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x- _1 \ s* S1 K. t" c( @/ @% z
洱源洱宝实业公司工人在雕刻梅果
7 K$ {4 k! D, `+ t+ n% j4 h T
4 l$ ]! o- E6 B/ r5 H& T巍山建宏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家禽养殖厂 ( `4 ^; a4 U* a& U, k
5 Q, B' }1 [* L* C3 p
巍山兴荣牧业公司的肉牛 & a) G# t2 i+ v+ o# n- A
- \) r; H8 o: k) r宾川萂村农业专业合作社大棚葡萄苗下间种了蔬菜
, o: D$ \9 p6 x2 E' R" L4 p9 U# H& M: {8 @4 G
宾川海稍村红军长征纪念馆
2 A+ W! M" P5 M# h9 ~+ R: ]4 X
/ K# P4 p: H" N( |8 C% U+ `/ [祥云龙云大有公司基地工人在插苗
: `& [' L0 A9 K3 x! f7 G* m0 s经过去年的努力,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巍山、洱源、宾川、祥云4个贫困县即将摘帽。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产业扶贫过程中,大理州摸索出了哪些可供借鉴、推广的经验和模式?日前,记者前往这4个县的脱贫攻坚一线进行了走访。
& T3 L4 m% C. K* d2 L# n+ N4 X模式 1 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 f% d9 K1 {4 I0 N9 ?
沿着巍山县庙街镇的樱花道一直走到西河边,绵延4公里的大棚葡萄已开始挂果。这些将于3月份上市的早熟无籽黑提葡萄,将给贫困户带来新收获。“我们打的是时间差,利润空间大。第一季早熟葡萄,3月20日~4月10日上市。第二季晚熟葡萄,10月底~11底上市。而传统种植的葡萄,是6月~8月大量上市。通过这个时间差,我们批发价都可以卖到25元/公斤。”大理时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左继龙说。+ g" F3 S0 A% n' O8 f9 d
“我一年拿回上万元收入,我儿子说,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庙街镇营盘村委会谢旗厂村65岁村民谢有利说,由于儿子儿媳身体不好,没有劳动力,过去仅靠着他一人种地勉强生活。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他入股5万元到大理时代农业公司,已领到5000元分红款;他还成为大理时代农业公司的一名季节工人,在葡萄基地打工,每天收入80元;另外,他家的1亩多土地也流转出去,一年收入上千元。一年下来,总收入轻松过万。
: N& O$ A. ]8 Q0 J) a9 Q: M- l$ f3 k作为贫困户,谢有利哪来5万元入股呢?从2015年年底开始,巍山县在大理州率先探索创新并推行了“党支部+X(龙头企业、合作社、挂钩部门、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的产业帮扶模式。经过前期探索,巍山县庙街镇由村党总支部成立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产业信贷扶贫资金5万元加入合作社,由合作社投资龙头企业,以投资分红的方式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创新帮扶新模式。
$ `5 _3 x% S" H6 x; V# _# d$ D庙街镇党委书记罗宝林介绍,通过党委政府引导、贫困户参与、企业帮扶的方式,经镇党委政府与大理时代农业公司多次协商,双方同意以建档立卡贫困户5万元的产业信贷扶贫资金投资给公司,帮扶期为5年,每年公司以建档立卡贫困户注资额的10%分红给贫困户。
& a! t; _1 `# Z去年6月16日,庙街镇组织大理时代农业公司向被帮扶的1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企业帮扶首次分红资金50万元。一方面贫困户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企业也获得了贫困户投入的500万元资金,经营实力不断壮大,新建了葡萄种植基地300亩。! _! S% I0 Z& `( P" g, G! @/ m7 A
为什么是党支部在最前面?大理州扶贫办主任施榆兵说,产业扶贫需要基层党组织牵头、组织、发动、领导、协调,选准引进龙头企业或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构建贫困户与龙头企业的利益链接机制。; u7 l6 \+ W* Y" t* H# l
“我们采取组织当红娘,企业农户双向选择,探索找出一条企业帮扶贫困户脱贫的新路子。”庙街镇党委书记罗宝林说,党支部在这个帮扶模式中起到组织、协调、纽带、桥梁的作用,一手牵着龙头企业,一手拉着贫困户。党支部不是直接参与的,而是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首先选择贫困户自主自愿入社,帮助贫困户获取信贷资金,然后选择有实力有潜力有诚信有社会责任感的帮扶企业,让贫困户放心、安心,在“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模式下努力带领贫困户脱贫。
K- e5 i1 ^' t" z# t+ U( j大理时代农业公司负责人左继龙表示,通过这种模式,公司带动1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赚取了“三块钱”,即土地流转——资产性收入“一块钱”,投资分红——资本性收入“一块钱”,解决就业——工资性收入“一块钱”,这“三块钱”使得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多元,实现贫困户长期脱贫。
1 Y S! J2 @1 N" W$ A! V" z$ ?目前,“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已在大理全州推广,带动贫困户48623户发展产业。8 T1 n1 H0 d5 Q3 ? p* n8 q
模式 2 党支部+农民自己入股成立合作社7 Y) a: r. b+ X. O( y- }, z
在宾川县萂村天子农业专业合作社的“阳光玫瑰”葡萄示范基地,葡萄藤下还科学套种了姜蒜等各种特色蔬菜。4 s3 g/ N2 x" G2 u& S# [' L# J2 K! i
该合作社理事长赵灿真介绍,萂村党总支及时抓住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滇西扶贫示范基地建设的机遇,协调贷款1500万元,集中流转土地200亩,租期20年,引进宾川县华侨庄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科技、管理及市场销售服务,牵头成立“宾川县天子农业专业合作社”。
