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0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召开2016年三季度云南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 % Q( E+ B+ B" M8 g% a0 U
% L: i9 L' t) o7 d6 d% r+ h0 B4 S 7 ~9 _; l+ V# N# X5 s9 @& w
10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召开2016年三季度云南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会议透露全省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 J$ q" [3 b2 C1 W2 ^/ k8 P
. f2 c3 Z, V- ~# v- D货币信贷运行总体平稳
f' ?( M8 b% p1 i* ^人行昆明中心支行调查统计处处长李晋彪介绍,1-9月,云南省金融运行总体稳健,呈现出存款活期化特征突出,信贷支持重点突出,中长期贷款强劲增长,金融机构表外综合融资业务快速发展,金融服务惠民生、补短板效果明显等特征。6 [) B/ Z2 Q7 K5 g, r( ^- J' X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末,全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7083.22亿元,同比增长10.32%,比年初新增1878.65亿元,同比少增76.57亿元。其中,活期存款余额为10007.8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35%,较年初新增938.60亿元,占各项存款新增额的49.96%,较上年同期提高33.10个百分点,存款活期化特征凸显。
- t. X0 p- `! }贷款方面,截至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3047亿元,同比增长11.72%。前三季度,全省新增本外币贷款1804.7亿元,同比少增180.5亿元,其中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占比达38.7%,对全省信贷增长发挥作用较大。
7 K l* F2 _! H Z3 k1-9月,云南省地方政府债券共计置换银行贷款542.5亿元,如若将债务置换纳入信贷投放统计,全省信贷增速将提高2.63个百分点。/ G. i3 ?- _+ ]7 j8 G7 N
与此同时,中长期贷款保持强劲增长。截至2016年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较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3.08个百分点,比年初新增1459.14亿元,在各项新增贷款中的占比高达80.85%,信贷支持稳增长、稳投资的作用突出。, g, o R. O% l& E! Y, H1 M/ P
住房消费贷款亦呈现较快增长,截至2016年9月末,住户部门消费贷款同比增长13.00%。
3 p% f, e: O% X9 [# L- M李晋彪分析说,住户部门消费贷款增长的支撑因素主要是个人住房贷款的快速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9月末,全省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增长15.31%,高出全省本外币贷款增速3.59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比年初新增243.40亿元,占住户消费贷款增量的84.29%。+ w) L2 u( c& v$ j* ]
此外,小微企业贷款保持高速增长,截至2016年9月末,云南省小微企业本外币贷款(含贴现)余额同比增长19.44%,高出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同比增速7.72个百分点,较年初新增453.61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提高12.96个百分点;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截至9月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7860.12亿元,比年初增加689.53亿元,同比增幅达16.21%,高出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同比增幅4.49个百分点。& g5 A. d S+ E
银行家企业家预期向好% x8 ]( K1 ?! {7 X4 l3 r- ^4 ]
根据人民银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银行家、企业家对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及预期均出现好转。
$ `) K; I) @. O3 ~/ ^( }- z" T8 [银行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三季度,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20.09%,环比提高0.86个百分点,同比提高4.87个百分点,2015年四季度以来连续4个季度出现环比回升,2014年一季度以来首次出现同比回升;银行家经济热度预期指数为22.22%,环比小幅提高0.43个百分点,同比提高3.52个百分点。+ h# N0 h( p, C% G( F- N
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2016年三季度,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为21.0%,环比上升1.3个百分点,扭转了该指数连续4个季度以来的下行趋势;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预期指数为25.1%,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指数连续2个季度改善。
/ _% L3 ]( |3 S6 `% T- y李晋彪表示,自2015年经济进入下行周期以来,企业家和银行家对经济现状和未来预期首次出现一致向上的变动趋势,结合近期相关经济数据的缓中趋稳,宏观经济运行出现筑底企稳的可能性大。
' }: k3 j) Q) T, b0 V5 j严打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
% h* j7 X/ ^0 B9 B7 b7 f; O/ `当前,一些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案例暴露出支付环节存在制度缺失、有章不循、监管不力、消费者宣传教育不到位等问题,人民银行等相关单位出台了有针对性的措施,重点加以解决。+ K4 C; x$ w, `6 {( g3 ]
李晋彪介绍,一是高度重视账户实名制,从增量开户防范和存量账户排查两个方面着手深化账户实名制工作;二是阻断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资金转移的主要通道,充分考虑支付安全性与便捷性的平衡,最大限度地保护群众资金安全;三是加强个人支付信息安全保护,采取有效技术防护措施,加强内部管理,切实防止客户敏感信息泄露;四是建立个人资金和信息保护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行账户分类管理机制,并广泛持续开展消费者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信息安全和支付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