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v5 o/ Q ]) ?% \1月21日19时,李德昌家老老少少围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看习总书记到云南调研的新闻。[本报记者 赵子忠 摄]8 \3 [( b& h" N( w, q9 Y! F) D
“总书记夸我们生活环境好!”
4 n1 Z' W6 j; \' y8 G3 F1 J0 Y李德昌的家是典型的白族民居建筑,青瓦白墙的房子上雕梁画栋,院落宽敞明亮、干净整洁,院内绿树成荫,桂花、三角梅等竞相开放,一片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0 y% W, s# x& w3 n1 x
“总书记把我家里里外外看了一遍,他很喜欢,对白族民居建筑和文化很赞赏。他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 k# N( _4 X" h c) Q8 r
李德昌告诉记者,习总书记看着他家堂屋的格子门,饶有兴致地询问起格子门的材质,称赞雕工精致。在堂屋北墙上,一张红纸也引起了习总书记的注意。“我解释给总书记,我孙子满月时,村里的父老乡亲为他取名李栋荣,并以名为诗,写于红纸上。总书记听后念了一遍这首诗,还说我孙子的名字起得好,将来会成为国家的栋梁。”6 y0 T1 S. L' [' d' K, n
说起这些,李德昌自豪感油然而生:“总书记这么说,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在堂屋里,总书记还仔细观看了挂在墙上的中堂画以及我爷爷奶奶的遗像,说我家里不仅相当整洁完美,家风也保持得很好!”3 t) f, C k$ I/ H1 v% ]8 Q
坐在庭院里,习总书记对乡亲们说:“我是第一次来大理,从小就知道苍山洱海,很向往。看到你们的生活,我颇为羡慕,舍不得离开。”
) |% E/ `* _3 |, d) R# t# x$ i“总书记叮嘱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洱海!”) J& _( [" ?) ^/ N1 \2 Q
“习总书记先到洱海边,走上湿地公园木栈道,仔细察看水质,向省、州领导了解洱海保护情况。他非常高兴,叮嘱大家一定要保护好洱海,改善洱海水质。”湾桥镇镇长李世刚回忆。# D! w$ ^" x' _( ]
20日上午,习总书记步行穿过古生村村中街巷,向当地干部了解村民增收和古村落保护情况。习总书记说,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s0 y" E" v& G/ j
在洱海边,习总书记同当地干部合影,说:“立此存照,过几年再来,希望水更干净清澈。”他强调,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叮嘱当地干部一定要改善好洱海水质,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7 d" T H4 C/ V9 x在座谈会上,乡村医生施瑞芬向习总书记介绍了村里开展的“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活动的情况。“总书记夸我,‘这位妇女同志讲得好,政策就是要落实到位。’”* z; h# V; O! Q3 w
古生村党支部书记何桥坤说:“总书记的话语使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干好本职工作,以更高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同时,加强保护洱海,保护生态环境,多宣传、多监督、多管理,牢固树立生态、环保意识。”6 j' t N6 B/ a. F- X6 ?+ Q
“总书记的到来,对我们是巨大的鼓舞。”湾桥镇党委书记张辉说,一定要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各项惠民政策,要以身作则,争当“对党忠诚、个人干净、勇于担当”的好干部,牢固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做好“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工作,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8 C( {8 O5 @" ]4 a0 P5 A9 j# m4 v
习总书记在李德昌家坐了20多分钟,临别时,习总书记和在场村民及闻讯赶来的村民一一握手,挥手致意。(来源:大理日报 记者 赵子忠 苏云慧 杨若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