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弥渡不想媳妇。这句流传了上千年的民间俗语,在云南无人不知。古往今来,无论是阳春白雪的墨客骚人,还是满身泥土味的下里巴人,无不展开联想的翅膀,遨游在想象的空间,生出许许多多美丽的传说……
( V) [( I- X8 k ^传说唐僧取经途经弥渡后到了西天,在和西天极乐国王谈天说地时说到东土大唐的弥渡时,把弥渡赞誉为人间天堂,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那里的人们勤劳勇敢,聪慧美丽,豪爽大方,热情奔放,比你的极乐王国还极乐。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此番谈话被国王的三太子,四太子听到了,俩人相商一定要到这个地方看看,说走就走,两人备足干粮,撇下新婚娇妻,跨上神驹直奔弥渡而来,走了七七四十九天,历经三七二十一难,翻过千山万水到了定西岭,眼前一亮豁然开朗,放眼弥渡坝阳光普照,炊烟袅袅,笙歌燕舞,真是人间仙境。两人相商一人从坝子北,一人从坝子南进入,在坝子中间相遇。进入弥渡坝后,兄弟俩被弥渡的美景,物产,人文,漂亮贤惠大方的弥渡姑娘迷恋流连忘返,过起了隐居生活,留下了“到了弥渡不想媳妇”这一千古绝说。现有三太子庙,四太子庙为证
% z& y$ |9 @1 R* p/ t3 \然而,到了弥渡不想媳妇的真谛,其间的生生恋恋,曲折婉转,谁又知晓,谁都又想知晓。其实,到了弥渡不想媳妇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具有广泛的人文外延。让我们来探索到了弥渡不想媳妇的文化内涵吧,听我慢慢道来——: Q# E- ?) k2 P4 F' F$ b
到了弥渡不想媳妇的文化内涵之——佛家情缘5 F. s; z9 e5 |' w; Z3 n
弥渡在远古时代是一个水乡泽国、不毛之地。毗雄江从北向南,毗雌江从西向东在坝子中间交汇向南而去,在锁云渡被堵。西天弥勒佛祖看中这块热土,化身蛟龙打通锁云渡,两江之水入礼社江并澜沧江汹涌澎湃归太平洋,使弥渡坝子变成一个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弥渡的“弥”,就是——弥勒佛的“弥”。弥渡的“渡”是普渡众生的“渡”。合起来就是弥勒佛祖到弥渡消除水患,普渡众生,使弥渡成为人间天堂,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你看,弥勒佛祖笑口长开,笑的就是把一个不毛之地变成了美丽富庶、人见人爱的地方而开怀。弥渡的先民焉信佛家因果轮回,冥冥之中有报应,善施善报,恶施恶报的箴言。乐施好善,生生息息,代代相传,传下了热情好客,诚实守信,善始善终的醇厚民风。
% Z' I- O1 |, d$ D% N* g8 t到了弥渡不想媳妇的文化内涵之——悠久的历史
7 C$ _& }/ y' I2 }! X$ ^弥渡,在远古时是个水乡泽国。《山海经》中的地理描述,有很多与弥渡的地貌相吻合,在当代,有很多的专家学者来弥渡考查、考证。弥渡境内有多处新、旧石器时代遗址。其中,最有名的有龙王庙山旧石器时代遗址和营盘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据省考古专家考证,龙王庙山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营盘山新石器时代遗址范围大,有两万多平方米,文化堆集层厚,文化遗存物众多,具有较高的考古科研价值。
# O# F( ~) H7 u- I+ I) b# Y《蛮书》载:弥渡在汉以前就是有“邑集”的农耕民族。在唐以前八百多年的时间里,弥渡存在着一个“白子国”。当时的“白子国都”就在今弥渡红岩的省级文保单位“白崖城、金殿窝”遗址。白子国存续了近800年传位于南诏国王后,弥渡又是南诏国的腹地。现弥渡还遗存有华夏唯一的唐维建极十三年铸立,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诏铁柱”。被称为定国神柱,有求必应,每年顶莫朝拜的人极多。8 ]1 b4 ?( U9 V0 ?8 [
在近代,出身贫民的彝家兵马大元帅李文学叱咤风云,建立政权二十多年,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浓墨一笔。" ^% d: {/ F* P! x( c8 U
到了弥渡不想媳妇的文化内涵之——灿烂的文化
9 a% M3 y# b: ]* H+ i: G, v弥渡素有文献名邦之誉。民歌之乡、花灯之乡的名声在全国很有知名度,天籁之音东方小夜曲《小河淌水》唱响奥运,响彻环宇。, ~% _* _5 Y$ \( Y- o' i ^1 J0 n: Z
在科举时代,弥渡有过六科六亚元的风光,震惊朝野。而最有名的则是清代的龚勃、师范、谷际岐、李彪,在中国的近代史上留下浓重的墨迹。
3 h2 G6 Y! N6 s! O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的许许多多的文化工作者到弥渡体验生活、采风。收集、整理、创作了大量的文艺作品,弥渡一度成为文化工作者生产作品的基地。歌唱家黄虹五十年代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会上一曲《小河淌水》、《十大姐》扬名,著名歌唱家朱蓬博独特甜美的歌喉演唱《绣荷包》,加上节奏鲜明强烈的电声伴奏,更增强了弥渡民歌的现代感染力,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世界音乐最高殿堂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弥渡民歌《小河淌水》,震撼世界,弥渡县的文化工作者编辑出版了《弥渡花灯音乐舞蹈集》,收集了传统的、创作的民歌花灯曲调五百多首和十几个民族传统舞蹈。6 w" m# Z$ T9 q T1 @( d3 J: O
弥渡的灿烂文化中,有白子国古文化、南诏古文化、有彝家兵马大元帅李文学抗清的近代史文化、有民族民间传统的民歌文化、花灯文化,璀璨辉映。3 D# O% M5 S0 ], c: {, q( n% g& ?, u* A
一个国家级的贫困边疆小县,却有四首民歌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唱响,这不能不说不是奇迹,这就是《小河淌水》、《弥渡山歌》、《十大姐》、《绣荷包》。
* H2 N4 m% ?8 f4 c( n# B* |1 ]弥渡灿烂的文化可慨括为:白子国都胜慨民族文化,南诏铁柱标注全滇华夏唯一,弥渡花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河淌水世界名曲唱响奥运。' n! ~9 O% q V5 W6 Q; P
到弥渡来寻宝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