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 ^+ n1 |4 R/ H; J
●“目前云南的养老产业发展才刚刚起步,并未将未来的养老产业模式描绘清楚,属于‘雷声大、雨点小’。 ” ; F4 Q8 \1 t- A& c% ^) P. k
●“云南是否能成为国内有特色的养老产业发展地区,还是未知数。”
4 h0 }- K: E9 d+ O+ d6 m: f ●“未来云南老年产业该如何走,最关键的当属明确养老模式。模式确定,最终做出样板工程,让社会有明确的养老产业发展方向。”3 v$ D% _8 c' l' b3 o0 ^( I
●“目前整个云南的养老产业仍处于‘挣扎期’和‘探索期’,很多社会化资本和专业人士处于观望状态。”
$ y% l" h2 U0 p2 w2 O/ r" C) g ●“必须迅速地搭建养老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
; U. _9 M+ L, C1 Z% Q$ h( g ●“投资方虽然首要目的不是追逐暴利,但必须能得到一个合理的回报,这样才能维持养老事业和投资方平衡的可持续发展。”9 N0 z9 _/ F3 K j8 O4 j# T
10月12日至14日,本报连续报道了云南养老产业中存在的服务、资金、农村养老等问题,目前在云南整个养老体系和产业中,床位严重不足、人才缺乏、资金投入虽有增加但仍然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市场化、社会化的协调、运作机制也没有充分发挥。8 y* A* b' K% d o; _9 H H* ~
今年7月16日,省政府法制办举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老龄产业发展的决定(草案)》听证会,提出云南省短、中、长期发展老龄产业的多个目标。5 u( ^! d4 E: X) `7 y0 G+ j' q
在昆明市养老产业协会秘书长徐丽萍看来,整个云南养老产业和体系建设目前还处于“挣扎期”。“云南养老不缺社会资本,缺的是政策支持。”
8 C0 C7 C4 D1 v9 p 曾在今年“两会”上提交养老提案的省人大代表张艳萍表示,未来云南老年产业发展最大的困境是政策及土地,“今年听证的草案,并没有根据云南特色走差异化养老产业路线,是‘雷声大、雨点小’”。
7 h9 v. Z* q- ]6 V 谈政策
" w. B; a h4 z0 D2 C! J& U4 p 雷声大雨点小没云南特色+ B1 y& ^. Q6 ?" ]& G1 }
对于7月16日听证的《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老龄产业发展的决定(草案)》,张艳萍认为,“放在全国任何一个省份都能通用的养老草案,没有多大实质意义”。' m8 I% B& w9 L1 R. x" r4 H6 w
今年“两会”上,张艳萍曾就云南养老问题提交了名为《保障社会力量养老机构权益,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的草案。其介绍,7月听证的草案中,三步走的战略并没有体现出云南特色,云南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如何运用这些良好的自然条件打造养老产业,才是云南的关键。
7 @: K! N4 M" N( r 张艳萍介绍,目前云南的养老产业发展才刚刚起步,包括政府部门、市民在内的很多人在意识上不够明确、不够重视,此次制定的草案,也并未将未来的养老产业模式描绘清楚,属于“雷声大、雨点小”。 “这个产业是长期的社会工程,而政府目前只注意眼前马上能出效益的政绩工程,对养老产业的重视度不够。”张艳萍说,养老是千秋百代的事,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即要投入巨大的人、财、物、时间、精力来研发,但许多人没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养老事业上。所以不可能做出更深入、更突出、更有差异化的产业报告。
5 R8 \$ i, ~+ Q. w$ |. M 在张艳萍看来,云南的养老产业发展会尽量跟上全国的发展步伐,但是云南是否能成为国内有特色的养老产业发展地区,还是未知数。长期关注养老产业的她,很推崇美国太阳城的养老模式,这座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城市实际上是“老人城”,里面居住了超过10万名55岁以上的老人,即便是亲属子女也没有居住权。由于这里阳光明媚,气候干燥少雨,城里修建了疗养、医疗、商业中心及高尔夫球场等老人娱乐配套设施,专供老人休养。其认为,以云南的气候优势,完全可以借鉴太阳城的养老模式。1 x9 U- @6 i$ U- {1 h
而在昆明市养老产业协会秘书长徐丽萍看来,虽然草案已经制定,但目前整个云南的养老产业仍处于“挣扎期”和“探索期”,很多社会化资本和专业人士由于对政策、土地等担忧,仍然处于观望状态,目前政府和投资方等多方面都在相互交流、学习、探索,以求寻找合理的方法促进养老事业的健康发展。徐丽萍介绍,现阶段,政府出台的政策主要是关于“怎么做”,她预测下一步将会出台更多关于“怎么管”的政策,养老产业方面的管理机制也会越来越严格、越来越规范。2 F2 M9 [ }* b4 b
<p> <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