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T" Q9 Z0 \& m/ M) v F9 [+ ?7 A
1月20日,习近平离开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时,同闻讯而来的村民们握手。[新华社记者 鞠 鹏 摄]
9 s: [; j# a5 [2 N1月20日,对大理市湾桥镇中庄村委会古生村的李德昌一家来说是一个永远难忘的日子。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李德昌依然沉浸在幸福之中,这一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他家,在院子里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话家常,详细向他们了解农村医疗、农民居住等情况,听民意,解民情。习总书记和乡亲们在院子里拉起家常。习总书记说:“我是第一次来大理,从小就知道苍山洱海,很向往。看到你们的生活,我颇为羡慕,舍不得离开。”一席话,缩短了村民与总书记之间的距离,农家小院传出阵阵欢声笑语……8 j0 \# K8 u2 V; C: X: L1 P$ j# {
“总书记的手暖暖的,舍不得放开!”. {0 ^3 r& `% A6 @$ d' j9 Q
1月21日19:00,追随着习总书记的足迹我们来到了李德昌家。李德昌家二楼客厅内挤满了人,老老少少围坐在电视机前,正津津有味地看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里习总书记来云南调研的新闻。习总书记在李德昌家的画面反复播出,吸引了全国人民的视线,而此时,李德昌一家更是无比兴奋,一种骄傲、一种自豪、一种幸福油然而生……. y, s7 O3 O. t
“我是村里和总书记握手次数最多的!” 48岁的李德昌激动地对记者说,“在大门外与总书记握手的一瞬间,我的心都要跳出来了,脸上一直烫烫的,刚才看新闻才发现自己的脸红得不得了。”习总书记在李德昌家的这段时间,李德昌总是一有机会就与习总书记握手。“总书记的手暖暖的,握住就舍不得放开!”
4 W. Y5 |! }1 S0 A2 T“当时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能紧紧地握着总书记的手!”作为村民代表,古生村9社的73岁老人杨练有幸见到习总书记。老人自豪地说,他还参与了习总书记与古生村村民的座谈会。“座谈会上,总书记和我们围坐在一起,关心地问起了我们村老年人的具体情况,我一一作了回答和介绍。”- V' ^; O9 h% V; c% h
“1959年,我曾有幸见到了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周恩来和朱德。如今,时隔50多年,能在家乡见到习总书记,这是多大的福分呐!”同样73岁的杨凤桐老人说起自己的“好福气”,依然难掩内心的激动,“总书记十分平易近人,总是笑呵呵的,让人心里暖洋洋的!”" ?; G, x+ e$ x! Z" D
“就像来串门的老大哥,总书记离我们真近!”& i. z( J, m. S! f$ \
“总书记来到我家,我心里想着让进堂屋坐坐,堂屋干净整洁点。”李德昌万万没想到,习总书记一进院门,就奔着厨房去了。“厨房里有口老土灶,总书记走进厨房,先揭开锅盖看,问我现在做饭还烧不烧煤,同时还询问了我家的一些基本情况,我都一一作了回答。”
6 O3 ]7 g2 w h* X/ [当天上午,阳光和煦。习总书记和乡亲们在李德昌家院子围坐成一圈,拉起家常。“刚开始大家都很紧张,不太敢发言。总书记笑呵呵地鼓励我们不要拘束,有什么就说什么。大家一下子就放开了,纷纷向总书记讲述这几年来农村的变化。”杨练告诉记者。: G0 x; b# g! O7 ^ ?4 Q. }) @
“当时,我第一个开口,带头向总书记汇报了我们村的基本情况。总书记听后认为,我们村很团结、很和睦,生产生活各方面都发展得很好,让人流连忘返。”湾桥镇中庄村委会总支书记何志祥说。! ?0 {" I6 s( h7 M0 x
李德昌的父亲李子芳今年73岁,这位辛勤劳累了一辈子的白族老人不会说普通话,座谈会上,他请人帮他把心里话翻译给习总书记听。“过去我们住茅草房,改革开放以来日子好过了,家家才能住上这样的新房,感谢党的好政策。”, S, Y G F9 I3 X; W
“总书记对我们嘘寒问暖,就像一位来串门的老大哥,感觉总书记离我们真近。”古生完小代课老师王碧泉至今还清楚地记得习总书记问的问题:“庄稼长得好不好?粮食够不够吃?”王碧泉告诉习总书记:“感谢党的好政策,现在公余粮、抽水费都不交了,买农具也有补助,沟渠灌溉也方便,农民种田越来越省心省力。如今庄稼长得好,粮食产量高,种的粮食自家吃不完,很大一部分拿到市场上卖,增加收入。”习总书记听了很高兴,强调党和政府在今后还会不断增加农业农村投入,支持农村建设发展,支持农民增收致富,大家的日子一定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