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三季报的展开和年报预披露的公司数增加,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纷纷晒出“政府补助”的公告。
$ ^1 o7 e5 `3 j# ?) l ! r9 O5 J+ L& d+ A9 u- B
, @/ Z1 ~, g: k; e9 \
/ u& v7 H' m# ^$ Z随着三季报的展开和年报预披露的公司数增加,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纷纷晒出“政府补助”的公告。 _: V: V/ n' d, b
截至10月19日晚间,2016年10月份沪深两市就有33家上市公司披露公司收到政府补助的公告。其中,更是有2家公司获政府补助超过亿元。过高的政府补助赫然成为上市公司的“大补丹”。' M) a) V/ {" Z+ _$ e' `9 H
四公司政府补助超10亿元
* k; c) E6 }* J4 \5 u- f' u值得注意的是,据《证券日报》记者整理同花顺统计数据发现,2016年上半年,获得政府补助超亿元的上市公司就有东方航空、江淮汽车、中国核电、长江电力、海油工程、凯客车、招商轮船、国泰君安等97家。, j; {4 _" O6 @* @/ A
在上述97家公司中,东方航空更是因获得24亿元的政府补助而位居榜首。
- U5 k1 L6 i& l+ | x) W9 ]1 z继东方航空之后,江淮汽车获得近18亿元的政府补助;中国核电获得近12亿元的政府补助;而长江电力也获得了逾11亿元的政府补助。
' a6 G- j0 L1 }: k9 [ Q8 h据东方航空中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463.32亿元;公司利润因汇率波动影响而略有下降,利润总额为人民币45.7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2.33亿元。其中,公司上半年获得营业外收入27亿元,包含23.64亿元的补贴在内。由此可见,公司获得的补贴在净利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Q$ C5 p/ u9 k3 g3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在上述97家公司中,获得政府补助最多的行业则是电力行业,其中,中国核电和长江电力两家公司获得的政府补贴就有23亿元。
0 ], Z9 c a3 a l0 @此外,计算机行业也因有11家公司获得政府补助而成为最受政府宠爱的行业之一。; ]" l) S8 n7 @1 a) k" ?0 T
政府补助影响业绩
0 Y! _4 ~. T! \( b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获得政府补助的上市公司中,有多数公司表示,政府补助将有助于2016年业绩。% T. D0 Z& _% L+ H
比如,晋西车轴公告称,2016年8月至本公告日,公司及子公司先后获得政府补助合计1261.63万元,累计金额占公司2015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10%以上。# h/ C9 |8 F9 ^: J
公司称,公司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政府补助》的相关规定将上述款项列入2016年营业外收入。上述政府补助的取得,对公司2016年度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 l9 U/ ^0 D% ^
此外,中核钛白也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全资子公司甘肃东方钛业有限公司收到了甘肃省白银高新区财政局下达的2015年度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资金共计1343.76万元,该资金专项用于扶持企业发展,这将对公司2016年度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 {' U: b6 p2 G/ u从上述可见,政府补助对于部分上市公司来说已经成为支撑业绩的一大因素,但业内人士并不提倡上市公司靠政府补助来贴补业绩的做法。
. F( c' |7 I& U% @* e) j有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不能只靠获得政府补助来维持业绩,应该寻找自身的利润增长点,这才是长久之计。, [/ O; ]: M: x
政府补助非救命稻草! x) Y- w6 M" ]7 [- @/ ]6 B
虽然政府补助对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会产生影响,但也并非是“治病良药”。
/ A7 w; h. h; z; c; @, M P例如太化股份虽然收到政府对公司氯碱分公司部分关停资产的拆迁补偿资金7647.38万元。但是,由于公司业绩亏损严重,因此,政府补助并不足以解除公司亏损的危机。# F7 R, {' W6 D! b! F: {
据了解,为了避免亏损,太化股份自8月27日起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此后,据公司9月28日公告称,公司重组将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标的公司的股东购买文化旅游行业公司股权。& F4 O& Q+ g8 e; v
此外,对政府补贴最为依赖的就数ST公司了。如*ST南电A、*ST韶钢、*ST盈方等多家ST公司相继发布公告称收到了政府补助补贴。不过,有部分ST公司即使在收到政府补助的情况下,也因亏损过大而无法扭亏。1 A# ?3 V$ K5 I
其中,*ST韶钢在2016年以来合计获得1448万元的政府补助,而公司披露的中报中显示,公司上半年亏损了2.3亿元,由此可见,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并不能另公司扭亏。( N6 W) p5 [ c7 d. ~ w+ l0 U
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国股市处于数量稀缺且严格审批的环境,因此公司上市也就成了当地的一种政绩工程,也就形成了地方政府不断对当地上市公司输血保壳,但政府补贴对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并不能起到改善作用。随着退市制度的完善和注册制的实施,企业上市融资门槛将降低,希望这种政府补贴输血的现象也会逐渐成为历史。- P$ c L3 [* f( ]* }/ g- F
让政府补助回归正途
& _9 ^& B. k- W% n/ o7 s, f# q! A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多数收到政府补助的上市公司数额大小不一,有的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在20亿元以上,也有的上市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仅在100万元左右。与此同时,各家上市公司对于收到政府补助的来源也各有不同。除了以“保壳”为目的的政府补助外,同样也有鼓励企业研发或支持政策的政府补助。9 z& |1 i ?6 j& j9 [8 `. s2 @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针对收到的政府补助数额不同,其起到的作用也大大不同。虽然有部分上市公司的业绩与政府补助脱不开关系,但是也有上市公司通过政府补助对自身进行了改造和创新。5 E* W) O/ ]( L( ?5 o
例如彩虹股份收到的政府补助主要是用于“高世代液晶玻璃制造数字化车间”项目;新华医疗收到的政府补助则是用来承办“全数字化双光子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容积调强放疗系统和整机系统集成”项目;健康元全资子公司深圳海滨制药获得专项补助资金人民币500万元,主要用于购置仪器设备、改善现有工艺设备和测试条件、购置必要的技术和软件、支付自主研发及委托开发费用等。
% x7 ?3 M7 f8 z$ w另有深天马A收到了来自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1 亿元的政府补助,用于对其全资子公司武汉天马微电子公司的研发进行补助等。
) |; S. q1 \9 b: X有分析人士评价,对于政府补助对上市公司起到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区别对待。该分析人士建议,上市公司在披露政府补助时最好能尽量详尽,以免投资者误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