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民族和彝族文化

2
回复
810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9 22: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族概况; C3 F- s- m8 u+ x0 a
漾濞最古老的民族是彝族,其先民早在两汉时期就在境内游牧和农耕,史称“嶲、昆明”。唐代称“乌蛮”、“乌蛮别种”,是南诏国的主体民族。元代以后称“罗罗”,建国后经过民族识别,定称为彝族。元代,随元世祖忽必烈征大理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回族官兵始在境内定居。同一时期洱海地区的白族进入县境。民国时期先后又有苗、傣、傈僳、纳西等民族进入漾境居住,至此境内共有彝、回、汉、苗、傣、傈僳、纳西8个民族。建国后,因为工作、经商、姻缘等关系。先后又有藏、壮、满、哈尼、瑶、布依、景颇等少数民族进入漾境,但未形成聚居民族。全县有17个民族。总人口101775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5.21%。人口在100人以上的有8个民族:彝族占人口总数的45.89%,其他民族在50人以上的有藏、壮、满、哈尼、瑶、布依、景颇、水和土家9个民族。境内的各个民族无论进入早迟,也不论人口有多少,都为漾濞的繁荣昌盛作出了贡献。
0 ^( H% q3 ]! R3 j5 a0 a  c彝族自治县建国前,漾濞的少数民族一直处于在政治上受压迫,在经济上受剥削的地位。建国后,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等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民族问题,为各民族和平团结、平等制定了一系列民族政策。1949年公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人民一律平等”,“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1951年2月,党中央、政务院派出的中央民族访问团到漾濞对各族人民进行民族平等、团结教育访问,进一步消除了历史上遗留的民族隔阂,增强了民族之间的团结。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国家根本大法的贯彻和实施,使境内的各少数民族彻底获得了政治上的平等权利。* c9 b- o. c6 \8 j1 c
漾濞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多民族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人民的意愿,1985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漾濞彝族自治县。从此,漾濞县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进一步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和照顾,各族人民充分行使民主当家的权利,依法实行自治。% l3 |; e) v+ b
彝族文化- f0 {8 X/ V, W: m- q) t- F
族源和分布。彝族是漾濞境内历史悠久的土著民族,按其自称,有腊罗、聂苏、诺苏泼三个支系。# J8 Q# m5 b( s/ y  S! Y
腊罗支系主要聚居在县内的南部和中部地区,自称“腊罗巴”或“腊罗泼”,也称“土族”或“土家”。这支彝族定居历史悠久,属唐代南诏族属乌蛮的后裔。唐代,在哀牢山脉和大理洱源地区出现了六个奴隶主集团,史称“六诏”。在六诏之中,蒙舍诏在六诏之南,又称南诏,势力最强,蒙嶲诏地盘最大,势力仅次于蒙舍诏。六诏的族属除越析诏为么些蛮(今纳西族的先民)外,其余五诏均为乌蛮。唐开元二十五年(737),蒙舍诏王皮罗阁在唐王朝的支持下统一六诏,建立以乌蛮为主体的联合白蛮为主体(今白族的先民)为统治阶级的南诏国家政权,次年皮罗阁被唐王朝封为云南王。历史上,今县境南部彝区大部和中部彝区大部久属巍山,所以形成这部分地区居住的彝族腊罗支系为“乌蛮部落”后裔的格局。今南部瓦厂、鸡街等地区是漾濞开发最早的地区。口碑资料相传,这些地区的左、常、杨、习、马等姓彝族,原来居住在漾濞江西岸的蒙化,南诏政权被南诏清平官郑买嗣颠覆后,才迁至江西。他们开发了漾濞江西岸的漾濞广大地区的彝族,主要有熊、罗、蒙、杨、茶等姓,也是土著民族,同属腊罗支系。这些地区开发较早,又靠近下关,经济和文化较为发达。特别是向阳地区的熊姓彝族,历史上一直重视教育,出了不少文化人才。其中的一支迁徙至双涧抱河岭塘塔左,现发展成为一个很大的村落。
