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县推动“三清洁”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0
回复
642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9 15: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践行群众路线 依靠群众力量
; H0 S2 }, V! Z
推动“三清洁”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7 }- {5 k1 r) u* Y) K: x4 z, L* H
——“三清洁”工作“大仓模式”

6 U; X' m( ], u# B
5 Z% c5 x" `& X' }, w大仓镇位于巍山坝子北部,北距州府大理市28公里,南距县城22公里,全镇国土面积174.1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委员会,118个自然村,208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52708人。2014年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729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61元。镇内医疗、金融、供销、邮电、通讯、电力等机构健全,镇域经济发展较快,是巍山县“城镇建设的领跑者、工业发展的排头兵、非公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由于人口稠密、物流密集、商贸繁荣,加之过境交通干道纵横交错,沟河库塘星罗棋布,“三清洁”工作点多面广量大。在“三清洁”工作中,大仓镇立足镇情,将“三清洁”工作作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重要抓手,将群众路线贯穿工作全过程,依靠群众解决了“三清洁”工作投入难、长效难等问题,探索出了以行政村为单位、区域内整体联动的垃圾清运处理“大仓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B. Y4 \4 b0 _% n1 F& b! p
一、主要做法" s$ p; v" x/ _: E
(一)明确责任,建立“户清扫、组收集、村清运、镇处理”四级责任机制。大仓镇根据农户、村民小组、村委会、镇政府在“三清洁”工作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所应承担的义务,建立了“户清扫、组收集、村清运、镇处理”分级负责的责任机制。户清扫:以户为单位划分责任区,由农户按照户的辖区责任范围进行清扫,并对垃圾进行简单分类处理。组收集: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根据村民小组的人口数量和分布,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点,推行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的垃圾收集“三定”制度,将农户清扫和产生的垃圾统一集中到垃圾收集点。村清运:以行政村为单位,通过民主决策、公开招投标程序,产生垃圾承运责任人,由承运人自行出资购置垃圾桶和专业的垃圾车,定期将垃圾清运到填埋点。镇处理:由镇人民政府投资建设垃圾处理场地,并安排专人负责,对各村清运、转运的垃圾通过管护、焚烧、填埋等方式进行集中处理。
+ q5 h, ]8 X* L# d(二)发扬民主,建立“清运方式群众决定”的民主决策机制。村党总支部、村委会搭建平台,将“采取何种方式清运”、“清运间隔时间几天”、“清运费用每年多少较为合理”、“由谁来承运比较合适”、“承运人通过哪些程序确定”、“保洁人员如何聘请,工资发放多少”等具体问题,交由群众通过群众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等方式“一事一议”,形成统一意见后,村党总支部和村委会根据群众决定的事项,代为组织招投标、代为落实清运合同签订事项、代为管理拨付清运资金,将群众的意志转变成具体的举措。0 G4 S: {9 S$ _' m
(三)发动群众,建立“清运费用群众承担”的经费保障机制。开展“三清洁”工作,最大的困难是清运经费谁来承担的问题。在财政资金无力投入的情况下,大仓镇把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作为开展工作的重点,广泛宣传“三清洁”工作的重要意义、做法及要求,增强了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赢得了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使“爱我家园、人人有责”、“整治环境,人人出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群众自觉自愿缴纳垃圾清运费用,并明确了缴费时间、缴费标准、缴费方式,从而建立了“清运费用群众承担”的经费保障机制。2015年,按人均缴费20元的标准,群众缴纳的清运费用达到了83万元,为“三清洁”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经费保障。1 V+ a0 k* h) A; p
(四)完善监督,建立“清运过程群众监督”的监督机制。为防止出现承运责任人出现清运不彻底、不及时以及不按要求倾倒到指定的填埋地点等问题,对承运责任人,由党员、村组干部、村民代表、村民根据清运合同进行监督,在村党总支部和镇政府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根据群众监督举报情况与承运责任人进行反馈通报、限期整改,并建立记录台账,作为年终评议的重要内容,保证了清运合同的有效履行。+ G3 u8 ~" j3 F' q* @
(五)严格评议,建立“清运效果群众评议”奖惩机制。实行清运费用分期付款,每半年支付中标价的40%,年底根据评议结果结算余款。结算余款前,采取群众民主评议、党支部评议、村党总支部综合评议“三级评议”的方式,得出“好中差”3个等次,根据评议结果结算余款。评定为“好”的,全额结清余款并对承运任人进行一定限额的奖励;评定为“中”的,全额结清余款但不对承运任人进行奖励;评定为“差”的,依照合同约定对余款进行扣惩;连续两年评定为“差”的,可终止清运合同,由此造成的损失由承运责任人自行承担。: j7 Q" b" i: g5 e
二、取得的成效
; q) j; G. i: \4 z* `) K(一)群众环境卫生意识明显提高。在“大仓模式”中,农户作为“户清扫”责任区的责任主体,既有责任区的垃圾清扫、保洁责任,又有对其他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进行监督的权利,同时享受干净整洁的美好环境,在共建共享中,群众体验到了保持环境整洁的辛勤和付出,感受到了美好环境的来之不易,“保护环境、爱我家园”的环境卫生意识得到明显提高,“既自扫门前雪,又管他人瓦上霜”,与过去相比,乱扔乱倒的少了,乱排乱放的少了,义务清扫的多了,主动保洁的多了。
6 y8 ]$ l  t- o4 j+ b! ?(二)村容村貌有效改善。通过“大仓模式”的运行,村内垃圾的“清扫、保洁、收集、清运、处理”等环节落到实处,全镇掀起了家家讲卫生、户户比洁净、村村美环境的热潮,去年以来全镇累计清运垃圾6000吨,有效消除了曾经的“垃圾围村”现象,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观,由过去的“脏乱差”逐步成为现在的“美洁净”。
