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难险重关头 一刻也不能耽误. A. Q! d; B/ c# h7 x. [
2014年8月6日凌晨,铁甲村淹没在泥石流中,村民惊恐万分。杨承贤接到灾情报告后,第一时间赶到村里,站在齐腰的泥浆里,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他掷地有声地说:“请大家放一百个心,有县委、县政府在,你们一定能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一定能有饭吃有地方住,一定能重建新家园。”凤羽镇起凤村党支部书记杜良感动地说,“杨书记坚定有力的话,让大家对战胜灾难充满了信心。”. B, X/ i U: Y# W0 ^
2013年3月3日和4月17日,洱源县先后发生5.5级、5.0级叠加地震,杨承贤都是第一时间奔向受灾最严重的山区炼铁乡。他向干部群众承诺:“不管我们有多难,绝不能让一个受灾群众挨饿受冻。”在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期间,为了让整体异地搬迁的振兴村40户群众在春节前入住新房,2014年1月的重建“冲刺”阶段,杨承贤连续7天7夜住在工地、吃大锅饭,夜以继日组织指挥恢复重建,保证了受灾群众在新居里快乐过年。而杨承贤整整瘦了4公斤。1月26日,时任云南省省长的李纪恒到炼铁灾区检查恢复重建工作时肯定地说:“看到灾区群众脸上的笑容,我就知道你们的工作做得很好。”
8 x' B, S, S1 p6 E ^' b9 g3 y1 X% Y* N* S“在地震灾区,有一个村让杨书记十分牵挂,10多天前还带着我们去了一次村里。”洱源县政府党组成员马利生告诉记者,炼铁乡有一个被人们称为“麻风村”的山石屏村,居住着47户、80人,属地震灾情严重的村落。杨承贤先后10多次到村里指导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他说:“山石屏的群众已经吃尽了苦头,不能让他们再受难了。”2014年初,一幢崭新的楼房耸立在黑潓江畔,山石屏村家家都住进了有现成家具、电器的两室一厅新家。8 J( {' q1 ^$ a- K2 x
如今,杨承贤又提出新的设想:“要帮助山石屏村实现一扇门、一个灶、一口锅,共同劳动、共同生活,真正成为幸福和谐的一家人。”马利生说:“村里的80个人听了,个个都感动得热泪盈眶。”2 X" A% p0 r0 i6 q- B
民族繁荣发展 一个也不能掉队
7 E2 V8 h; _! C! [2 U( U走进洱源县三营镇郑家庄,村口石牌坊上有一副对联:“汉藏傣白彝团结进步一家亲,农工商教文繁荣发展满园春。”村内树绿花红、道路干净、房屋漂亮。# K+ I* Y: K- X. W: y
64岁的村民高汉云自豪地说:“我们村7个民族亲如一家,全村125户、525人,汉、白、藏、彝、傣、纳西、傈僳7个民族融洽相处,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多年来保持‘零上访’,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村里的群众忙时务农,闲时经商,目前全村人均纯收入达7850元。”
3 W; X3 C2 Z9 ^9 k/ X* i% d“杨书记时常告诫我们,洱源县有26个民族,不重视民族工作的领导是不称职的。我们要按照‘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要求,做少数民族兄弟的贴心人,决不让一个民族兄弟在发展的路上掉队。”洱源县委副书记杨文泽说,杨承贤先后30多次来到郑家庄,走田间、访农户,帮助他们理思路、打基础、解难题。如今,郑家庄已经成为云南省依法治村“一面旗”,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镇、全省民族团结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2 Y- ~6 r! l* i6 m0 D3 w在洱源、云龙、漾濞、永平4县交界处,有一块洱源县的“飞地”——洱母村。全村有28户、116人。2013年4月,杨承贤徒步4个多小时来到这个不通路的村子。当看着村民们还住着垛木房,日子过得很艰苦,他当场难过得流泪,连声说“对不起乡亲们,是我们对大家关心不够,工作没有做好,今后一定会尽力帮助大家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9 B' q8 ?7 p# K, D为了让洱母村的彝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洱源县委、县政府在交通、水利、产业发展、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如今,洱母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通向村委会的22公里山路开通了,通向邻县的11.7公里弹石路建成了,村内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还建起了文化室、卫生室,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新建了太阳能热水浴室。村民小组长王杰庄激动地说:“现在孩子上学问题解决了,核桃树逐渐挂果了,牛羊一天比一天多了,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P, H2 ?6 I5 M) J3 }4 e, V4 O# ]" ^
3年来,洱源县哪里问题多、哪里矛盾突出、哪里工作推进慢,那里就有杨承贤的身影,全县500多个村寨留下了他的足迹。在他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各村各寨发展的难题,写满了人民群众细微的需求。7 z& L( }; W: U I7 `' N" A
一个有事业心的人,心里总是想着问题,装着责任。在结束采访时,杨承贤表示,要坚定不移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矢志不渝抓好富民强县这个使命不懈怠,久久为功抓好生态保护这个责任不放松,全力推进万亩湿地建设、西湖环境综合整治、垃圾污水处理、民生保障等重点项目工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经济、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亿方清水入洱海,实现生态环保与经济发展双赢。+ [5 P8 z( Q2 Y( m9 {' w: U
这就是杨承贤,一个把对党忠诚体现在为民服务上,把个人干净落实在具体行动中,把敢于担当贯彻在加快发展上的优秀县委书记。云南日报 记者 庄俊华
: S7 P: ?* O- v# s荣获表彰感言
5 H) C( K; F# y6 F/ z3 g0 a非常感谢党中央授予我“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这个殊荣,感谢中央和省、州党委对我的关心与培养。应该说,我每一个点滴的进步,都与各级党组织的培养分不开,都与洱源县29万多各族干部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分不开,这个优秀县委书记的荣耀属于洱源县各族干部群众。
6 @8 c/ Y2 y: u; T在北京接受表彰,我十分庆幸自己成为全国百名优秀县委书记中的一名。高兴和激动的同时,我更加感到肩上的千斤重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倍加珍惜“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这个荣誉,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发展开路人、人民群众贴心人、领导班子带头人。进一步强化“为官一任不误一方发展,履职一日不负一方百姓”的责任感和危机感,肩负起改革发展稳定的责任,坚定不移抓好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抓好生态保护这个责任不放松,抓好富民强县这个使命不懈怠,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建一方和谐、保一方平安,与全县各族干部群众一道谱写好中国梦的洱源新篇章,不辜负总书记的深切关怀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杨承贤5 d0 ?0 D3 l% N: a; e* F
相关报道:
4 W* D7 r3 @' u3 P+ q4 h峡谷深处的领头人 记云南福贡县委书记李红文9 L- z& l; k/ Y
云南省4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载誉归来7 ~; l- g2 Q, j0 N0 W" r7 k" ^6 F
全国百名优秀县委书记拟表彰名单公示 云南有4人, ?- A% S5 j- y, H, u8 Y
102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群像:他们都是解决时代难题好手
5 c, `" i# P; j4 I$ b揭秘“102名优秀县委书记”特点
$ t X. B4 P* O, \: M' G从“外号”看“内涵”:百名优秀县委书记为何被习大大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