# I& ]' |  _. O, G2 ~& Q聂苏支系主要聚居在县内的西北部地区,自称“佬武族”、“罗武族”或“聂苏”。该支彝族“南诏乌蛮三十七部”中的“罗婺部”古老民族,他们最早居住楚雄的武定地区,于明代迁入漾濞境内定居。主要聚居在富恒乡的罗里密村(罗里密、洒高密、董家村)、白荞村(支打拉、平地、庄房、铁匠房)和双涧乡的抱河岭村(立本、何家、上村、下村、杆)、荨麻箐村(恩龙、荨麻箐)、阿家村等地区。墓志记载双涧乡(今漾江镇)抱河岭村的何姓彝族是明代嘉靖年间从邻境洱源县下江嘴一代迁入的,以后形成了何家村。施姓彝族是明代进入的,他们先在箭里柏邑场定居,然后其中一支于万历年间迁到上村,以后发展成上下两村。& C! \, S# m/ [
诺苏支系居住在双涧乡(今漾江镇)抱河岭村的雀山社,人数很少,自称“诺苏泼”,也称“白彝”。又因他们居住地的原因,兄弟民族习惯上称他们为“后山彝族”、“雀山彝族”或“阿老友”。这支彝族原居住在四川凉山地区,清代迁徙到丽江居住。1969年和1974年,其中的陆、胡二姓先后迁入到漾濞双涧乡(今漾江镇)抱河岭村雀山(后山)游牧,于1983年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正式定居下来,共有30余户,100多人。
$ v* W4 [9 H, z+ B* _生产和生活。生产:建国前,境内彝族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农业生产采用传统的“二牛一夫”的耕作方法。彝族农户因缺少耕牛,只有靠刀耕火种,一年到头艰苦劳动,生计难以维持。除农、牧业外,彝族还从事林业生产,其中又以经营核桃、水果等经济林木为主。广大彝民多为佃户,处于受剥削和压迫的地位。彝民商业仅以小宗农副产品为主,集中也有限,彝民多到县城街场交易。西北部彝区的商业活动尤为困难,南部彝区的彝民全靠人背,将农副产品运到下关出售,又将日用百货运回县内的龙潭和永平龙街等街场出售,本小利微,来回奔波,苦不堪言。县内流传着一句民谣:“千打油,万打油,三十晚上没有油。”这是建国前“核桃之乡”彝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C2 \+ g) \5 P5 }! Z2 I) X
建国后,彝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大彝民走过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等发展道路,1960年后农村组织形式演变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实行“同工同酬,评工记分,按劳分配”的管理制度。1982年彝区建立了以家庭为主体的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土地、大牲畜、生产工具(犁、耙、掼斗等)一次性承包到户,经济林木(核桃、柿子、犁、竹等)同时承包到户。1984年又推行了“两山责任制”,给彝民划定了责任山和自留山。农村体制改革,促进了彝区生产力的发展,大部分彝民解决了温饱问题,生产自足有余,过上了美满幸福的新生活。1991年全县进行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续签了土地承包合同,完善了以家庭承包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促进了彝区经济的发展。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22: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俗。礼俗:彝族是讲究礼仪之民族,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对长者礼让三先。骑马遇长辈,必得下马步行;有长辈或异性在场,不开粗俗的玩笑;在朝山、串会的对歌中,不唱粗俗的曲词。