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P2 ~6 y# p4 Y" K0 ^9 t: K1 d& ?
响水关古桥
. x* J$ M( C) m( `/ _ 响水关 都是明代原装货
' x( l! m, w! g: |! H南平关位于禄丰城西10公里的崇山峻岭中,三面陡峻,修建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消失,共使用了400多年。南平关渐向西行,途经兰谷铺,进入了第五关——响水关。
1 r' q/ @# A' X' d- D响水关位于禄丰城西20公里的响水河上游山腰上,建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由于其所在位置,山高谷深,水落叠滩,如雷贯耳,故名响水关。关内有兰谷铺(滇西大马路第七铺)。兰谷铺的由来是因为该地盛产名贵兰花10余种,明嘉靖状元杨升庵充军保山,停宿于此,酷爱兰花,曾作诗咏兰。1 t& l/ f( ^9 g9 Y$ Z% a
响水关是整个滇西大马路历史遗迹保存较多的关隘,除了青石铺古道,还包括六里箐石坊、响水关古桥、通济桥等。旧时马帮从禄丰县城到响水关要走4个小时,这是一条隐秘在崇山峻岭间的山野古道。
, d) D. o2 X) ~7 x南方丝绸之路的青石路时断时续,然而细细观察就能发现,虽然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变迁,旧时南方丝绸之路“五尺道”的格局基本没变,宽度大多为两米左右,古人依据旧时的经验找到了最佳修路地点,因此但凡古道经过的地方大多坡缓、路线较直,现今村民依旧行走于古道的诸多路段。, e, \5 a, W8 B! K
徒步3个多小时后,我来到了六里箐石坊,之前的路程全部是密林掩映的小道,不见任何人,突然就在路中央闪现出一块颇具古韵的石牌坊,让我眼前一亮的同时,内心燃起一种强烈的探秘感。# g+ n5 ^9 D6 F7 a: N
六里箐石坊建于明代,眼前的牌坊高约4米,宽约3米,左右两边的石狮子均是明代“原装货”,牌坊的基座上雕刻着各种图案,尽管年代久远,经过风化雨淋,但图案依旧能够辨认,例如有点像猴子和狮子结合体的神兽,一眼就能辨认的鲤鱼跃龙门,此外就是兰花等其他植物的图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