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县概况
8 ^' V+ S8 o% s* P Z9 ^ ) O8 t6 S e" H2 f8 U f9 R
云龙, 地处滇西横断山南麓的澜沧江纵谷区 , 位于东经98 ゜ 52 ˊ至 99 ゜ 46 ′和北纬 25 ゜ 28 ′至 26 ゜ 23 ′之间。云龙,得名于澜沧江, 因“澜沧江上夜覆云雾,晨则渐以升起如龙”故名。 . p7 M2 o! m! u/ k& C6 V7 [
云龙,历史悠久 ,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 109 年)设“比苏”县 , 这里曾经是古盐井开发要地。
6 [! r2 V6 r; \4 e 全县总面积 4400.95 平方公里。东邻洱源、漾濞县,南靠永平、保山市,西界泸水县,北接兰坪、剑川县。全县辖果郎、宝丰、关坪、团结、检槽、长新、表村、民建 8 个乡和石门、漕涧、旧州、白石 4 个镇 , 共 87 个村民委员会 ( 居委会 ) 。有白、汉、彝、傈僳、苗、回、阿昌、傣等 20 个民族。 2001 年末总人口 196916 人 , 其中非农业人口占 8.39%, 少数民族人口占 84.99%,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3.72 ‰ ,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44.68 人。县城石门镇距州府大理市 158 公里 , 距省会昆明 518 公里。
) F& `2 M6 E2 o9 r/ S# D P 云龙属大陆性副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怒江在西面绕边境而过 , 澜沧江、沘江由北向南流经县境 , 怒山山脉、云岭支脉由北向南延伸。山川东西并列,河床深切,形成高山、峡谷相间地貌形态。海拔最高点是表村乡的拉嘛枯山 3663 米,最低点是民建乡的红旗坝 730 米,相对高差 2933 米。年平均气温 15.9 ℃,年降水量 888.6 毫米。
/ M# ?- A8 j. A云龙位于三江并流区,气候宜人,森林植被好,矿产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高,农产品种类较多。主要资源优势是:
! M+ H/ @: M, `. m0 B* F3 d3 M% z* ^' G 1 C! o* f6 @7 p$ l+ S
. {: [ ]) v! W3 @+ D5 g* Z
〖矿产资源〗 有锡、铅、锌、铜、铁、银、金、钨、镍、盐、石膏、大理石、水晶、板岩、高岭土、花岗石等矿,已探明有 9 个矿床, 108 个矿点和矿化点。 . v8 z7 p* {/ M8 ?
锡:主要分在崇山两侧的变质岩带中,云龙县锡电公司所开采的矿床已基本完成史命。现主要是离锡电公司约五公里的李子坪矿带需做进一步勘探,正在向省申报扶贫补勘。
. @' o6 k) J( {1 w/ h+ k 铅锌矿:以检槽乡师井村瓦窑坡为代表,全县己知矿床点 11 个,据祥查已知储量 1.5 万吨,估计远景储量约 3 万吨。 * j) p4 G8 X9 T
铜矿:全县以白羊厂、龙马山、大功厂为代表,共有 56 个矿床点,已查获的储量为10563 吨,远景储量估计在 2 万吨以上。
6 ]( }: H8 f% d( D# ~" M. p; Q 铁矿:主要分布在漕涧地区,有分水岭热液脉状的磁铁矿和铁厂铁矿带,共六个矿床点。分水岭铁矿已查明储量 237 万吨,铁厂地区 100 万吨以上,中河矿段 133 万吨。 & ?4 M) d" G0 x0 p9 x' @
盐矿: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以东的诺邓、石门、宝丰、顺荡、师井等地区,储量在 2 亿吨以上。 / E, l& I- _ L! r, C% c( f6 m& r
大理石:主要分布在漕涧分水岭地区,矿床南北长约 2 公里,宽 300 至 800 米,厚度在 100 至 300 米,总储量估计在 2.8 亿立方以上。 8 s6 c. h+ p% M* ?