在吃饭时,不管谁家的小孩到来,都将受到热情的招呼和款待。对长者,不论亲疏,都不直呼其名,尊称“阿老”(爷爷)、“阿奶”(奶奶)、“阿叔”、“阿伯”、“阿婶”、“阿姨”等。对同龄人,称“哥哥”、“姐姐”、“嫂嫂”等。对幼辈,称“阿弟”、“阿妹”等等。妇女对长辈不苟言笑,不与同坐。做客入席吃饭,以尊长为先,烟、酒、茶、菜等先敬长辈。彝族热情好客,有客登门,不论认识与否,均以茶水、糖果、风味小吃、土特产品,或设丰盛酒席招待。茶水以烤茶为多,用一陶制小罐将茶叶烤焙至发出香味,然后冲入沸水,将茶水倒入瓷杯用双手敬奉给客人饮用。糖水以核桃仁刨花和食糖混合冲调,用瓷碗盛,敬奉客人。风味小吃有核桃、蜂蜜、米酒、瓜子、干鲜果品等。彝族酒席有“无酒无菜不成席,鸡头鸡卦敬客人”的习俗。客人吃得痛快,饮得开怀,主人高兴。彝族有互相帮助,一家遇难,众人相帮的传统美德。时鲜蔬菜、山珍、水产、猎物、蜂蜜等一家得之,各户分送,谦称“请尝鲜”。违反社会公德,败坏民族传统风俗和违法犯罪等丑恶行为,都要受到众人的蔑视和谴责。
! D. k/ _% t5 m$ D1 Q6 s8 s节庆:彝族的节庆很多,节日众多,有二月初八“阿玉白”节、三月初三“娃娃节”、五月初五“植树节”、六月二十四“火把节”等,每个节日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每个传说都引人入胜,各类节日如今已成为各族人民进行商业贸易和举行各种体育活动的盛会。每逢过节或闲暇时,彝族同胞都喜欢燃起篝火喝酒打歌进行欢狂。漾濞是彝族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最突出、内容最丰富的地区。其他各族也都有各自的民族习俗和文化,民族风情古朴浓郁,十分迷人。
* _2 X# G* S+ U9 L3 V( U6 L其他。境内的彝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交往之中,形成很多民俗,随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落后和不健康的民俗已逐渐消失,而健康的民俗却一直保留至今。其主要者有:4 j2 h2 i+ p$ {! V7 ^/ R6 V
朝山会:彝族居住的各地区都有朝山会,由村寨轮流主办,举行打歌等活动。其中规模最大和最热闹的是境内南片三乡的白竹山朝山会,时间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旧时由白竹山周围较大的12个村寨轮流主办。届时举行打歌活动,原建有玉皇阁,1958年“大跃进”中被拆除。另外还有富恒乡的农历五月初五杨梅会,也是规模较大的朝山会。# _2 Q2 j" @* E6 P1 v9 |
串会:境内各彝族地区都有土主庙和道佛寺观,在土主的圣诞日和仙佛诞辰,每年都要举行祭祀活动,称串会。活动内容同朝山会。境内串会主要有农历正月初二富恒岩前祭祖会、二月十九龙潭富厂地母庙会、三月十九鸡街新寨庙会、盘龙寺庙会、太平观音庙会等。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鸡街新寨庙会,届时“两地州三县”(保山地区、大理州、漾濞、永平、昌宁县)的彝族群众都有人前往参加,该庙会在“文化大革命”中一度被禁止,80年代又恢复了活动。" N  ^' t  i( ?) W* ]
打歌:彝语为“阿忾”、“额克”,意为“歌舞”。这是彝族最具特色的文娱活动。县内南部山区彝族的“阿忾”是一种载歌载舞的集体舞,风格刚劲、明快。群舞者在笙、笛伴奏下边歌边舞,舞步整齐、舞姿矫健。在举行礼仪的场合,开场时须由长者率若干青壮男子跳序舞,序舞后即不论男女长幼、生人熟客均可随意参加。一般场合下则不一定跳序舞,无论何人均可一开始就加入歌舞。舞场可大可小,参舞者可多可少。少至三五人在田边地头兴起即舞,多至数十上百人在打歌场上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当数十上百人一齐歌舞时,优美动听的打歌调声飘四方,山鸣谷应,使人在十里地外也能真切地感受到打歌场上热烈而欢乐的气氛。一次盛大的打歌会,自头天黄昏时分开始,至次日黎明才尽欢而散。在鸡街,“阿忾”时常伴以刀舞,使打歌场上的气氛更为热烈。
- M0 A0 @% k9 b! a西部地区彝族打歌的另一种形式称“路路则”。这是一种只舞不歌、有乐器伴奏的集体舞,有20多种舞步,由领舞人报动作名称,众人依此变换舞步。8 A* S$ v" R+ P6 ]
