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云南省委组织部挂钩扶贫剑川县记事

0
回复
2244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8 23: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走进联系点
5 l5 G3 e+ q3 F% H7 Q1 U# x' U) W8 p  1986年,省委组织部挂钩扶贫剑川县,从此,剑川各族人民群众的冷暖时刻牵动着省委组织部全体干部职工的心。27年来,无论领导怎么调整变化,省委组织部始终坚持挂钩帮扶不断线,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届接着一届抓,打基础、兴产业、强党建,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让白族之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I$ Y0 U; K8 l* Q$ M0 V1 c4 u
  手拉着手 接力真情与责任, H1 M8 L, p$ _6 t" C
  2002年,时任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的秦光荣深入剑川水泥厂调研。
& b  [/ M! \; ]: s  2005年,时任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的李江深入剑川一中调研。/ b$ @& V5 N* }. M: U
  2010年,时任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的辛桂梓到沙溪镇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l: U( Y. @* ^2 n9 R, M. W, s, K
  2012年8月至今,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刘维佳先后3次深入剑川,调研木雕工业园区建设和村民生产生活情况。
1 q( B* {! h2 o* m7 y  这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接力赛,维系这场接力赛的动力是一个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源自对群众的爱和责任。/ ?, X' k7 T4 d
  “带着真情、带着责任、带着项目下去,实实在在地扶贫,让贫困群众得到实惠,有所发展。”刘维佳多次这样要求。
$ y1 d$ n) h8 l8 w  27年间,省委组织部先后派出了14名干部到剑川县挂职,参与地方建设管理,从未间断。
2 a& H$ t4 B, G5 c+ c8 X  李建松是省委组织部第14任下派干部,去年2月刚到剑川,上一任下派干部王跃便带着他在8天内跑遍所有乡镇,详细介绍全县的贫困情况和扶贫重点。& _) q, {3 o, }- I
  在王跃的建议下,李建松把自己的挂钩联系村选在了产业发展滞后的弥沙乡黄花村。为了给“零产业”的黄花村修条像样的进村道路,一年半的时间里,李建松先后找各部门协调,终于修通了入村道路,村中道路也进行了硬化,并对11户人家进行了危房改造。. y  J8 N, `. ~! m; k
  对于产业发展,李建松也有自己的思考。该村有大片草场,发展养殖业前景应该不错,但村民们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资金,他想通过红色信贷等方式来推动养殖业起步。“虽然只有半年就回去了,但是我对这个村的关注不会就此终止,我也一样会把我的思路和想法同下一任分享。”李建松说。
6 b* Z& X4 O' o' X  在14名挂职干部的接力传递中,剑川县“三农”工作、产业培植、扶贫攻坚和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不断推进。
: S( @4 D+ U# T6 i$ I  夯实基础 项目实现质的飞跃
- _( ?  P6 b* H9 T  g. B  “省委组织部挂钩以来,剑川实现了农业科技、工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质的飞跃。”土生土长并长期在剑川工作的县政协主席尹福舟概括道。& m5 D' e3 ~1 u4 X
  2012年,在省委组织部帮助协调下,剑川县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建设、沙溪镇北龙箐、干者箐泥石流治理工程、狮河木雕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13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顺利通过省州各级各部门的审批,剑川县高寒冷凉山区产业开发综合扶贫、乳源基地建设、泡核桃丰产示范基地建设、蔬菜大棚建设等9个产业扶贫项目获得了省州的认同和支持。9 ~" I' T9 D, t6 Y: n" c9 c
  剑川工业园区狮河木雕片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虽然去年才开始建设,但已经有4家企业入驻狮河木雕片区。杨子堂的金达木器木雕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从事木雕生意20年的杨子堂是本地人,之前一直在家进行作坊式生产。搬进木雕片区后,他扩大了生产规模,如今一年的收入达到2000多万元,比以前翻了一番。据介绍,木雕片区建成后可直接吸纳4000多人就业。
# g6 P/ ~% m& y) E. a. K0 K  沙溪镇的寺登街上,外国游客络绎不绝。这个曾在2010年遭受过地震重创的古镇,如今成为了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地震发生后,省委组织部帮助协调瑞士联邦理工大学与剑川县合作实施沙溪镇寺登街修复工程,不但让古镇恢复原貌,还规划出未来发展旅游业的清晰蓝图。这里的人们或是开客栈、或是搞餐饮,生活富足起来。" @1 u" f6 ~& I$ G# g$ H2 g" K; u+ n
  一批批项目的实施,夯实了剑川的发展基础,也改善着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这块磐石的支撑,剑川跨越发展的脚步更加坚实有力。
$ U! F) e8 J  L+ K: |" o' ~9 O" c  授之以渔 为产业发展穿针引线6 ]4 `4 L  [- p' l- @: s
  烤烟,是剑川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去年该县烟叶产量超过了10万担,实现产值1.3亿元,烟农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 d- k1 c+ }2 L2 A  F; u  F  这个“大产业”在剑川推广种植历史上却发生过让人啼笑皆非的一幕。1992年,全县开始大规模推广烤烟种植,老百姓一时难以接受,白天在干部的劝说下种上烟苗,晚上又偷偷铲掉种成玉米,烤烟推广步履维艰。" e7 Q# o" ?; F" u1 \4 w) u2 m
  1997年4月,时任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的孟继尧在剑川主持召开了大理州烤烟移栽现场观摩会,力推剑川烤烟发展。与此同时,省委组织部还将曲靖市麒麟区党委书记杜健抽调到剑川担任科技副县长,协调组织了曲靖市28名烤烟种植能手到剑川帮助推广烤烟种植。+ {; w) Q& v! m: d0 G! x
  28名技术员在剑川住了下来,在农户中推广标准化种植、采摘、生产、分级扎把,进行营养袋育苗,让剑川的烤烟种植走在了大理州前列,老百姓收入大幅增加。至此,烤烟才普遍推广开来。
: r8 V; O: a" D4 J5 H  Q! c" p- M, w  2007年,在省委组织部的牵线搭桥下,剑川县开始与云南农业大学开展县校合作,开展科技项目合作、培植新产业。& \, w/ Q# V3 X! |+ U
  县校合作让剑川在农业产业、烟草产业、籽种产业、马铃薯产业、特色农业等方面取得较快发展,并培养了一批农业科技骨干、示范户、专业户,为产业长远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 \; k3 \8 U8 ?+ f2 c3 {# L1 F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贫困群众要根本脱贫,发展产业是关键,我们一穿针引线,很多产业便落地生根了。”李建松说。(完)(记者 尹瑞峰)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