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小做起(小班)_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

0
回复
319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3 16: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来说,减少分离焦虑和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是两个重点内容。通过摸索我发现,晨间接待和离园前谈话是两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做好这两个环节的工作,既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也有利于培养和鼓励孩子们早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每天孩子们吃完早饭后,我开始“点名”,点到谁,我就亲切的对他微笑,走到她跟前,摸摸他的头,温柔地抱抱他,问一声:“谁送你来幼儿园呀?”“老师都想你了!”“你今天没有哭,真是好孩子!”……每当这时,孩子都会满脸幸福的依偎在我怀里,用充满信任的眼神看着我自豪的说:“妈妈送我来的。”“我今天没哭。”“老师,你想我吗?”……有时,我会用游戏的口吻温柔的问:“某某小朋友,你在哪里呀?”想玩捉迷藏一样的说话口气让幼儿感到老师向朋友一样在注意他、关心他,想知道它的存在。采用这种方法后,幼儿的分离焦虑情绪明显减少,他们打对父母的依赖和信任转移到了教师身上,为在幼儿园度过愉快的一天打下良好的基础。

每天下午,孩子们玩了游戏,吃好点心后,都兴奋地盼望着爸爸妈妈来接。我给孩子们整理衣裤时便与他们进行亲切地交流。我主要选择与孩子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来谈,我会说:“小雨,你中午睡觉了吗?不要老师拍着睡吧?”“涵涵,今天的午饭是自己吃的,真棒,我一定告诉妈妈!”“点点小朋友真能干,自己学会脱衣服了,老师心里可高兴了。咱们大家为他拍拍手吧!”……亲切、简短而又温暖孩子内心的话语不但让孩子体会到了教师的关爱,更鼓励了孩子们学会了自己吃饭、脱衣、洗手等的积极性,为培养孩子们自我服务能力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总之,教师要善于观察孩子、了解孩子,从小事做起,不但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以积极地语言和行为鼓励孩子,给他们营造一个温馨、愉快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作者简介:祝敏,女,工作单位:安徽省阜阳市阜纺幼儿园,小学一级教师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