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 A/ p! Z# w& `+ A* t0 C新塘完小的学生们说:“抗震救灾的帐篷搭起来了,我们又可以安心学习了!” 6 Y; n0 O7 F3 _5 o* _/ s0 p5 X
5月18日,当云龙县“5·18”地震发生几个小时后,记者驱车赶往地震震中云龙县长新乡。冒着绵绵细雨,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颠簸3个多小时,记者来到了受灾严重的长新乡新塘村委会。看到被损坏的房屋,拉裂的墙体,感到非常的揪心。“灾害无情人有情”。记者也在第一时间目睹了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对灾区群众的无限关爱。而灾区群众也表现出了如大山一般的坚强、刚毅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正如灾区的一位村干部所言:“有大家的关爱,我们就有希望!”
% {1 t7 |$ T2 o8 E+ r3 j长新乡距离云龙县城35公里左右,刚到长新乡就能看到各级各相关部门的救灾人员脚步匆匆,有的忙着卸下救援物资,有的指挥着来往车辆,还有的在铺平被埋没的进村道路……
# j6 r. [; H8 W. w! \; n1 R" s) L刚走进新塘村委会大麦地自然村村口,就看见佝偻着身躯、今年78岁的张向月老人披着大衣坐在一堆柴垛上。当她说起经历的一切,似乎还心有余悸,“正睡着觉,床突然就大摇了起来,房子也摇起来,好像还听到外面的山上掉下石头的声音,就被吓得赶快起床到院子里。”. U* \# L5 n8 [8 ~
记者走进大麦地村赵玉林家,他指给记者看他们家的一二楼墙角,只见主墙面上出现近一米长的裂痕,而他家的这套房子是2005年才盖起来的。“多亏了县乡工作组及时赶到现场,让我们安全撤离。大家都没再敢回到屋子里去,在村口围着火盆坐了一整夜。虽然房子受损了,但人都没事就最好了!” 赵玉林说。
2 G% e3 k8 f* q% \) D( l+ J4 {* }随后,记者又驱车走了40多分钟的山路,来到了受灾最为严重的新塘村委会后曲自然村。刚一进村,记者就看到州县民政干部和公安干警、消防官兵正在对拉裂变形、墙面垮塌严重的危房进行排危除险。长新乡政府的一位干部告诉记者,后曲自然村有43户、176人,6户农家的房屋受损最为严重,墙体有不同程度的倒塌,9户确定为危房不能再居住。% m9 ? I# q* [9 ]5 @2 P n! z
今年68岁的赵四美老人站在被震毁一面墙的房屋前,老泪纵横地对记者说:“虽然房子的墙壁受损比较严重,非常心疼;但是要感谢人民子弟兵,是他们帮我们把危险的墙拆掉了,不然我们真的不敢进家门。”0 a( q1 Q2 j) `$ o* P& k
正如赵四美老人所说,地震发生后云龙县住建局第一时间对受灾地区内的房屋进行了详细的评估检查,对部分房屋粘贴了“暂停使用”警告,消防救援人员对这些房屋进行排危除险作业,有效地避免了人员的伤亡。当天下午18时左右,记者看到在后曲自然村赵万兵家的院子中已经搭建完成一顶防震救灾帐篷,在村内还将搭建9顶帐篷。0 T- H; ~- ?5 b% u- V4 ?9 x
傍晚时分,记者来到了长新乡新塘完小。刚进入校园,就看到排列整齐的14顶应急救援帐篷。年纪稍大一点的学生们在帐篷左侧的乒乓球桌上打着球,低年级的孩子们则在篮球场上跑着跳着嬉闹着。四年级学生李元广笑着说:“地震发生的时候心里很害怕,不过大家按照以前老师教我们演习过的方法和路线,很快就从宿舍里出来集合在篮球场了。”新塘完小校长杨婷告诉记者,学校历来重视学生们的安全教育,每月初都会进行安全应急演练。因为学校有固定的疏散撤离路线和紧急集合口号,地震发生后,学生能够快速有序撤离到安全的场地中,一点也没有出现混乱局面。; t3 s9 `6 }5 X9 ~
“晚上在篮球场上休息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害怕。今天上课结束后看到帐篷搭了起来,老师也陪在我们身边,就不害怕了,又可以安心上课学习了。”四年级的赵海兵面带笑容对记者说。& n5 W5 K- G* m# i5 A) j6 N' u
记者离开新塘完小时,已经是傍晚7点多,学校里响起了晚自习的铃声,不一会儿,教室里传出了朗朗读书声。
- q" b# C. F6 ]0 G' p/ l夜幕低垂,前往新塘村的道路上,各种救援车辆络绎不绝,为灾区群众运送着帐篷、干粮等物资,随处可见救援人员忙碌而有条不紊地开展着救灾工作。我们相信,经过地震洗礼的灾区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下,将更加坚强,迎接美好的明天!3 V* l. Z ?3 W; T7 i) x; B9 P
大理日报 记者 辛向东 见习记者 杨钰洁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