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白族地区无论是在经济建设、交通水电基础设施建设,或是在教育文化建设等方面都获得了长足发展,2000年白族综合发展指数达到0.93。在白族人口聚居分布的大理地区,2006年底实现生产总值271.1亿元,是建州时的173倍,年均递增7%;财政总收入39亿元,是建州时的729倍,年均递增14.1%;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达243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050元,分别比1980年增长10倍和12倍,白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逐步由消费型经济向生产型经济转变。
4 s' A8 t4 N( t! v o0 ^0 q3 I3 A& D5 F. l
农业是白族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原有精耕细作的基础上,白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农事经验,并逐渐走上科学种田的道路。1982年,大理选育的“滇榆一号”水稻品种,在海东乡南村三社创造了平均亩产943.895公斤国内粳稻单产最高纪录,被誉为“高原粳稻奇迹”。1983年,在南村四社再创平均亩产1014.04公斤世界粳稻单产最高纪录,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粮经比例调整到70:30,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经济作物中蚕桑、甘蔗、亚麻、大蒜、啤饲大麦等重点产业化项目的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有很大增长。农业生产技术也有根本改观,推广良种良法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改变了过去仅靠传统人力和牛耕、马耕的落后方式,大面积的机械化耕作开始出现。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使农民摆脱了“靠天吃饭”的旧观念,许多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开店建厂,既经营传统的大理草帽、沱茶、大理石等商品,还将业务范围扩展到国外。统计资料显示,早在1990年,白族人口的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是17.06%,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在各民族中居于前列,2000年这个比重提高到20.70%,增长了20.70%,年均增长率1.95%,低于全国同期的增长比率,但明显高于其他许多民族。大理白族自治州在广大农村广泛推行电脑农业,对选种、育种、播种、耕作、施肥、收割等一系列过程进行电脑监控,倡导科学种田。以上这些促进了白族地区农业的快速发展,先后多次创下了全国稻、豆、麦的高产纪录,在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白族村寨焕发新的生机,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 e7 `1 T, H$ P$ a2 B, p$ P' L
( T8 h) i+ k' @0 M+ J: h# U 畜牧业在白族农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随着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科技推广和疫病防治等工作进一步加强,畜牧业呈现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牛、马、羊、骡、驴等牲口的圈养率和存活率均有增加,相关的畜牧产品、肉类均有较大增长,2005年,大理白族自治州的肉、奶、蛋产量分别为32.43万吨、17.54万吨、2.15万吨,邓川奶牛更以其得天独厚的高山牧场优势,先后推广人工授精、颗粒冻精、细管冻精等改良技术,产奶量由改良前的838.3公斤提高到3000公斤左右,奶制品、乳制品等行销海内外。一年一度的“三月街”其最初起源就是骡马物资交流会,为畜牧产品交易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新时代下的三月街在商品交流方面日趋丰富多样化,其规模和影响也日益扩大,1997年,来自全国20多个省区及世界30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商人参加了这次盛会,参加人数超过百万,贸易总额数千万,三月街已经发展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物资交流中心和白族人民对外交往的重要窗口。" o1 I4 y, L, V, |
3 l2 R. H( Q$ L3 _6 h1 Z
改革开放30年来,白族地区不断完善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果,坚持把加快工业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开工建设了一批重点项目,呈现出产值快速增长、效益不断提高的特点。冶金工业通过狠抓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以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延伸和节能降耗为重点,初步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一大批成果。开展“高砷高硫炭质难处理金矿提金技术示范”研究,建成年产一吨黄金生产线。在六五、七五期间,白族人民在耕作、播种、脱粒、干燥、粮食加工机械等农机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大理泰兴实业公司适应了国内内燃机工业发展的需要,在活塞上进行新材料、新工艺开发,形成年产120万只、七十多个品种的“云岭”牌活塞生产能力,有效提升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在白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大理白族自治州,2003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95.28亿元,比1978年的4.99亿元增长190余亿元,比1952年的1.15亿元增长194亿余元。2005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106.66亿元,占全州现价工业总产值的64.6%。初步形成了以烟草、建材、机械、电力、矿冶等为主体的优势产业群。并积极发展生物制药、绿色食品、花卉园艺等重点产业,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已初步形成为重要的乳制品、啤酒等原料生产基地。2005年,全州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2.87亿元,同比增长30%,主要用于交通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和基础建设和城区改造等。签订招商引资项目114项,协议总投资40.8亿元。+ |6 j( s$ l5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