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村里开会、进村入户或到田地里,普尚福草帽不离身,给人一种亲切感,容易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大伙都叫他‘草帽村官’。”
9 }2 ~ n% V$ P提起祥云县下庄镇下庄社区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普尚福,村委会工作人员谷学林打开了话匣子,“去年大春生产,他头戴草帽,带着村委会的几名工作人员天天坚持头顶烈日步行到田间,查看烤烟移栽后的情况,发现了膜下小苗出现病死现象,他用手机将病秧秧的烟苗拍了照,急匆匆地拿起向农科人员和烟科人员请教,弄清了膜下小苗患的是番茄红尾病,忙讨教到防治方法,通过及时统防统治,根除了病患。”谷学林坦言,去年村里的烤烟生产又上新台阶,不仅全家第一家售完,并且质量居全镇之首,实现均价27.27元。
% s' s1 H7 y" D2 E: u" ^2 B9 a/ [普尚福今年55岁,1983年从部队退伍后不久就干村官至今,当了30多年的村官,对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把群众的事挂在嘴上、放在心上。6 k) q2 O. s A( E: B1 Y) `
他说:“村干部不需要做出惊天动地的事,只要摆正位置,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做事,就能赢得群众的心。”并把改进作风落实到行动中,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真正让群众受益。: l) G* `& H* s: f: `: R9 f
他与全国劳模、全省优秀村官普发兴共事多年,昔日同甘共苦,并肩奋斗,见证了普发兴同志的先进事迹,深受熏陶和影响。
8 h( C& f2 z& Q3 i- Z# Z5 \. E; ^' d普发兴去世后,他成了村里的“领头雁”,深感肩上的担子份量不轻,责任重大,像老支书普发兴那样时常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群众的监督之下,做事要公平公正”来警示自己,继承前任支书的好思想、好作风,关注民生,谋求发展。' t6 F) U4 E8 y+ D9 z' q
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坚持原则,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凡是集体开支在1000元以上的,要经社区“两委”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开支在1万元以上的,要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并每季度定期在村务公开栏上向社会公布集体收入和开支情况。
* R) y/ I4 z8 d他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A. I! u, Q! n" n+ I
在普尚福当选为州、县、镇人大代表以来,始终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长期坚持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及时了解掌握群众的真实意愿,尽职尽责的带领全村群众致富奔小康。/ g5 J' O( [! N: B! ?" U
普尚福对下庄社区的村组干部说,“要让基层组织强起来,让党员队伍好起来,让群众富起来,让党与群众的血肉浓起来。”并带着群众干,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有了钱就更好地为群众办事。& y2 ?/ Q0 G) Z; Z
这些年,下庄社区每年对每个农村老党员每月给予30地的补助,并对3户贫困户每户给予
8 W% A. n9 Z$ n( D ~0 f- N当地干部群众称,“草帽村官”普尚福心里装着群众,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发展,村委会成了群众说理说理的地方,村民们有了矛盾都愿意就地就近调解。6 |% f* a7 K5 \' _* U' m
在下庄集镇建设和祥云四中征地、下庄卫中心卫生院扩建等建设中,多次征地、迁坟等,涉及群众利益,矛盾比较突出,他心存大局,不拖不推不滑,多次到群众家中做通思想工作,不仅说服群众支持国家建设,并且实现了零上访。
/ f( G, `3 F: _' ]% ^% B9 H _“草帽村官”普尚福情为民所系、心为民所想,经常与社区党委和村委会班子积极谋划,多方协调,引进多家企业前来投资建厂,将原来闲置的集体山地充分利用起来,利用空旷的山场发展畜牧业,现有养牛大户2户、养猪大户4户、养鸡大户4户既拓宽了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又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建设美丽乡村注入了活力。0 [" Z- j; R8 }2 J- p0 Q
云南网记者 杨之辉 陈应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