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1 _" n n& P# n. J4 D
宾川海稍村 L. ?& {& x6 B2 k7 [ v! o! `
说起宾川海稍鱼,很多人都会联想起它那酸辣鲜美的味道。如今,宾川海稍鱼的发源地海稍水库边上,当地因地制宜,依托海稍鱼的“人气”,成立旅游开发公司,发展起“红色旅游”,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Y0 C+ V4 S! e. @9 K' ] e/ @
低保户+ j6 \% h0 v( d$ O
从等着领救济到上班挣钱
, O6 m( Y0 q8 W- `4 ~说起海稍村委会的“红色旅游”开发,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宾川县红色海稍旅游开发公司”董事长、海稍村委会新庄村村民蒲国红。前些年,他在祥云开办公司成为远近闻名的企业家。2007年,蒲国红回到从小生长的老家新庄村,带头在村后的荒坡上种树,带领乡亲们共同脱贫致富。10年时间,在村后的荒坡上,栽活了600多亩树苗,有20多个品种,价值300多万元。“水果橄榄成熟的时候,每公斤售价11~20元。”蒲国红说。
- P# W! V# p6 n! V6 J“去年,我带领全村村民成立了‘宾川县红色海稍旅游开发公司’,开发‘红色旅游’。家家户户有股份。”1936年4月20日,红军长征经过宾川海稍村委会新庄村,曾在村里住过。公司成立后,村里的5户低保户,每家安排一人到公司来上班(目前公司共有15名专业从事栽花养草的工人,其中5名来自低保户家庭),农闲时每天给工资60元,农忙时每天给工资120元。公司还专门组织低保户到外面参观学习养牛、养猪、养鸡。通过开展家庭养殖,有3户低保户已经脱贫。
4 g7 j, x' ?- ^: D& g8 B+ s, S海稍村委会下辖的新庄村等3个自然村,过去村民都是以栽种葡萄为主业。由于交通不便,只能靠人挑出去卖,1亩地上的葡萄要花费1000元~2000元运费。宾川县红色海稍旅游开发公司成立后,在3个自然村的葡萄田里修了1公里公路,车子往葡萄田中间过,500多亩葡萄地,一年节约运费50多万元。. Y* y0 D; q+ N! C9 r
3个自然村的葡萄田里过去有一条河流,已经干涸了10多年。宾川县红色海稍旅游开发公司成立后,在干涸的河道上修起了一条1公里多长的长廊,既可运输,又可防洪,还可作为观光游览的长廊。公司已在长廊中试种了26个品种的葡萄,将作为一条葡萄品种观光鉴赏的旅游长廊,对游人开放。1 K6 }7 p# a% A: J0 Z4 [
自筹资
8 ]" X$ Q9 Y1 ^% O" d" t& C8 c村民建起长征纪念馆
6 x [: f; j9 v* x! o$ C4月21日,海稍村举行了一场“千人重走长征路”活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村民自己筹资兴建的“红军长征纪念馆”,也在这一天正式开馆。# z3 B0 P d9 u. z5 E, e
“红军长征纪念馆”由新庄村一户村民无偿地拿出自家的老房子,由宾川县红色海稍旅游开发公司出资改造而成,还原了1936年4月20日红军在新庄村驻扎时红军指挥所的真实场景。有作战地图、枪炮、铺盖行李、斗笠、电台、电话机等真实的红军物品,并由身穿红军军装的村民在纪念馆中充当服务员。5 p/ ` w% f, `. F' _
2014年开馆的农民博物馆,也是由新庄村村民无偿地拿出自家房屋,宾川县红色海稍旅游开发公司出资改建的。博物馆里的陈列物品琳琅满目,大大小小1000多件什物,均与农事息息相关。有300多年前的泼水瓢、脚蹬抽水车,有150年前的水利设施“手拉龙”,还有上个世纪50年代的农村广播等。
/ A. n% N( Q. y/ K# S! n农民博物馆里面,还套着一个小小的服饰博物馆,馆内陈列着海稍村及其周边村落的少数民族服饰,展示了当地的民俗文化。9 s% s i$ {/ H
海稍村委会的3个自然村,全都紧挨着海稍水库。宾川县红色海稍旅游开发公司准备先以新庄村为突破口,拿出100多亩紧挨水库的“水淹地”,栽种莲花等观赏植物,做成一个“海花草原”,供游人观光游览。今后逐步将“海花草原”扩大到沿湖周边4000亩“水淹地”范围内。8 }. M$ O/ U7 n$ p7 C4 w2 I% {/ Y
不久的将来,宾川县红色海稍旅游开发公司还将沿海稍水库的海岸线,修建一条4米宽的环湖游道,供游客坐电动车、骑自行车游览海稍水库。游客还可以坐上小游船,游览环湖风光。有兴趣的游客,可以进入“海花草原”,与村民一起体验农耕文化。
2 ]& S3 B/ w9 f春城晚报首席记者 秦蒙琳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