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摆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工作,让创新贯穿于全州一切工作中。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建设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使创新发展真正成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强劲动力。8 @1 S9 D- a5 w' h
“融合发展”。实施多产品融合、多区域融合、多层次融合、多民族融合,与国家战略、云南发展战略融合,创造协调发展的新格局。9 U K/ _# c3 `# E/ r9 n$ b3 g
“城乡统筹发展”。要着力加快“1+6”城市群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快推进县城和中心集镇建设,着力打造特色小城镇。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创新的思路、更加务实的举措,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0 h. d6 w" I9 `. W
“‘互联网+’发展”。重点发展:互联网+旅游,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率先推动智慧旅游,实现“大湄公河次区域”及“孟中印缅”国家旅游区、大西南旅游文化圈的资源及信息共享;互联网+贸易,加强电子商务应用推广,推动网上网下的互动发展;互联网+医疗,通过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融合全州医疗资源,共享国内优质资源,服务广大患者;互联网+金融,鼓励互联网企业发展第三方支付,使互联网金融成为中小企业融资和居民理财的重要渠道;互联网+教育,开展线上教育,在线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6 Z; B4 j* @5 r, W- N# ~7 {, A
做好10篇文章 实现跨越发展
7 i+ o* m/ L; f; @" U“如何实现大理跨越发展?”常委们在协商讨论中认为,在进一步深化对大理发展优势的认识,完善“十三五”的发展思路及目标,突出推动大理跨越发展的重点工作的基础上,应做好10篇文章。8 l% {$ O; E' `# @9 h. i' A9 B
“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文章。要以开放的意识,包容的心态,树立形象,以良好的环境争取外部支持。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过程中,科学规划、积极作为,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创造性地落实国家支持政策,争取大理州有更多对全局具有牵引作用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进入国家盘子。
$ _- F H5 l: I) C“发现并培育大市场”文章。发挥大理优势,发现和培育大市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滇西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等新经济业态的整合发展。加强资本市场建设,努力打造滇西金融中心。加快大理旅游转型升级步伐,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发展健康养生产业,积极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 ]% l0 ^* K4 r# }! a: M, j
“山”文章。在“特”上下工夫,着力培植烟草、核桃、茶业、畜牧水产、生物药业、水果蔬菜、森林旅游、林下种植等产业,将大理打造成西南生物药材集散地。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多样性农业,推进高原特色生态产业转型升级。
0 o3 G$ }* \ D1 T. i, n“水”文章。大理州境内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已建成5座大型水电站,611座水库。要高度重视新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合理发展水产养殖业,综合开发水面旅游休闲、餐饮、水上交通等产业,力争综合打造成一个100亿元产值的新生水资源产业。做好洱海综合治理和保护工作,调整洱海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建立洱海流域污染设施及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加强洱海周边小客栈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改善洱海水质,永葆洱海一泓清水。加快生态湿地连片建设,把生态湿地建成集科普、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的精品生态湿地景区。% }* f- M0 @, u9 G; R8 V d" A
“生态文明建设”文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把生态作为大理的核心竞争力,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明确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准入事项,加快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扎实推进天然林、防护林、湿地、重要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大力开展生态示范村镇创建活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不断延伸生态产业链。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培育绿色生活方式。4 K/ k- W, z# T$ A6 ^
“旅游与民族文化”文章。全力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充分挖掘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将旅游业打造成第一大支柱产业,实现旅游产业的大跨越大发展。科学定位,不断完善和提升旅游交通设施,尽快制定符合南亚、东南亚国家客源市场的政策和产品。创新机制,打造大而强的旅游企业,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和外来资金,大力推进品牌旅游景区建设,培育旅游文化演艺娱乐产品。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大力拓展海内外市场。3 h) V$ E5 j2 j, V# X+ {5 L
“扶贫攻坚”文章。要把扶贫开发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长短结合、点面兼顾,抓好片区开发,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全面加强民族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D6 y2 Z# H6 C/ P; j4 f
“大众创业”文章。要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形成有利于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普惠性政策措施,加强统筹协调,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促进发展。" H2 D; s3 m+ q! F5 c4 w. H. a; L
“民营企业发展”文章。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同时加快培育壮大民营骨干企业,努力培育一批上亿元的民营骨干企业,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企业生态。
( v- V& w$ @0 q2 Y# m/ ^0 X“民生保障”文章。公共财政要始终把它作为优先方向,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和共享水平。要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城乡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将惠民实事办好。
% ?3 i7 B; u- ~3 g# h记者 庄俊华/文 通讯员 夏传武/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