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优势抓特色 从无到有培植农村产业——以鹤庆县三大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为例浅谈农村 ...

0
回复
832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4 13: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鹤庆县是历史悠久的茶马古道重镇和云南唯一集民航机场、客运铁路、高速公路均直达县。2013年,鹤庆县地区生产总值为48.58亿元,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32.8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030元。
: V' T' I' N2 U! X近几年来,鹤庆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紧紧依托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突出、水资源丰沛的优势,高度重视特色农业产业培植工作,全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实际,我对鹤庆县三大农业特色产业作了调研,并根据调研情况,对今后如何做好高原特色农村产业培育工作以及如何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作了一定的思考,谈谈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 s+ o4 \' D4 K一、蚕桑产业是传统优势绿色产业,必须做好提质增效+ j3 d/ }( L6 k( W$ v& j
鹤庆县的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清末民初就开始栽桑养蚕。从1989年开始,经过两轮的蚕桑产业发展,到2013年,鹤庆县全年桑园面积累计发展到10.57万亩,全年养蚕57,856张,生产鲜茧2,510.21吨,全县养蚕农户6200户,户均养蚕收入1.78万元。目前,鹤庆县正在与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合作,建设云南“特种”丝绸研究院。鹤庆茧丝有限发展公司是省级龙头企业,有6个蚕茧收烘站,1个缫丝厂。) L  {% p$ N; N+ `) W3 `0 X: q$ k
当前鹤庆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劳动力成本上涨较快,蚕桑生产劳动力紧缺;二是蚕茧收购秩序有待改善,蚕茧质量需要提升;三是加工方式粗放,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
/ G+ w% c' {& D% `" m要进一步做大做强蚕桑产业,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要做到:一是要遵循适度规模发展的原则,合理布局蚕桑生产基地,妥善解决好种桑养蚕与发展粮食作物等争地的问题。二是要依靠科技,增加投入,提高亩桑产量效益,提高茧质,增强蚕茧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三是要巩固发展起来的合作组织,提高蚕农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蚕农在市场中的地位,增加蚕农收益。
4 C; Z5 J3 U5 ~) u二、玫瑰花产业是新兴产业,急需进一步发展壮大& o( k) y" K5 i6 T& ^
经过招商引资,2012年9月云南丽都花卉发展有限公司提出将鹤庆建成全国规模最大、产量最多、品种最全、技术最先进,集食用和香料玫瑰种植、产品深加工和旅游开发于一体的一、二、三产业全领域发展。自此,云南大理丽都花卉产业有限公司以“品牌+农户+市场”共赢经营模式,在草海镇、辛屯镇的石朵河、新村、天赦坪3个示范区和松桂镇文星村种植法国墨红、法国千叶、四季玫瑰1000多亩,目前产品供不应求,效益可观。
6 E8 K3 \& C9 Z9 D6 c7 _0 R鹤庆县在发展玫瑰花产业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一是扩种进度缓慢;二是田间管理投入不足;三是企业资金投入不够。3 x6 _- G: o9 d
针对上述问题,为进一步发展壮大鹤庆县的玫瑰花产业,需要落实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培植力度。注重对玫瑰产业金融支持和政策扶持,支持各类企业和资本参与玫瑰产业。二是强化科技运用。通过培训、引进等手段,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种植、销售、科研队伍。三是要创新发展理念。借鉴省内乡村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模式,开发玫瑰文化项目和旅游项目,增大玫瑰的综合效益。( |% s& Z" n! [3 x( W- B
三、 中药材种植产业潜力巨大,必须做好远景规划+ m3 K. }. n7 p+ @- D# }
鹤庆县的中药材种植,主要集中在草海镇的西山片区。目前,草海镇西山片区种植的中药材主要品种有当归、附子、玛咖、川芎、重楼等。2013年种植面积为5,180亩。另外西归、大黄、木香、秦艽、草乌、续断、三分三等中药材种植面积在80亩左右。草海镇西山片区2014年中药材种植面积在8,000亩左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而且今年附子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亩产值将达12,000元。9 [- ~, C- x$ B/ K2 _2 I. [
中药材产业在鹤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需要有强有力的产业扶持政策;二是急需建立科技服务保障体系;三是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
/ ?% f+ l& ~0 m4 T) }. N鹤庆县中药材产业种植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良好的经验基础,在鹤庆县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大有可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一是要加强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将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纳入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大对中药材资金扶持力度。二是要积极培育龙头企业,积极推进“公司+基地+农户+协会”的产业运作模式,创办与中药材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加工企业,不断提升高原中药材的附加值。三是要完善科技服务保障体系,加强药材种植科技队伍建设,不断提供技术服务与咨询,尽量避免药农的盲目生产。四是要提高规模种植生产能力,高标准培植一批中药材专业种植、生产、经营大户,实现由粗放型模式向集约型模式转变。
$ @: q1 d! ^8 Q- H经综合分析,我认为,要培植好农村特色产业,走好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现代化之路必须注意以下三大发展趋势。
& r9 ?' o) f' D4 r- }* q& o* V第一,走规模化之路,实现集约化生产。传统农业,大多立足于以村、户为单位的零散经营模式,这一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要发展壮大中药材种植产业,还必须在政府的科学引导下,在相关扶持政策的有力支撑下,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培植龙头企业,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0 `' `. T5 G  f! X- Y第二,打造品牌,以品牌赢得更大的市场和效益。玫瑰产业要瞄准中高端市场,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研制推广更多种类繁多、适销对路的系列产品,重视产品包装设计,开发“拳头产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顾客对产品的美誉度。  z: F( _6 T" l  X
第三,加大科技投入,发挥科技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农业现代化必然离不开科技现代化。蚕农需要科技指导,而对中药材种植户的技术指导更是必不可少。一些新技术要尽快运用到农业领域,尤其是机械化水平要在农业现代化进程凸显优势。
( p' h! p) p4 X  _4 G* G6 i2 i; R以上三个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也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农村特色产业的培植和发展这方面,鹤庆县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今后应坚持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对内,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并做好农村产业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对外,要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选树和培育好农业龙头企业。另外,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作为增强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统筹城乡发展的强大动力,应该也能够在培植高原特色农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由于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能深入实际,站在基层第一线了解农村,所以应该担负起引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责任,帮助所驻村根据实际制定发展计划,调整产业结构,以发展的眼光指导好当地农业实现转型,走出发展瓶颈,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而值得欣慰是,在今年鹤庆县第八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中,就有这样的指导员,他们沉下身子、干出样子,积极为所驻村谋发展,找准了自身优势,找出了症结所在,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为培植农村产业,实现农村经济转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w3 ~  T, X- s5 ?6 }. p
总之,如何立足鹤庆以及全省实际,积极培植高原特色农村产业,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是一个需要我们迫切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影响深远的问题,值得我们大家积极思考,并为此作出各自应有的探索和贡献。(作者:甘涌 鹤庆县委副书记、县新农村建设工作总队总队长)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Powered by DALI8 X3.5© 2001-2013 dalibaba Inc.  滇ICP备19004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