打磨秋:境内部分彝区有打磨秋的习俗,时间是腊月二十五日至次年正月十五日。在公共娱乐场所(如村中广场或寨外草坪上)立一根杉松木桩,顶端削成圆榫,再在圆榫上反扣上一根在中间有孔的长木杆,彝家小伙子和姑娘们或骑或扑于木杆的两端,一起一伏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取乐。, Z  ]. T& s1 i, v* V/ H
唱牛曲:农耕时,彝族男子一边使牛耕作一边唱牛曲,高亢嘹亮,旋律优美。曲子内容多为感叹劳作艰辛、褒奖牛的奉献精神,或者是抒发劳动的欢乐等。有传统唱词,也有即兴吟唱,风格独特,真挚感人。: A& u# E) W4 h2 e- m
尝新饭:秋收新谷登场,彝家都要尝鲜米饭。尝鲜时,先将少许新米饭喂狗。相传现在的稻谷种,是古代狗在天神谷堆上打滚带到人间的,故每年尝新时,要让劳苦功高的狗先享受。. }3 H4 x, \' V% e& }8 E
围灶灰:立夏时节,在房屋周围撒上一圈灶灰,防止毒虫毒蛇进入宅内。
' R4 M( c; I* g$ M  C& Z0 |( L跳菜:在婚筵席上,厨师将8碗菜肴装在木托盘内,用头顶托盘或单手将托盘托出,再上到桌子上。这是彝族宴宾的古风,一直保持至今。今聂苏支系彝族聚居的地区,此俗尚盛。5 N" p9 L7 L9 u$ h( P9 e
祭“嘎音波”:在立夏的前一日,境内聂苏支系的彝族都要在地边遍插树叶,此俗从古及今,从未间断。“嘎音波”是传说中的土地神、庄稼神,相传立夏前一日到各地巡视土地,插叶表示土地有人耕种,反之则无人耕种,“嘎音波”不准土地荒芜,看到无叶的田地则收回,使该地颗粒无收。此俗为聂苏彝族独有。+ `: q6 @/ K; T0 ^9 |3 m
沐浴会:境内富恒乡羊吃蜜河于每年立夏都要举行沐浴会,届时除境内的彝族外,邻境云龙、永平、洱源三县的彝族群众都要聚会到羊吃蜜河边的温泉沐浴。此温泉中含硫磺等物质,可除脚气和皮癣等疾,有益于身体健康。沐浴会期间,开展打歌和小宗商品交易活动,非常热闹。3 D5 R% v, T4 ?  d4 Y8 g
叫名字:又称“叫奶名”。小孩出世3-7天,由阿老或阿奶给孙辈取名。取名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流行的是按阴阳五行学说取名,如水生、木贵、金福、火德、土妹等,原则是缺哪行,就取哪行的字。按生象的反义取名,如曾有婴儿夭折,或婴儿生象出众,唯恐早夭,就取个丑名,诸如狗宝、丑英、憨弟之类。按阿老、阿奶的福寿取名,如六十九、五十一等。! b$ S4 Q; X1 v; }. r) f: A
满月登高:婴儿满月,由母亲背着登高,登的越高望的越远,希望孩子长大后有出息。也有在满月这一天,为孩子栽一树、嫁一苗的习俗,以此纪念孩子快长快大。
0 {9 _$ E# z- F鸡骨卜:用鸡髀骨占卜,是彝族最常见的占卜方式,重要节庆、祭祀、出行等活动都要“宰鸡问卦”,现仍十分流行。6 n! F7 W, V5 s* `, V4 B6 r+ R
禁忌:在平常的生产和生活中,彝族有许多禁忌,这些禁忌,既是道德规范,也是行为规范。
2 Q( u% f, t8 P" W/ y  G1 f, E4 |主要禁忌有:旧时寡妇不再回娘家落籍;初一和十五不耕作;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不种任何植物;重孝者三个月之内(至少七日内)不入别家门和不抱别人小孩、不进秧田;正月初一忌人入门;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不讨债,扛枪狩猎次日不进庄稼地;产妇30天内不入别人家;孕妇不采摘果木;不在井泉旁大小便、洗衣服、宰牲和扔污物;煮吃狗肉在屋外不在屋内;不得骑马进入他人院内,否则认为是对主人的不尊敬;不能拿着砍刀、斧子、猎枪等物件突然进入别人的家中(木匠、猎人预先约定者除外),以免引起主人的恐慌和不悦;在邻居家里不讲粗话;早晨不讲生老病死的话题;禁说“死”字,说“不在了”、“老了”、“成佛了”等词语;小孩夭折也不能说“死”字,说“打失了”、“没有领大”等词语;赶牲畜忌入他人院内(劳作或运输时,耕畜、驮畜除外);不搬用坟茔及其附近的石块;忌用寺庙的砖、石、瓦建盖住房及畜厩;烧柴由根部大头进灶;忌生恶意坏心算计别人;父母健在,不留胡须,不剃光头,不束草绳;喜事、起房盖屋做客帮忙者,忌穿白衣服。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22: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关怀下,农村普遍推广农业科技,采用了“塑膜育秧”、“中层施肥”、“配方施肥”、“宽窄行条栽”和包谷“地膜覆盖”、“育苗定植”等生产新技术,以及推广良种良法,施用增产素、促壮素,有力地促进了彝区粮食生产,全县粮食连年丰收,改变了生产责任制以前“吃粮靠返销”、“地皮闲着、肚皮饿着”的状况。