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漾濞县断山的涵轩绿色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基地,于2012年开始实施林下经济发展——中药材滇重楼种植项目,现已完成滇重楼种植350亩,计划2015年种植规模达650亩,预计产值达4亿元以上。这样的龙头企业,带动了群众种植热情高涨,目前,全县种植中药材约40个品种,种植面积达30600亩,总产8541吨,实现经济效益近116000万元。中药材种植让漾濞山区农民发了“药财”。 ' b U8 S d$ c0 J7 H% i
漾濞县核桃种植面积有103万亩,为充分利用好丰富的核桃林下空地资源,实现高原特色生态农业效益最大化,县委、县政府立足山区优势,科学规划,实施特色产业培植工程,并成立了特色产业办公室,主抓核桃系列产品加工业、中药材种植加工业、特色生态旅游业和电子商务服务业四个产业的策划、统筹、督促及协调工作。在推进林下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分区域、分品种,围绕思路项目化、项目数字化、考核精细化,定年度任务、定挂钩领导、定责任人、定时间、定奖惩,构建了科学高效的工作运转机制,力促中药材种植健康快速发展,助力药农发“药财”。计划到2017年底,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产值达6亿元以上;到2020年,计划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0万亩以上、产值达10亿元以上,推动以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逐步成为继核桃产业后的又一朝阳产业。
5 M: r4 ]" j1 \) o0 Y1 @2 F4 S2015年,漾濞县规划新发展种植中药材11550亩,目前已完成种植10068亩,并引进了一家深加工企业。现有重楼种植示范基地3块共450亩,魔芋种植示范基地3块共1260亩,滇橄榄种植示范基地1块100亩,石斛种苗繁育基地1块50亩,逐步形成了“企业基地 连农户”的发展模式。 * l0 ^$ k3 a. D- e z2 H
同时,“协会农户”模式有效促进了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家住太平乡构皮村的常红先尝到了种植中药材的甜头,他乐呵呵地说:“我种植重楼5亩,年产值在40万元以上,种植中药材真是发了财。”
1 ~* ]# e, ^( \6 O* `+ A! o! w大理日报(特约记者 熊贵才 通讯员 牟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