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首个银鱼捕捞季渔民利用灯光诱捕银鱼

0
回复
525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30 22: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灯光诱捕银鱼

1 J1 s# y4 ?) G. ~, V0 ^@纳木措措湖
1 i5 w/ ^0 ^' v' [  A# n仲夏夜,洱海水面上悄然浮起一轮轮金色的光晕。光晕连成一串,一串串地又汇成一片,随着洱海的波浪,在水面上轻轻移动。有看到这个景象的人很困惑,有什么东西在水下?脑洞开得再大点的:是外星飞船?其实,这光晕并非来自“飞船”,而是当地渔民在捕银鱼。' W" _" G) p! M( C2 q! o

* m' t6 V) j# i* p7 h7 }8 k6月20日至7月20日,大理市洱海保护管理局采纳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过龙根博士的建议,开放了一个月的银鱼捕捞季,并根据银鱼白天睡觉夜晚捕食的习性,引入了“光诱捕”银鱼技术。洱海上这些神秘的光晕,就是诱捕银鱼的光源。
3 f3 k0 B' T6 B1 j) z渔民先将银鱼网固定在一个大钢圈上,制作成“圈网”。钢圈上固定一个十字架,上面绑一块泡沫板。圈网被放入水中的时候,泡沫板就浮在水面上。泡沫板的中心有一个小孔,通过小孔放一盏LED灯,银鱼看到灯光游过来,扑到网上就下不来了。一艘渔船一般拖挂7~10个圈网,长长的一串,跟着船身移动。
: U( d" ?/ l, ]" N渔民一般晚上8点半开始下海布网,到次日凌晨5点,把圈网从水里捞起来时,上面已经挂满了银鱼。一个圈网一晚上最少能捕获20公斤银鱼,最多能捕获50公斤。捕得多的时候,10个圈网一晚上就能捕获500公斤银鱼。% \# {% |2 o9 L" O& T( W/ u, }
据不完全统计估算,洱海目前的银鱼存量已有2000吨以上。根据研究表明,银鱼主要摄食水体中的浮游动物,而浮游动物具备了控制藻类水华的能力。因此,洱海银鱼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洱海浮游动物对藻类的控制功能。另一方面,银鱼为一年生鱼类,当年生当年死,已成为洱海中的公害。每年约有2000吨银鱼尸体沉降于洱海湖底,对水体产生二次污染,极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引发蓝藻水华。& R- B" {& z" P) b& T; T  f; N
银鱼一般在秋季产卵。为期一个月的银鱼捕捞季,时间刚好赶在银鱼个体已经成熟、尚未产卵的夏季。今年首次开放银鱼捕捞季,加上精准捕捞银鱼的光诱捕技术,预计银鱼捕捞量将达到1700~2000吨,对控制洱海银鱼的种群数量、发挥洱海浮游动物的控藻功能、优化洱海生态结构,将产生积极的作用。3 G6 Y  C* R, S# V( Q. D0 w2 b
首席记者 秦蒙琳 通讯员 李继显 摄影报道(春城晚报)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