! y' j7 R3 L, x- \0 K1 w) g1 h合作社建立了科学的分红机制,萂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5万元的产业扶贫贷款入股、参与分红,每年可获得收益5000元~8000元;可获土地租金收入1500元~4500元;并激励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到基地务工,建立贫困户利益保障长效机制。通过土地流转、参加务工、利益分红等,有效调动了贫困户的积极性,有效改变了“懒散混、等靠要”的不良状况,使合作社效益得到充分彰显,村集体经济得到不断发展壮大,实现了多方共赢。' a% v' M& B, M& H+ y: J `* w! z
宾川县大营镇党委书记毛跃龙介绍,萂村村委会通过党支部引领,由龙头企业华侨庄园开展帮扶,推进土地流转,建立产业基地,培育“产业工人”等措施,覆盖全村141户贫困户,可实现户均增收2万元,有效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1 m2 A8 }& d5 O2 ?0 y/ L位于海稍水库东岸的宾川县乔甸镇海稍村委会新庄村民小组,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有远近闻名的“海稍鱼”。
1 V6 j0 k8 R; ], j. M b在新庄村党支部的积极动员下,多年在外创业的蒲国宏积极响应号召回村发展,结合红军长征历史,发展红色旅游,采取“支部+企业+村民”的合作模式,成立了集企业股份、新庄村集体股份和村民股份为一体的宾川县红色海稍农业观光旅游开发公司,走出了一条符合新庄村实际的脱贫发展新路。海稍村委会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以5000元入股参与公司发展葡萄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新庄村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以3846元入股参与公司发展乡村旅游,贫困户摇身一变成了公司的小股东。新庄村的低保户、贫困户还可到公司上班,农闲时每天发工资60元,农忙时每天发工资120元,成了“上班族”。
2 i& }( N X' O9 ?* x% X1 b去年,公司为海稍村委会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39200元,为新庄村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务工收入20651元、土地流转收入14534元、农产品销售收入2691元、服装费补助6840元、入股分红8492元,实现红色旅游带动新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户均增收4093元,助推了贫困户脱贫的实现。
7 H0 P9 j( F# N" X" y8 Y( d自去年4月21日新庄红军纪念馆开馆以来,新庄村共接待各地游客8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0余万元,户均增收6000元,不仅为当地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也使美丽乡村形象大辐提升。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新庄村“重走长征路”的红色体验旅游项目,日均接待游客约5000人次。
; Q8 i8 J6 D* l/ F; d. H走上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的发展新路,党支部发挥了重要作用。乔甸镇镇长自汝涛告诉记者,党支部一是邀请能人回村,共同研究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和产业发展,二是积极发动组织群众参与,三是对贫困户进行精准帮扶。' U0 l+ n$ s8 Y. ]' m6 X/ t
“一开始,群众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做乡村和红色旅游,经过党组织挨家挨户做工作,现在每户都入了股,进了公司,有村民甚至将家中的房产无偿提供给公司做乡村旅游,经过党支部不懈努力,村民们投工、投钱、投房等,把新庄村的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打造了起来。”7 p z1 Q- E6 r- h: e# U$ W
33岁的杨发慧是新庄村受益的贫困户之一,以前仅靠种植葡萄为生,自去年8月份开始在村里上班后,月收入2500元,年收入超过2万元,生活得到了较大改善。
) w! \5 o8 h& R2 J模式 3 产金互促
* O, W) M5 _6 J$ Z5 G. T“产金互促”模式也是大理产业扶贫的一大亮点,既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又增加贫困户的资本性收入。7 }/ q" L' H) {+ E& Y+ s M
“产金互促”模式,简单而言,企业帮扶贫困村贫困户,政府对企业进行相应的回报。这个回报就是由党组织牵头,成立合作社,与企业签订协议,以建档立卡贫困户5万元的产业信贷扶贫资金投资给企业。
8 v) _: k* F" t9 m0 H; z) f! [巍山县庙街镇慧明村委会北桥街养牛能手苏兴荣创立的巍山县兴荣牧业有限责任公司,于去年7月与庙街镇各村党总支成立的合作社签订了《企业帮扶合作协议》,各村合作社代表1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去年10月前投资600万元给兴荣牧业公司。兴荣牧业公司则每年支付给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5000元红利(投资额的10%),帮扶协议期为5年。公司董事长苏兴荣说,为了让贫困户能够真正持续脱贫,所有的考虑都必须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5000元分红不算多,所以公司给优惠,贫困户再添点钱就可以买一头牛,一年后就可以受胎并发展养殖业。当初8000元买的牛,一年过去就值13000元,5年过去就受益不小。公司每年会去指导养殖技术,去年就有七八户就选择了不要分红而是分牛,并辐射带动了周边300多户农户发展肉牛养殖产业。9 B* r% B2 o, V/ W
位于巍山县庙街镇的建宏经贸有限责任公司,是目前大理州规模最大的帮扶贫困户龙头企业,现有职工328人,年临时用工12000人次。主要经营石膏矿、页岩砖、压榨菜籽油、蛋鸡养殖、小额贷款及资本运营管理。公司董事长李建龙介绍,去年,公司挂钩帮扶了建档立卡贫困户1052户,涉及全县24个村委会。在各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各村成立了合作社,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的帮扶模式,每年贫困户以投资资金5万元分红5000元,到去年底,已完成1052户分红款574万元,24个村委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48万元。记者了解到,巍山县建宏经贸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投资7.5亿元建设的年产6万吨的有机肥厂已动工建设,100万羽蛋鸡养殖场正在有序生产,预计今年底将实现产值12.8亿元,新增社会就业岗位13000个,将带动农户致富3000户以上,解决庙街镇1.5万人就近就业。2 S3 G2 y8 \; ?
