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需要 尽最大努力帮忙解决
- c+ o7 o$ y( ^. u看到路上有石头、树枝,他要捡开;遇到盲人、老人,他要扶上一把;别人背重的东西,他主动帮着拿。他是不愿给别人添麻烦的人,而别人的麻烦,他却尽最大努力帮忙解决。
+ y; F* G. V4 ~' w7 N1962年,杨元臣买了一把剔头刀,这把剔头刀一直伴随了他50年,后来他又陆续添置了几件理发工具。“教书的时候,最多那天,我给20多个学生理发。”回忆起当年给学生理发的情景,杨元臣记忆犹新。“那时,多数学生家庭都贫困,我给他们理发,减轻了家长负担。”
- f/ Q' d9 k0 P采访当天,得知村中李枝平的头发又长了,杨元臣拎着理发工具来到李枝平家。今年69岁的李枝平,因耳背,和人交流有些困难,但说到理发,他对着杨元臣连连竖起大拇指:“谢谢他了,这些年我的头发都是他帮理的。”
5 Z @1 \( a4 E$ \1 J在李枝平家里,杨元臣给记者介绍理发工具,一把剔须刀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买的,一把推剪刀又是在哪里买的,他如数家珍。而问及至今已为多少人理过头发时,他却半天回答不上来了,只说应该有6万多人了吧。
* o% L r( }, U! L' T杨元臣经常用一个大瓶泡着治疗跌打损伤的药酒,多年来,他为别人免费按摩治疗达4000余人次,他还给不少人治过痔疮、拔过火罐。
+ ^, r4 N/ b, U `5 }% W* I7 R雷锋的心 “我要做一辈子好事”* ~1 S" f( C) N, @
山花村,地处无量山腹地,毗邻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就是杨元臣退休后生活的地方。在他家旁,住着李枝安、李小桥一对哑巴兄弟。杨元臣对兄弟俩照顾有加,雨天帮他们修补屋顶,冬天给他们送被子,头发长了给他们理发,赶街总要给他们买点菜回来,逢年过节就把兄弟俩请到家里来过。
: W; I8 ]5 n* c" y+ S1 {; K2 D1 |岔河是山花村前流淌的小河的名字,村民们捆起几根木块往小河上一搁,就是一道简易便桥,仅这条河就有十多座这样的便桥,杨元臣一有空就去维修便桥,木头陈腐了的赶紧换掉,端些土或石头让桥更稳当。村民们说,杨老师老了,但那颗雷锋的心依然不老。" `, F5 ~7 |7 L* l0 f' E" ~
就在记者采访的当日,他一大早就出去修桥了,因几天前的大雨将几座便桥冲毁了。“杨老师,现在你既要做农活,又要为村里做无偿的服务,不感到累吗?”杨元臣回答:“做了好事,我心里舒坦,我要做一辈子的好事。”首席记者 秦蒙琳
) o; D8 c/ G5 C2 h/ d: c; \(春城晚报 通讯员 杨训波 适志宏 摄影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