 ^
  大理镇是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下辖的一个镇,是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古城所在地。大理市大理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四十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 D4 e, o1 s: c7 {, J0 c* W7 ?8 i; v, H
  大理镇简称叶榆,又称紫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据文献记载,它“规模壮阔”,方圆12里,城墙高2丈5尺,厚2丈;东西南北各有一城门,上有城楼,分别称
) N0 p' B0 T* X9 w9 H5 \
5 b! m. z5 \  E& U/ E' Z5 S" o* J( E$ R. E# ~, Y
  做:通海、苍山、承恩、安远;城的四角还有角楼,也各有名称:颖川、西平、孔明、长卿。城墙的外墙为砖,上列矩谍,下环城沟。城内市井俨然,布局呈棋盘状,从南到北有5条街,从东到西有8条巷。当然,这些建筑今天多数已荡然元存,有的还依稀可见,保存下来的还有南北城的部分城墙。1982年,重修南城门,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 h! }) X& f* U. P+ I; @

7 s5 {3 i1 }: v0 ?. a7 [  j& n6 q& L  s, x2 S6 [& Z$ B
* {( j  P9 }$ p  ]# M8 D) O9 L
          城内主大街纵贯南北;街道两旁青瓦屋面,民居、商店、作坊相联,一派古朴风貌。值得一提的是,典型的白族民居一般为“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所谓“三房一照壁”,即每户院内均有一正房。两厢房;正房对面是一面墙壁,每当下午至傍晚阳光照耀在这一墙壁上再反光到院内,把整个院落都照得明亮。故称“照壁”。这种情况,在风城下关更为明显,为避偏西大风,那里正房多坐西朝东。所谓“四合五天井”,即四面都是房子,四个角交接处分别有四个小天井,加上院中央的大天井,共五个天井。- J+ x; M4 ^9 k. p( v4 G7 G2 k/ R
' [1 e8 ?. L9 c% B3 P2 l
* M% ~/ V: V, R$ T  l
5 h' p+ d1 S. Z8 W
          装饰是白族民居建筑的又一特点,十分注重门楼,飞檐翘角,斗拱彩画,颇具特色,门窗、照壁多用剑川木雕、以及大理石,彩绘和水墨画装饰,工艺精致,清新典雅,在西南民居建筑中,堪称一流。3 z4 T( U, Z8 f( p% w7 D
: }: l9 |, Y3 A+ G5 n1 j
) Z% A" l1 b7 }+ d

0 M, B5 y3 k& s- `- v" Q1 {( O, n7 N4 d          大理居民都爱花。这里有“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之说。多数民居院内都有花坛,种植山茶花等多种花木。每年农历二月十四日朝花节,家家户户把自己的盆栽花木摆在门口,搭成“花山”,招引四方来人欣赏。由于爱花,人们还以花来给女孩子命名。“金花”是白族姑娘的美称,大理也被誉为“金花的故乡”。大理古城是古朴幽静的。城内溪水流淌,使人倍感清新。隐没在街巷深处的花园茶社是游人休息的佳所,新辟的洋人街更成为外国游客聚汇之处,具有白族特色的小吃,著名的“三道茶”都使人感到别具情趣。' o: a. _2 @# _
! U4 _! n/ u2 _" Y1 Y* Y

! F3 B7 x: D# K; w' Z$ ?1 c6 h  m% R5 X& X. d2 j
          大理白族女子民族服饰照片' u* o' b& k$ `: g
 楼主| 发表于 2017-6-24 13: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3 O0 A* d" w; W7 v, V 大理人们为什么称女性为金花?大理白族女子民族服饰照片(2). C$ x+ F5 a: Z2 T* \

- g0 K5 h1 C9 i摘要:白族是中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崇尚白色,服饰以白色为主色。女子头饰代表大理的风花雪月,舞蹈道具霸王鞭;男子身着扎染马褂,舞蹈道具八角鼓。 白族姑娘头上戴的头饰上也+ X- K, l4 U% d( c5 F3 d( Q7 z
  x" ?2 W8 w8 x* T1 P
: ^" d+ m- e  m+ N6 O
  白族是中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崇尚白色,服饰以白色为主色。女子头饰代表大理的“风花雪月”,舞蹈道具霸王鞭;男子身着扎染马褂,舞蹈道具八角鼓。  D! `7 T* o' T) U3 x# |# f

( G5 O/ R# V1 Z/ k6 Z/ T: _0 m3 j9 j& V9 ?* e! L" Q8 c
8 G. E% ?* m1 b* i( N5 m
  白族姑娘头上戴的头饰上也有着“风花雪月”的含义。因为在白族少女的头饰上,垂下的穗子代表下关的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的花,帽顶的洁白是苍山雪,弯弯的造型是洱海月。因此,也就形成了她们的头饰现在所呈现的模样。
  i' d$ P2 Y) p1 I; c+ r5 Y% S& y# c. L