云南大理洱宝实业有限公司吸纳了乔后镇新坪村拓荒农业合作社信贷资金500万元,第一年已支付1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40万元,每户分红4000元。张寿花在洱宝实业公司工作已有10个年头,主要负责外包装和手工雕梅的工作,一个月下来可以挣到2500元。张寿花说,“以前没来这里上班时,在家里面就是做农活,收入比较低。来这里工作后收入也高了,生活比以前好多了。现在上班离家比较近,一边可以照顾家里,一边可以挣点钱,很适合我们这种本村的村民。”( S9 c3 @; M% {" d# v* I+ e
位于洱源邓川的大理品宏高原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作为云南省最大的集农产品保鲜、速冻、脱水,大蒜、马铃薯精加工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吸纳了1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到公司,公司每年按8.5%的比例分红给贫困户,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公司副总经理李正说:“在经营过程中,同等条件下公司以平均高出市场价优先收购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农产品,鼓励他们种植高原特色农产品,增加他们的收入。同等条件下公司优先使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劳动力,对他们进行指导和培训,增加他们的收入。按每天每人120元计,贫困户劳动力每年可增加收入15000元。今年,公司还抽出55万元,以每户1000元的标准资助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发展资金。”6 z8 h# \" o# h j
在实施“发展产业脱贫一批”的具体工作中,祥云县依托工业发展基础相对较好,鼓励支持企业主动参与脱贫攻坚工作,21户企业结对帮扶21个贫困村,探索“产金互促”扶贫模式,以股金分红形式增加贫困户收入。在祥云县云南龙云大有实业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曹盛祖说,该公司将全县8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公司3年精准脱贫联系对象,每户以5万元的脱贫贷款基金入股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公司以每年每股3000元的红利兑付给参股贫困户,公司吸纳入股资金4000万元,用于发展产业。
1 _) f9 `) T2 F% E9 \3 C* |像这样参与到“产金互促”的企业,不只是上述几家。据大理州扶贫办主任施榆兵介绍,大理州12个县市共有316个民营企业挂钩帮扶300个贫困村,投入帮扶资金3432.61万元,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5874人,带动贫困户26682户增收,其中16986户贫困农户产业扶持资金入股企业5.34亿元。截至去年底,已向入股贫困农户派发入股分红资金5918.73万元,实现户均增收3484元。. I r+ _+ P, e, p) j
模式 4 劳务派遣9 C3 u; i) ^$ t/ Z* ~
在祥云县,还推广另一种“劳务派遣”的扶贫模式,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外出就业意愿的劳动力,依托当地企业实现就近转移就业。3 m P( q. `: Z, k! n ]
祥云县祥城镇新邑村委会6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家胜,就通过祥云裕龙扶贫劳务派遣有限公司,成为祥云飞龙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正式职工,月薪达到3200元。" t' G: G& E: g: p2 `
祥云飞龙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姚春斌向记者透露,该公司去年对18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就业安置,计划今年上半年培训500~1000人,下半年培训1000~2000人,并转入飞龙公司。目前,公司计划用地200余亩,用于种植核桃、花椒种苗和园林苗圃,建设家畜养殖,石灰厂、石料厂等。
\7 H X# |5 h" M7 t! p. k姚春斌认为,扶贫应先“扶志”,公司结合政府精准脱贫的实施,进行相应的就业培训,授之以渔,让更多贫困人口有一技之长,造就脱贫路上不竭的动力,真正达到“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的目的。5 L2 i# G, B1 c; V* c/ z' w
云报全媒体记者 秦蒙琳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