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400 border=0,300 src=]http://www.dali8.net/[/img]
6 `' i3 d& D0 B0 b, g+ H4 x0 ]' V 由下关到 大理的途中,有个美丽的 白族村子——太和村。它背依苍山,面临洱海,在绿树丛中,掩映着一幢幢整洁的瓦房。当人们来到村后的滇藏公路上,抬头远眺,只见梯田层层,牛羊满山,在五指山和佛顶峰旁,古老的城墙尚依稀可见,犹如一双巨手似的直向海边伸延,这时人们是否会想:自己已经置身于南诏古都—— 太和城中了。 " Y ~ z) s6 K9 ~
8 W' Z5 I- e" M
在大理市七里桥乡太和村西有一座山坡上的城市,这就是南诏故都——大理太和城遗址。千余年来,由于历史的变迁,沧海桑田,当年雄踞一方的古城,巍峨的宫殿,回廊曲庑,早已荒废,现仅存山顶的金刚城及南、北两道城墙。
$ ?" U3 z0 i7 L& s- S' t0 r基本信息 * n m7 ~* D9 t' W9 i; \
地址:云南省大理市七里桥乡太和村西的鹤顶峰麓。 6 Q" r) p' q* m6 C/ ]! h
门票:10元
6 A+ t. X: U0 N. E! ]) @交通:可从大理古城或下关乘中巴前往,从下关出发约需15分钟,票价2元,路旁可以看见有“太和城遗址”的标牌。
( s. {, T8 c* h住宿:没必要在此居住,可作为参加大理的一个活动.可在大理住,推荐MCA和四季客栈,因为具有国际青年旅馆的特点和价格.
4 C6 f1 |& O# y, V) X0 c! g: W9 V饮食:本地最为著名的就是“三道茶”了,也称回味茶。另有洱源扇也可一尝。 2 Y. B3 {. J" U8 U7 Q( N7 A' Z
购物:有服装、各式挂包、壁挂等。用蜡染布制作的服装多次荣获轻工部全国优秀 旅游产品奖、中国文化时装优秀奖和省优秀民族产品奖。
4 ^) [ K. _, m0 I观景提醒:遗址西起佛顶峰,以南延伸至洱滨村。游客只能从远远观看。
' ?/ U4 b9 ?/ U# e' B景点详细资料 + Q& M2 u! A/ r+ B% [, y
太和城遗址位于大理市七里桥乡太和村西的鹤顶峰麓,是一座山坡上的城市。现存苍山顶的金刚城及南、北两道城墙。城墙多依山势用土夯筑而成,残存的北段城墙高出地面约3米,厚约5米。太和城西依苍山,东临洱海为天然屏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南、北城墙相距约500米。2 \$ r. q9 l% U; ?8 e/ \9 E: v
: S, k% Y% F3 W: M% |: F8 g' Z: r 太和城遗址位于大理古城以南7公里的太和村西苍山佛顶峰麓。遗址西起佛顶峰,以南延伸至洱滨村,长3350米,以北延伸至洱海岸边,长3225米,全城面积约3平方公里,一直到明朝后才逐渐荒废,现在保留着一些断壁残垣。; a# m' n# n! Q" e! v- K, @
6 [6 p: d9 n+ B8 Y( H4 b" n 太和城曾经是古代南诏国的都城,公元739年迁都于此,经过南诏几个朝代的建设逐渐形成了一个大城池,直到779年,异牟寻迁都羊苴咩城,太和城才逐渐荒废下来。作为当时南诏国都,它是南诏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 _5 {0 _1 T; j/ m3 t5 g1 P4 e; E; {% f- B
太和城内立有著名的《南诏德化碑,碑高3.02米,宽2.27米,厚0.58米,立于大历元年(766)。碑文作者相传是南诏汉族清平官(宰相)郑回,由唐朝流寓在南诏的御书杜光庭书写。此碑两面共刻5000多字,叙述了南诏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对唐友好的愿望。尤其重要的是碑文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云南各族的分布、融合情况。这是研究南诏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此碑与太和城遗址均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0 Z+ l" T0 _8 c8 |- K7 ]7 B% J
7 s, Y$ j U v地图
% [1 }' X3 E/ p[img=332 border=0,265 src=]http://www.dali8.net/[/img] & e0 A' S. t+ Q+ h4 _0 Y& H, {
贴图 8 ^5 h) S! [) p" a
[img=320 border=0,240 src=]http://www.dali8.net/[/i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