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观察
3 L y" P$ `$ z& x& q 9月30日至10月12日国家旅游局对北京、天津、广东、贵州、山西、湖北、陕西、广西、浙江、山东、吉林、湖南12省(区、市)40余家旅行社及个人展开了大检查。这是《旅游法》实施后,国家旅游局对贯彻落实《旅游法》、开展旅游市场检查等做出的一系列部署。据悉目前国家旅游局派出的8个检查组,其中5个是暗访组,3个明察组正在上海、广东、海南、四川、云南、湖北等省市展开检查。在如此风声之下,《旅游法》实施这一个月对云南旅游各界的影响程度还真不小。1 [6 _% Y* u C
导游:存在主动被动歇业情况
8 V( [: ^! y" u; g) B5 F" B6 D z 焦点:薪酬发生变化积极性降低 探讨:等待薪酬标准框架
/ h6 ^& Y9 X( V2 x5 t 早在《旅游法》实施之前,经本报采访过的不少导游就已经休假观望,暂停带团,认为导游依然没有得到根本保障;也有一些导游积极等待《旅游法》实施,并不认为这是洪水猛兽。
5 {! y8 D$ F( H7 s% f 《旅游法》实施这一个月以来,同样在风口浪尖上的还有导游行业。以往“零负团费”压力主要集中在一线导游身上,多年来没有购物就没有工资这种状况现在如何?
! p( N; n* ]& l9 K- N 昆明市导游协会秘书长李伟介绍,昆明目前通过年检的导游大约有8000多人,常年专职带团从业者也大约有4000人左右。据其了解,《旅游法》实施以来,确实有主动及被动观望歇业的导游,也有正常带团的导游。
9 ~* ? W) ^2 z S" ^2 T3 }8 i 李伟介绍,受冲击最大的应该是来自低于成本价收客的散拼团的导游,这部分团队导游持观望态度较多。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是旅行社接团量总体下降了,没有团自然没有导游服务。其次,现在导游薪资收入构成方面有变化了,领取的是导游服务费。目前昆明市场上一些旅行社号称给导游的带团服务费是500元~800元/天不等,但是大多数导游被支付的市场价是200~300元/天,与劳动付出不成正比。( L) {, p/ r6 y0 z% G/ @
李伟表示,针对目前的情况,导游协会曾一直在和业内研究并拟定一定服务薪酬标准框架,当时拿来征求意见时,各界声音五花八门。不过近期了解到,可能国家有关机构及研究部门有望出台一个导游服务薪资标准。目前行业也在静观其变、翘首期待吧。- F1 Y" A* ?, K1 n6 _
旅行社:平均接团量下降50%) R" Q7 s1 N7 U S* t
焦点:中小旅行社受影响巨大 探讨:坚持与加强促销
% ~ r; c0 C" n9 M5 r 因为团价回归理性,来势汹汹的高昂团费让市场上不少消费者采取观望态度,尤其是那些习惯了低报价的旅游市民。9月下旬,昆明诸多旅行社就已经预期到市场将迎来阵痛、将面临洗牌。现在旅行社生存状况如何呢?% u9 z6 E: W3 U) I2 m; d5 H2 V! R8 [
“一边是严厉的旅游法,一边是成倍下滑的云南客源市场。法不能逾越,然而生存也绝不能受到漠视。考验什么,考验我们云南旅游企业是否有大智慧的时候到了。”这是云南某知名业内人士在其最新的微信动态上如此表述。# Q7 L) Z- s1 o% z4 w% z- I; P2 b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淡季,今年就更加明显。”昆明市旅行社行业协会会长朱伯威接受采访时,言语并不轻松。因为这一个月以来许多旅行社真的面临生存问题。“自从云南旅游线路产品价格理性回升后,组织团队观光市场中云南地理位置偏远,交通成本相对较高,价格上涨幅度大,因为没有价格优势揽客比较困难,昆明市旅行社有组织的观光团队量同比下降大约50%左右。”
) J7 u9 m8 G6 q- e M 不过对于这样的下降比例也有业内人士称,平均下降比例为20%多,因为有一部分游客是做固定接待的,一直以来也就不靠购物补贴团费,因此没受多大冲击。4 `. L7 [! O* M4 ]
朱伯威说,在目前这种态势下,所有旅行社都面临生存困难的问题。“大旅行社还好一些,他们有多个市场、多产品、多线路,不但有地接业务也有入境、出境业务,他们的抵抗风险能力要强得多,虽没出现生死攸关的局面但也感受到了生存危机。受影响受冲击较大的是那些中小型做单一市场、产品及承包的旅行社。但同时这样的企业也存在着船小好调头的机遇,比如根据市场情况做经营策略及方向上的调整。但最终是否能坚持下来,这还得看市场变化情况。”: K1 u8 H( {5 h
购物店:进店人数下降近10倍