3 g2 Z. b- U0 Z' K(三)实现了区域内“三清洁”工作整体联动。在“大仓模式”的运行中,坝区7个村委会自2015年1月1日起统一行动,改变了以往各村单打独斗、村与村之间工作开展不平衡的情况,特别是人口较少的村组不用多缴钱也能与其他村组一样购买到相同的垃圾清运服务,形成了各村齐头并进、整体联动的态势,同时也避免了甲村垃圾倒往乙村、同一垃圾反复污染、重复清理的问题。+ f; ]' G' Y5 Z9 J1 w6 t" t# ]
(四)实现了“三清洁”工作的常态化与长效化。“大仓模式”的运行,改变了以往“三清洁”工作“遇有检查扫一扫”、“重要节点烧一烧”、“手忙脚乱突击搞”的现象,使“三清洁”工作成为镇、村干部及广大群众日常工作生活的一部分,经常性地清扫清运,经常性地保持村庄干净整洁成为了“新常态”。此外,在签订清运合同时充分考虑清运设备购置资金投入较大、投资回收周期较长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了5年的承包期限,镇政府还对承包责任人进行了适当奖补,缓解了承运责任人的投资压力,使从事农村环卫工作的人员把垃圾清运作为一种“事业”来经营,对保持农村环卫队伍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利于“三清洁”工作的长效发展。
2 c$ P, x+ y1 n, q& ?  d3 I(五)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通过运行“大仓模式”,一方面通过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带领群众开展大清扫、大清运活动,过去若干年来遗留在水源、田园里的垃圾存量得以减少,另一方面群众日常生活产生的各类垃圾得到及时清运、集中处理,垃圾增量得到有效控制,有效减少了垃圾向水源、田园的扩散和污染,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堵源截流”、“源头治污”的作用,促进了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工作的开展,为留住山青水绿的秀美家园,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P& @% d( Z4 x# c(六)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大仓模式”中,镇、村、组、户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共同承担起了保护环境、美化家园的责任,党委、政府号召干,党员、干部带头干、带领干,广大群众一起干,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干”中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赢得了广大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拥护和支持。  O' T1 r/ `  |* ~" P
三、几点启示
5 j* M+ L# l; J5 x$ q(一)统一思想是前提。“三清洁”工作刚开始的时候,部分镇、村干部思想上还存有顾虑,一方面认为工作量大面广,上级没有专项的工作经费保障,镇、村也无力投入,担心增加群众负担得不到群众支持;另一方面历史遗留垃圾较多,一些部位反复清理反复被污染,保洁困难,监管更困难;第三方面垃圾处理场地建设滞后,清扫出来的垃圾无处可倒,处理难度大,运往县城垃圾处理厂路途遥远、成本较高。这些思想的存在,部分干部一度产生了畏难情绪。针对这些情况,镇党委、镇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三清洁”工作的重要意义、做法及要求,并组织镇、村干部到其他乡镇学习,扶持示范村进行示范带动,统一了干部的思想,消除了畏难情绪,增强了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1 ~3 U( g) j! n8 O: T* y; V, N(二)领导重视是关键。“三清洁”工作开展以来,大仓镇党委、政府把该项工作作为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幸福大仓的重要抓手,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真抓实干,组建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研究制定了结合大仓实际的工作实施方案,及时掌握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2014年以来,镇党委会、镇党政班子会、镇长办公会先后专题研究“三清洁”工作达15次之多,通过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及时协调解决了罗锅箐、有食村、团结村三个垃圾处理场建设中遇到的困难问题,集中清理了辖区内大仓河、深沟河、甸中河、西河大仓段、团仓河及甸中桥头、杨明桥头、永福桥头、幸福桥头等重要河道、重点部位的历史遗留垃圾,研究出台了清运设备购置补助办法,总结推广了初具雏形的“同兴模式”(“大仓模式”的前身),并将抓工作落实的压力层层传导到村“三委”,推动了全镇“三清洁”工作深入开展并取得成效。
' M; p0 k$ y. p(三)群众参与是基础。“三清洁”工作的主体是广大群众。“三清洁”工作中,大仓镇紧紧依靠基层组织,依靠人民群众,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发动,赢得了群众的理解、支持,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三清洁”工作的积极性,并汇集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探索出了“清运方式群众决定、清运费用群众承担、清运过程群众监督、清运效果群众评议”的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初步形成了“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打牢了“三清洁”工作长效发展的群众基础,为推动“三清洁”活动向纵深开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4 B( `) p, Z# W) s) V# |(四)发扬民主是方法。在“大仓模式”中,“三清洁”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并将其中的重要事项交由群众民主决策,增强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广大群众迸发出当家作主的极大热情,变过去的“要我做”为现在的“我要做”,真正发挥了主体作用,把“三清洁”工作引上了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发展的路子。
* j- S: N$ T2 I3 k2 W- [; N! G& H(五)建章立制是保障。在“大仓模式”中,镇、村、组各级分别制定了垃圾清运设备购置奖补办法、清运资金管理办法、“三清洁”工作考评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及各村民小组的村规民约,并通过群众的有效监督将制度要求落实到位,为“三清洁”工作的规范运行、长效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完)(作者:赵建华 熊富源)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Powered by DALI8 X3.5© 2001-2013 dalibaba Inc.  滇ICP备19004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