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之惑_智慧故事

0
回复
295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5 21:3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花一天时间读了《追风筝的人》。这是作家卡勒德,胡塞尼根据亲身经历创作的一部小说,享誉世界。我读得很慢,因为它在讲一个背叛与救赎的故事,一次次心灵的忏悔只能渐次展开。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的孩子阿桑情同手足。然而,面对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的惨烈的群殴,阿米尔对忠实的阿桑没有出手相援,却选择了退缩和逃走。自责和痛苦梦魇般缠绕着他,即使远离故土,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父亲早年间不道德的行为;在战火中举家逃离故国的举动,无法兑现对一个孩子的承诺……都令他背上了一副副精神的十字架,压得喘不过气来。我跟随阿米尔不断寻找救赎之路,那真是一次沉重的阅读。
          阿米尔正直、善良、爱国,决非罪孽之人;但他不停地赎罪,“忏悔”铺就了人生之旅。我边读边反省,竟也在忏悔的漩涡里打起转来。我们的人生呢,都要写成一部部触及灵魂的《忏悔录》?
          在电影中窥见过教堂里的忏悔,很是神秘。神父躲在后面,忏悔的人在外边痛心疾首,谁也看不见谁。糟心的事吐干净,心里就舒坦了——谁也别嫌弃谁,每个人都有原罪。忏悔得以持续进行,须有好的制度安排:教堂不能跟警察局携手。这事在西方好办,却不符合许多东方国情。东方讲究含蓄。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文革”中每天有个“晚汇报”,意思也差不多。那时候习惯搞运动,前半截鼓动“交心”,后半截把心存异见的人一网打尽。几经历过的人从此心死,任凭花言巧语,“打死也不说”了。
          小时候喜欢的童话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充溢悲悯之情;长大了常温《狼来了》,时怀警惕之心。忏悔二字,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近闻某地警员为了尽快追逃,到小学校找嫌犯子女询问,被校长婉拒:未成年人,有什么事由学校过问吧!这位被网友们尊称为“最牛”的校长,退了休可以去教堂谋个事。
          纳粹的后裔自断香火,侵华老兵一再谢罪,“副统帅”的长女替父致歉……这一切,都以忏悔之举表达了一种善意。近年来,另一类忏悔的声音阵阵从高墙内传出。那些昔日的贪官又操起如椽大笔,创作着一篇篇忏悔书,文采飞扬,如泣如诉。我对这一切总是冷眼旁观,因为我看惯了势利和虚伪,知道政客何以为政客,明白什么叫审时度势、什么叫东山再起。他们有的人确也动了真情,但看客的心已变冷变硬。
          在一部叫《罪孽》的影片中,我看到了另一种忏悔。二战后,三名年轻的以色列特工潜入东德,缉拿恶魔医生沃格尔。突发的意外使押送行动搁浅,只得在一个秘密处所等候时机。未料因一次微小的疏忽,沃格尔打伤女特工瑞秋而逃脱,瑞秋在最后关头将沃格尔击毙。特工们凯旋后享受了巨大的荣誉,尤其是瑞秋,又出书、又演讲,成为女儿的骄傲……直到30年后沃格尔再次现身,才露出了事情的真相——其他都是真的,只是瑞秋并没有击出那一枪。三个人相约守口如瓶,但30年来一直承受内心的煎熬。瑞秋新书发布会的前夕,当年的伙伴大卫将身体撞向了疾驰的汽车。瑞秋又开始去追寻那恶魔了,她决心以生命为代价,为一生的忏悔做个交代。如果没有行动,一切忏悔都是虚伪。
          我们都没有原罪,每条生命都是世界的骄傲。明白了这一点,就不必沉溺于忏悔的深海,不必把人生搞得那么沉重。也许你的生命曾被扭曲,但今天不是已经直了么?直了就好。
          行动起来,多做善事。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Powered by DALI8 X3.5© 2001-2013 dalibaba Inc.  滇ICP备19004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