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扶持帮助下,彝区农民又开展了以建设稳产高产农田(地)、改造中低产田(地)和坡地改梯地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使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地得到发展,拓展了农业生产的新路子。同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壮大家庭经济,在彝族农民中,出现了一批“养畜大户”、“核桃种植大户”、“秤砣梨种植大户”、“柑桔种植大户”。随着彝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辈子和土地打交道”的传统观念开始改变,一些彝族农民离开土地,走出山门,从事商业、服务业、运输业、建材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依托核桃、特色经济作物等资源优势,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彝区经济结构的调整,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大发展。
: Z5 ?2 U* E6 x! K饮食:彝族主粮为大米,间以包谷,不习食白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彝族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包谷及其他杂粮主要作饲料或出售后调换成大米。肉类主要有猪、牛、羊、鸡肉等。油脂主要有核桃油、菜油以及猪油。菜类为常见之属以及菌类。彝族男女都喜欢喝白酒,白酒多用包谷、高粱、苦荞、大麦酿制。成年男子和部分成年女子有吸烟习惯。成年男子还喜欢喝烤茶。彝家每户都有火塘,饭后休息时间,围在火塘边用小茶罐烤茶、喝茶。客到家中,敬酒、敬茶。酒倒满杯,烤茶半杯。彝家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的习俗。( T! \/ @, g: u) s
居:彝族的住居为“大聚居小分散”,多为聚族而居,形成大大小小的村落,很少单家独户。住房院落大小视地势条件及家庭经济状况而定。院落格局有“三坊一照壁”、“一大一小”(一住房,一灶房)等形式。不论何种布局形式,均有围墙、大门(有的还有侧门)。旧时畜厩都在院内,一般均为“上楼下厩”,便于管护。建国后,随着社会治安的好转,社会稳定,逐步改革旧俗,实行人畜分院,院内外种植花草果木。
. j9 P* ]8 u( a0 o建国前,彝族生活贫困,住房一般都较为简陋。腊罗支系多住草房,聂苏支系多住垛木房,瓦房不多见。房屋门窗较少,后墙一律不开窗,楼存粮食不住人。建国后,生活逐步富裕,住房均改为瓦房,并雕梁画栋、安装雕花门窗,油漆粉刷门面,核桃树下瓦房新,彝族人民生活日新月异。8 j; r; |1 \3 b( u
服饰:彝族服饰因支系的不同而略有差别。腊罗支系女套装有凉帽、上衣(配以领褂)、围裙、裤脚镶绣花边的宽筒裤、绣花鞋。凉帽用布料缝制而成,镶有鼓钉桂花,绣有精美的花卉图案。衣裳为斜襟式样,边角镶有彩条。围裙绣有精美的花卉图案。布鞋的图案也多为花卉,各式各样,艳而不俗。已婚妇女头缠青布、白布(多为绸质)或黑布包头,穿斜襟衣裳,外罩领褂(马甲),系围裙,上下装和内外装多以黑白、红白、蓝白、蓝黑相搭配,色彩反差较为明显。男子上装多为白布、蓝布对襟衣裳,外加黑布或麂(羊)皮领褂,下身多穿蓝、黑色布料大裆裤。
" ~, b; f) {; F% c/ t$ p9 J7 x聂苏支系妇女的服饰与腊罗支系妇女的服饰大同小异。唯头饰明显不同,头上多缠黑绸子或者缎子缝制的包头,外绕3-5圈银链或珍珠链,内插一字型银簪,胸挂4-12条银链、针筒、三项五须等银制装饰品。男子的服饰与腊罗支系男子的服饰相同。; N+ e; S- B% K4 r. D- {9 o6 O- u) C
