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号角嘹亮,军令威严。如何打赢这场没有退路、没有硝烟的战争?国家级贫困县、滇西边境山区连片特困县永平,直面贫困,讲政治、讲纪律、讲本领、讲良心,直面难题,融进去、干起来、实起来、严起来,全县脱贫攻坚蹄疾步稳风正劲足。. w, ^ q6 T! Y. H8 f2 F
融进去——重要紧急的事用心做
, B+ o. V2 I1 |1 Z. M' w“脱贫攻坚是政治任务,千万懈怠不得、马虎不得、拖延不得。”“做事情要正确区分重要和紧急的关系,要把重要紧急的事放到第一位、用心做、马上做。”每到一个贫困村、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永平县委领导总是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提振工作队员的精气神。" y5 o r& @0 e7 P: e# |+ p5 x
“有些过去做事风风火火,不待扬鞭奋自蹄的干部,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却有点‘蔫’。”揭幕战中,有人如此感慨。对此,永平县委态度坚决,“谁的心思在扶贫,组织部门就关心谁,宣传部门就宣传谁;谁的心思不在扶贫,纪检监察部门就‘关心’谁,宣传部门就曝光谁。”
& T6 W2 n- j! Q4 P+ Z. ~; V“这么重要而紧急的事都做不好,不是摘‘乌纱帽’,而是要砸饭碗的,我们没有退路,只有干到问心无愧。”历经思想碰撞的县乡村三级干部,纷纷投身脱贫攻坚前沿阵地。7 @4 o) D, d/ `0 S+ }$ \+ n
沉下来——找出最穷贫困户$ G" P, Y; K% Z+ e5 ^
决战脱贫攻坚,贵在精准。唯有精准,才能因户施法;唯有精准,才能因村施策;唯有精准,才能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真扶贫、扶真贫。
0 g' V9 I8 ^2 o0 f6 i. \4251名结对帮扶干部,如同一部部“火控雷达”,锁定“扶持谁”,沉在农家,看收入、看住房、看家庭财产、看家庭成员结构、看生产生活条件,并秉持“有机动车的不录、有新建住房的不录、有城镇商品房的不录、有公职人员的不录、有较大实体产业的不录”和“有重病人的优先、有重度残疾的优先、有在校学生的优先、无壮劳力的优先、住危房的优先、重灾户优先”的“五不录”“六优先”原则,按照内部评议、党员评议、村民评议和村委会初定、村民代表议定、乡镇审定、县确定的“三评四定”程序认定贫困对象,保证脱贫对象“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9 W9 F1 _- m9 x$ G p' L干起来——把战车开到目的地* }% b! U$ k# P7 k( v
脱贫攻坚战场在偏远山区,交通落后,信息闭塞,条件十分艰苦。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许多乡镇和驻村工作队感慨无从突破。& x' j1 T) H: i: s
永平县委果断变阵,调整充实脱贫攻坚指挥中心,打响发令枪,对7个乡镇脱贫攻坚工作展开阵地战进攻,总结出具有永平特色的脱贫攻坚“战法”:一线指挥协调、一线督促检查、一线解决矛盾、一线解答政策、一线推进工作。1 E# L* `9 f! O `5 n) a$ R3 |/ {+ j
全县脱贫攻坚实现大逆转:工作氛围由“哑炮”变成了“冲天炮”,工作速度由“拖拉机”变成了“战斗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