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鹤庆绿荫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规划总面积210亩,其中规划建设84亩,安置70户、217人。 + P$ a3 O v$ c! N5 R0 A
2 H G+ u s' [6 X5 D- B
( r( |, L8 Z- r( e# M. H: l0 w8 V “糠箩跳到米箩头”。1月24日,记者来到位于鹤庆县金墩乡磨光村委会的绿荫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温馨家园”采访,今年69岁的五保残疾人李金柱引用了这样一句话,表达了自己在“温馨家园”里的温馨生活。9 B" ?2 ^) ?+ W& f
- }) B" f7 Z7 i. v( Y% x4 H* F
9 m: R5 P9 ]; g+ q: Q' c- |' G- C
4 ^( c0 w) C* u( w* ~0 S
据介绍,李金柱从小身带残疾,至今没有娶上媳妇成过家。他只身原来居住在磨光村委会大麦地村的木杆子房里,后来政府和村里帮助他盖了间平房。前几天,他又跟村里的五保户、孤寡老人和残疾人一起,搬到刚刚建好的“温馨家园”,过上了更加温馨的美好生活。# _+ R6 A' z. F) n# r) {3 P
“仗着党和政府,日子越来越好过了。”看到能住上那么漂亮的房子,李金柱高兴的心情溢于言表。
0 A( o9 N& |* u0 Z( i 4 G4 t8 e( F' p
“绿荫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规划总面积210亩,其中规划建设84亩,安置70户、217人。”金墩乡党委书记李树军介绍,这些安置户原来都居住在地质灾害区,其中还有31户建档立卡户。
3 }" o! q( ~/ N) j9 O& C6 l在实施绿荫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过程中,有部分五保户、孤寡老人和残疾人,虽然有政府的资金补助,但因缺乏劳动力等诸多原因,不具备独立建房能力。因此,乡里和村里在征得大家同意的基础上,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了占地2.4亩,集住房、厨房、餐厅、电视室、沐浴室、卫生间、管理房为一体的“温馨家园”。同时,安排一位公益性人员对“温馨家园”进行统一管理和服务,让大家真正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 [/ [) d F% i; O 0 m% {) p3 t$ ?) n h. b
记者看到,“温馨家园”由8栋具有浓郁白族建筑风格的平房,按照“圆形”结构环绕组合而成,中间留着一个四四方方的平台将用于建设四方形的亭子;平台的四方,分别分布着4条道路,通向8栋房子,形成了“里方外圆、四通八达”的布局。负责工程建设的蒋鉴尧介绍,整个工程已投入70多万元,除整合各类资金外,中船集团捐助了50万元。
0 K8 P; A1 S o j9 p) J$ x% M$ ~“到现在已有11户、12名五保户、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入住,年纪最大的83岁、最小的45岁。”磨光村党总支书记罗红标介绍,社会各界还为入住人员捐赠了生活用品,确保大家衣食无忧。1 W9 F$ m! T" U$ H. O' L3 @# ~$ n
“已经搬来了6天。”今年78岁的五保老人罗三妹,原来居住在磨刀箐村,自从搬到“温馨家园”以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开心。记者采访时,罗三妹激动地用白族话说:“政策好、政策好!全靠党和政府,我们才有了今天这样幸福温馨的日子。”(完)(记者 李秀春 庄俊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