诺苏泼支系的服饰民族特点突出,缝工精细,色彩艳丽鲜明,配饰各种银制物品。外衣除各种色彩的长衣、围裙外,还有蓝、黑色绣花筒裙。头饰包头多用蓝、黑布,比其他支系的包头要长。成年男子缠黑布包头,服饰除缝制精致的蓝、黑白对襟衣裳外,每人都有一件披毡,穿着显得粗犷、豪放。9 f7 J) k* r. P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今彝族的日常穿着有了变化。除节庆日外,一般都很少穿着民族服装,而以流通行服装、流行时装为穿着主流。这一方面是因为民族服装缝制不易,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劳作的方便和交际的需要。. G5 G2 t" d4 U: b
语言文字。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居住在较偏僻山区的彝族中,部分老年人和小孩不懂汉语。此外一般都懂汉语和其他民族语言。族内交际主要使用本民族语,在和其他民族交往中,操汉语或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彝族有本民族的文字,史称“爨文”或“韪书”,是一种超方言的音缀文字,主要在彝族宗教上层人士中通用。据社会调查访问,清代及其以前,境内彝族毕摩还使用彝文,民国以后逐渐失传。+ U6 y! ]6 s5 T, ?% M& ^0 ~
婚姻。建国前,有极少数的有钱人家子弟实行一夫多妻制。新中国建立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废除多妻制,一律实行一夫一妻制。寡妇可改嫁,鳏夫可续弦。旧时崇尚早婚早育,多子多女,数代同堂。现时传统的旧观念已在改变,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7 t8 P7 y4 h2 d* U& u5 p/ P" U1 N
彝族的婚姻一般有提亲、定亲、讨亲、拜亲、回门等几个传统过程。某家男青年相中了某家青年女子,可请族中一位媒人或者长辈去提亲,也有男女双方情投意合,相互说定后再请媒人去提亲的。还有完全是自由恋爱不要媒人直接由男方携带粮、酒、烟、茶等礼物去提亲的。不论用何种提亲方式,只要女方家收下礼物,就说明联姻有望,然后即进行定亲。定亲时,携带的礼物有酒、肉、茶、烟、米等,一只大红公鸡,衣服数套。席间女婿改口尊称女方父母为“爹”、“妈”,表示婚姻关系已初步确定。随后男女双方到当地政府领取结婚证书,正式确立婚姻关系,并择定讨亲时日,讨亲又称迎亲,对于新娘来说又称过门。旧时讨亲,有送一头彩礼牛的习俗,今已革除,但仍要送钱、米、酒、肉等彩礼,数量多少视男方经济情况由双方经媒人协商而定。讨亲由陪郎、媒人同往娶亲。人数包括新郎,要单数,俗谓“去单来双”。如是聂苏支系讨亲,新婚男青年要披红结绣球,女青年要脸蒙红面纱。旧时讨亲都用马,现今视交通情况,用车或步行。女方家送亲都要吹唢呐,送亲人数要双数(不含新娘)。陪嫁衣物装入箱柜时,要装盐、茶、米、豆及土基少许包起,同时装入箱柜,次日出嫁送亲点火一把,以示其女从今以后成家立业。新婚3天回门,回门不在娘家过夜(路远者不依此俗)。% f) l; p7 j# C. ~  A9 N
丧葬。腊罗、聂苏支系在明代以前实行火葬,明代以后改行棺木土葬,诺苏泼一直实行火葬。腊罗、聂苏老人去世后,都要行丧葬仪式称“开吊”。孝子披麻戴孝,唢呐队吹奏衰调,毕摩诵经。死者家要杀猪宰羊,供奉酒食果品,由毕摩念诵各种祭悼经文。晚上打歌。出殡时,所有参加吊唁的亲友、宾朋一同送葬,青壮年争先恐后要抢抬灵柩。送葬完毕,由毕摩领着孝子到山中砍取杜鹃花或棠梨木,雕刻成一个高五寸左右的小木人,穿上衣服,挂在祖堂的篾笆上,作为祖灵牌位,腊罗支系称祖灵为“丁郎刻木”。聂苏支系则用山竹的根部做祖灵牌位,并将祖灵置于竹箩中,悬挂在祖堂中,称其为“孟宗哭竹”。葬后用石垒坟,并垂碑勒石,镌刻墓志,于每年清明节上坟祭祖。诺苏泼小的火葬仪式较为简便,老人去世后,由邻村的外姓主持焚烧。先将死者用白布包裹,女性脸朝东,男性脸朝北,烧成骨灰。最后将骨灰装入白布口袋。置于高山岩洞中,布袋不扎口。在火葬时,拔竹一丛,在火堆上空烟雾中绕三圈,然后取出竹根一小节挂在祖堂的篾笆上,作为祖灵牌位,逢年过节进行祭祀。今时,丧葬已移风易俗,丧事新办。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Powered by DALI8 X3.5© 2001-2013 dalibaba Inc.  滇ICP备19004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