& m$ e$ \! P6 n% e 焦点:购物不再是规定行程 探讨:不签补充协议不敢接待也不敢营销
, T& W8 _+ W) Z( O 9月,记者也曾到一些具有风向标概念的旅游购物店进行走访。当时的购物店钰满天下停车场车流如织。钰满天下商贸有限公司经理介绍,正常情况下购物店会接待约40辆旅游大巴,市场好时,有时到店的旅游大巴还会有50辆左右。0 P& r' { u% }6 j% h+ k$ P, l" `
当10月31日记者再次回访钰满天下时,该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天接待量仅有七八辆旅游车了。“往年每天进入昆明的旅游大巴车大约是400至500辆左右,旅行社组团量下降后,在昆明走行程的旅游车有没有100辆都值得商榷。按此类推,这100辆旅游车里,又有多少张车会自愿选择进店购物行程呢?”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50辆大巴车计算,每车约30人,以往每天接待游客数是1500人,现在来七八辆车,有些只有十几二十人,总共约150~160人左右,每天接待量直接下滑10倍。
d) y+ {. Y9 t4 U4 } “现在游客不签订补充协议、不同意购物的话,我们都不敢接。更不敢去做促销。目前市场很不明朗,尤其是游客的消费心理和认知态度不明确,许多企业也是不敢轻举妄动贸然做出决定。比如是否搬出景区重新选址;比如是否针对散客市场积极转型,或开始注重高端服务,注重口碑回馈等无差别化的购物服务。如果影响持续,势必会让一些中小购物企业面临倒闭或者转型。”这位负责人说。
- ~" d1 h2 O, ^8 d 景点:
! [+ m5 e( I! ^ 接待量下滑10%~30%' F5 ?- z6 o* h! s7 F3 {
焦点:客源中团队客较多
' B( h& f% V3 b6 S- M+ i5 Q 探讨:积极提升服务,增加活动营销
; A \6 O7 o5 Q 石林、玉龙雪山等景区一直是云南旅游风向标,同时也是地接团队游客较多的景区。回看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昆明市数据统计共接待旅游团队4578个,同比减少14%;接待游客人数6.03万人,同比减少22%。在这样的开局下,整个10月份从各景区传来的消息看,下滑趋势一直持续。; u1 Q# ]5 J: v' d' b* T& R, W9 j, m
昨日,记者打开昆明市旅游局网站,在一旅游市场动态景区总人数趋势图上看到,从10月26日至30日,景区游览总人数从50036人次下降至25636人次。, M7 I8 u8 Y5 C9 N, P/ }* \4 M
石林景区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一个月以来景区联盟各成员景区入园人数下降幅度约在10%~30%不等。
1 U, O: x4 I# p6 ~6 q “针对新的市场状况。我们也在通过各种渠道打开客源市场。比如针对散客,我们利用了云南刚刚上线的智慧旅游平台、壹旅图、云南旅游微信等积极将景区吃住娱游购信息第一时间通过手机互联网终端向国内外散客进行推荐宣传,另外也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观光旅游服务提供,而是积极举办一些活动来丰富景区吸引力,如前不久的石林花海游以及即将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数码电影节等。”石林景区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 J2 l# r3 d
记者手记. X7 Y, N$ O; F' j1 B+ D0 F
市场仍需补充完善* ]" m* s7 E [
采访结束时,也有一部分业内人士对于《旅游法》的功效表示担心,认为市场依然有反复的可能。比如老百姓对低价旅游产品依然有需求,比如一些购物店与旅行社或景区之间可能会有变相的合作,比如以股东分红方式分享利益。2 O/ i8 B2 _+ O$ N* |
无论怎样,《旅游法》实施这一个月以来,国家旅游局对坚决贯彻执行《旅游法》的信心很大,近期也展开了一系列检查整顿,究竟《旅游法》是否能有效根除“零负团费”这颗毒瘤,有业者表示这还有待市场进一步检验。
# v/ Q2 k4 t, t: I 无论如何,市场是期待规范的,而市场目前更需要的是良好的政策补充和完善。
% l8 D: ?: `) v! K/ Z. K 责编:吴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