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Y! m- a% T7 o( }3 K& K段国梁正在指导木雕师傅雕刻大型工艺品。
' y: y! K! b3 L$ X7月1日上午,记者刚走进剑川县兴艺古典木雕厂大门口,就听见了“当当当”有节奏的敲击声。等进到木雕厂内,才知道是工匠师傅们在雕刻工艺品的声音。我们参观了整个生产流程,从制图、选料、粗雕、修光、精雕各个步骤,都有专门的师傅在专心地工作着。只见简单的工作台上,放着图纸、一把雕刀、一把小锤,不一会儿,一只小鸟的雏形就已出现在我们眼前。3 V: @1 U& ~3 V3 s8 h& G
剑川县兴艺古典木雕厂创办人、剑川县第一位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段国梁一边领着我们参观厂区,一边如数家珍地对我们说:“木雕小件只是这些师傅的基本功,剑川木雕的工艺精深着呢!”
$ o6 L, S% ]4 u, g' S“你们可能不知道,厂里许多工匠其实是普通的农民,农忙时回家种田,农闲时来厂里做工,拿起雕刀,他们就是艺术大师。”段国梁笑着说:“在剑川有句俗话‘一两白银一两木屑’,这是旧时木雕师傅支付工钱的方法,而现在它更是彰显了剑川木雕的工艺精美和价值不菲,所以我们剑川的好多工匠,正是凭借这门手艺,过上了好日子。”
. b0 m; n1 t8 h$ I近年来,剑川县委、县政府结合剑川本地市场优势、人才优势、区位优势,有效促进木雕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相互融合发展。同时注重发挥政府规划、部门引导、协会配合、群体协作的合力作用,把木雕产业与其他优势产业同规划、同扶持、同发展,形成木雕产业发展示范带、木雕文化产业园、剑湖木雕旅游特色小镇、央美艺术家部落、木雕产业示范村、龙头企业集聚区、专业市场、电商平台等点、线、面协同发展的木雕产业发展格局。
( _ W2 s6 [( S剑川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王中华欣喜地告诉记者,2010年剑川县抓住省、州对标准厂房项目扶持补助的机遇,启动了剑川木雕文化产业园狮河木雕片区的开发建设。截至目前,共完成征地589.18亩,投入250万元,相继完成了标准厂房建设项目详规、可研、环评、水保、标准厂房初设等前期工作,投入3400多万元建成6幢1.2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和9072平方米共298间展示厅,目前已全部出租。总投资2471万元的狮回公路,已于2015年6月初开工建设。已有4家木雕企业入驻园区。2015年9月初剑川木雕文化产业园被省文化产业领导组办公室命名为全省首批10家文化产业园之一。
) E' P, |: `) v1 V! Z“如今剑川木雕文化产业不仅仅是剑川县的一张闪亮名片和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符号,同时它也成为了剑川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王中华告诉记者,目前,县内从事木器木雕产业人员21000余人,有1500多家个体经营户、38家木雕私营企业、品牌商标34个,经国家、省、州确认颁发专业技术证书的技术人员有980人。2015年实现产值2.83亿元。
1 A8 u0 V- R- H* A& Z7 a“剑川木雕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不仅要‘富’木雕师傅,更要‘富’整个剑川;对于产业未来的发展,我们信心十足。”采访结束时,王中华的一番话还回荡在记者耳畔。
6 H" A- ^8 f8 `* S0 u大理日报 记者 辛向东 见习记者 杨钰洁 通 讯 员 段涤瑕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