板岩:主要分布在澜沧江纵谷区,从旧州镇的功果至表村乡的火烧关全长约 70 公里长的澜沧江两岸都有色泽好、质地优良的板岩,可供年生产 50 至 100 万平米能力的四至六家企业生产 40 年以上。
% L/ F5 l+ f. w t: g. s4 r
" f. k" e8 K+ w; g; b. N" w" e
$ K0 t3 e: ~. t2 ?) |, v# K5 s〖水能资源〗 云龙地处滇西纵谷区,境内河流较多,有丰富的水力资源,除国家计划开发的澜沧江上的功果电站、苗尾电站外,其它11条河流还可大量开发,可建电站并已做过前期工作的有茅草坪电站、旧州鲁庄电站、民建乡坡脚电站、荪竹河两级电站等。境内有大、中、小河流11条,水能蕴藏量 98 万千瓦,可开发量 14.8 万千瓦。! w+ |& J: p! E+ j2 _4 v! q3 g
2 H0 V# G" }# m1 k- J; g R5 q8 A
8 R4 z/ F! y* N0 `〖畜牧资源〗 全县共有草山草坡 186.3 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 28.29 %,有可牧林地 208.8 万亩。 广阔的草山草场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特别是“草食”动物无污染,肉质好。现全县畜牧业发展已成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2000 年末大小牲畜存栏达 46 万头(匹、只),出栏达 29.7 万头(匹、只),年末畜牧业产值达 10907 万元( 90 年不为变价)。畜群内部结构良好,品种齐备,天登黄牛、云龙黑山羊、云龙绵羊颇具地方特色,引进和改良品种条件好。近年,畜种改良步伐加快,畜产品开发前景好。此外,云龙蜂蜜已初具规模,社会年产量达 270 吨, 1998 年以来,先后加工包装蜂蜜 12 吨投放市场,产品供不应求。
0 o& Q. e' S' T: ^0 W F/ h' d" i/ j! G1 W- E4 D
〖林果资源〗 全县共有林业用地 331892.2 公顷,有林地面积 205133.2 公顷,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为 2523.52 万立方米,人均 131 立方米。有榧木、榉木、红豆杉等珍稀树种,竹类资源丰富。5 B' k3 { R0 R( C4 k: @
泡核桃:现全县有 15.5 万亩, 2001 年产量约 2268 吨。全县泡核桃面积在“十五”末期可达 20 万亩,产量可达 5000 吨以上。 8 w& V& ~& w6 `7 V+ c! f
茶叶:以宝丰大栗树、旧州镇的旧州村等为主,全县有茶叶 8000 多亩。“云龙绿茶”、“崇沧碧绿”两个品牌已在省内外享有盛誉。 2 Z& F$ Z5 s6 Q5 w2 `/ Z8 f$ M
麦地弯梨:现全县己发展到万亩以上,主要分布在旧州镇水井村、果郎乡天池村、白石镇松水村和表村等地。* b1 O% T7 @ _$ L7 `. P$ r/ q: o3 W
$ S1 A+ e: n2 _. N3 g
0 Z, f; k* |, z, ?, b l& X
〖土特产资源〗 中草药材品种繁多,蕴藏丰富。珍稀名贵的有云黄连、青贝、天麻、冬虫夏草等 12 种;原料药材有地不容、三棵针等 16 种;大宗药材有茯苓、猪苓、当归、防风、首乌等 24 种,总蕴藏量为 221.97 万公斤。森林野菜,主要品种有山嵛菜、树花菜、树蝴蝶、金叶菜、竹叶菜、大白花杜鹃、沙松尖子等,年产量 10 万吨以上。年产芸豆 1000 吨、腰豆 350 吨、牛肝菌 420 吨、南白瓜子 1000 吨、油葵 1200 吨、蓖麻 4000 吨。还有大量的苦荞,并成功进行了开发。
, Z* ] y& g1 e4 V' y
: X3 ?$ B5 N' u- b) x: @# l〖旅游资源〗 云龙,汉置“比苏县”,历史悠久,加上秀丽的山地风光,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有古代、现代的各种桥梁,被誉为“桥梁博物馆”。沘江两岸有以虎头山为中心的摩岩石刻。虎头山形似虎头而得名,山上建有道教、佛教 建筑,近年经过修缮,形成亭阶相连、山水相映的休闲胜地。有千年历史的白族诺邓古村。被称为“高原明珠”的五宝山天池,水质清洌碧绿,四周林木葱笼。四时景色各异成为天然的森林公园,天池自然保护区生活着黑鹿、弥猴、棕熊、小熊猫等珍稀动物,堪称“天然动物园”。澜沧江在境内流程 110 公里,形成奇特的峡谷奇观。沘江在县城附近转了个大弯,形成了“天然太极图”。志奔山天然林区有风光旖旎的九十九潭。县内有温 泉多处,尤其以长新炼场坪与漕涧上、中、下温泉两处最为著名。顺荡大慈寺火葬墓群,碑刻为梵文,是研究白族的民俗和民族文化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址。以白族为主体民族的民俗风情浓郁,与大理坝区相比,云龙白族的山地特色更为突出,服饰古朴庄重,颜色以白、蓝、黑为基调,女装靓丽,手工精美。更有白族“吹吹腔”、白族民歌,白族、彝族打歌,傈僳族山歌、上刀山、下火海等民间活动,让人领略内涵丰富的民族文化。全县旅游资源中,天池、漕涧上、中、上温泉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三江并流旅游景区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