2 @) J: J) b6 P6 O- G( h2 U8 n$ A' |
6 l0 d) S% u5 P2 F% z# R4 s! E   白族现有130万人口,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以洱海为中心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贵州的毕节、安顺和湖南的桑植县。白族服饰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和民族之间的交往有着密切联系。大理白族是中国西南地区各民族中经济较为发达,文化水平较高的民族。早在3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以磨制的石斧、石刀、骨角器作为生产工具,生息和劳动在洱海地区。长期劳动形成的审美观和民族风情,突出体现在白族服饰中,白族崇尚白色,衣物以白色为贵,再配以色彩对比明快而映衬协调、挑绣精美的披挂,充分反映了白族人在服装艺术上的高度智慧。山光水色,亮丽风流萃于一身的白族服饰,以风花雪月的精心搭配,在中华民族的服饰百花园中独树一帜,并以其形色俱佳的语言,向世人诉说着白族文化的古今和未来。" |2 S9 s! i3 Z% Y# E+ L! V
8 \& z1 U- \1 A, j

! M4 b; l- Q3 ~, p9 m1 T+ o; T. E( e- Y7 g
  白族服饰也许与白族人民崇尚白色有关,不论男女服饰,在坝区或山区,都盛行以白色为尊贵,并且能根据不同性别、年龄、身材、相貌配以其他色彩布料加工制作出精美、鲜艳的外装。一眼望去便给人们美观大方、色彩分明、线条突出的感受,很富有地方民族特色,常给人过目不忘的印象和美感。
8 A7 P; a2 G9 b9 E9 z" D& B; O" H. m5 v0 {$ O  N. Z( u3 x- j7 j
2 u$ Z1 f8 z8 {; ~) X
" S* M$ a& ~) j# A$ r/ Y2 d. G/ n4 y
  大理地区的白族男子多着白色对襟上衣,外穿镶花边黑领褂,下穿白色或蓝色肥宽裤子,头缠白色包头,肩挎工艺考究又实用的绣花挎包。而在山区或与其他民族居住的白族男子,在白色对襟衣外面穿一件羊皮褂或腰系蓝色土布腰带。男子服饰现多已改变成汉族服装,只有在绕三灵、火把节等民族节日才能看到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 ~" o/ _! l: p  o
0 K4 o, f3 ~5 J3 S1 F* J5 H

0 u- ^" `3 G% e$ g1 ?% F' z4 j5 r+ v0 V4 z/ M/ o/ Q
  白族妇女服饰,虽各地有所差异,但都盛行以白色为尊贵,因此白族妇女不论老少,都爱穿白衬衣,着加工制作精细、鲜美的艳红色、蓝或浅蓝色领褂,下穿灰蓝、绿色布料加绣花边裤角的裤子,脚穿绣花鞋,腰系加工精致,上面镶边处绣有花、鸟等图案的绣花短围裙。白族妇女一身的服饰,不论老少,不仅显得十分协调,而且还给人以美观、大方的感觉。
! |4 ]' M5 A# w1 C& V
: b' q  I  D  N0 Y* {4 n0 Z0 q5 J
' Q6 g1 a* |5 [% v! ~/ i' u- g7 Q3 y7 H- I. T
  各地白族的服饰,既有某些相同之处,也有许多自己鲜明的特色。看过电影《五朵金花》的人,都对白族的服饰有着深刻的印象。阿鹏的服饰,上身着白色对襟衣,外套坎肩,下穿白色或蓝色宽裤,头缠白包头,肩挂绣花挂包,这种装饰色调明快大方,彰显白族男性的英俊潇洒。“大红领褂白衬衫,艳蓝围腰花飘带,叫人不得不喜欢”,说的是白族金花的服饰。这一服饰的基本构件为白色右衽大襟衣,外加领褂(又称坎肩,无领)和围腰,下穿花边裤,式样多为紧身和束腰,色调上也追求明快大方,对比强烈。发式为辫子盘头顶,缠以鲜红头绳,然后用绣花或彩色头巾包裹,左侧垂下雪白的缨穗。戴银质耳坠,领褂右衽佩有银制“三须”、“五须”。手上喜戴银质、珐琅或玉石的手镯和戒指,脚穿绣花鞋。这一身打扮,结构映衬协调,色彩飘逸,对比明快,线条婀娜多姿,难怪有一位诗人曾吟诗感叹: “独辫明灭系红绦,满头云锦分外娇。流苏俏向红颜窥,鬓云暗把刘海招。紧袖白衫洱海怜,绛红领褂苍山绕。”
- a: M$ p+ E, w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