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云南大理周城扎染做出来的衣服太板扎(漂亮)了

0
回复
1972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0 22: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L; G( A1 ~. Y4 Y$ h; U5 X

$ v4 [3 N! _/ S& h* t9 F! F
! N+ A, r5 \- V/ x; D" {
- l$ G* X# h) N! l% S一个是历史悠久的古老工艺,一个是家喻户晓的药用植物,千百年来,它们相依为伴,致富路上,它们共赢商机——不同寻常的板蓝根。. a# z' e1 {  e: Y2 i
记者李文刚:雨浓,雨浓,来之前我说什么来着,到大理这么漂亮的地方,你就不能带女孩。哎哟,你不知道,这女孩吧,太爱美,看什么都好奇,见什么都新鲜……8 ^& J7 p: b, P1 k  G
记者徐雨浓:咳咳……
  b9 k. b$ @3 |2 x4 t李文刚:哟嗬,什么时候弄这身出来了?
7 @- V& y7 E$ J2 W  S$ x) \4 H徐雨浓:不错吧?
1 k. m5 O/ y' N! i李文刚:真漂亮!甭美了,干正事了吗?; P5 {0 i' Z9 ?& c, w
徐雨浓:不就是来找板蓝根吗?0 h5 P/ Q7 y' z0 x# f: j# L
李文刚:对啊,找着了吗?
1 ~' |& }) h6 I+ E2 z! M徐雨浓:找着了,找到身衣服。
5 B  j2 {& M7 X' o  K4 |0 w李文刚:赶紧把这身衣服换了,办正事要紧。6 E$ W* ]- d' B0 E2 r  o
徐雨浓:这可是白族地区,我觉得你穿这身衣服吧,有点不太合适,该换的是你。3 n6 G" G( I/ x8 T5 b0 A& s0 @
李文刚:哟嗬,那我换一身不就完了吗。
* L$ t- f; V1 `1 ]. p8 M到云南大理,拍的明明是板蓝根,记者雨浓却在穿着打扮上下起了功夫,难道是早就胸有成竹?这个啊,还真得从板蓝根说起。板蓝根是一种在中国土生土长的药用植物菘蓝的根,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的功效,在云南大理啊,很多人都在种,据说,还跟一种传统工艺有关。那么,这是一种什么工艺?记者雨浓又要帮文刚挑一件什么样的衣服呢?& @4 t# ^! Y) Z. {* n- ?+ I
徐雨浓:我刚才打听了,人家告诉我啊,这扎染可是白族特有的工艺。
( p  ~0 v) B) b" `8 v* ?李文刚:挺漂亮的,你看,这一个个小花多精致啊,而且标准都差不多,再加上这花纹……哎,对了,这扎染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s) h/ B5 e4 A
扎染是大理白族的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工艺,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早在盛唐时期,就已经作为民间时尚,成为向皇宫进献的贡品。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扎染制品又成了云南大理的一种特色产品,吸引着中外游客的目光。
7 _- G: s4 L7 z! X徐雨浓:这扎染的成品啊,还真是挺丰富的,不仅可以做衣服,您看啊,这是些小背垫,那个呢,铺到床上啊,还可以当床单。哎,文刚,你来看看这个,我觉得啊,这个也特适合你。6 @3 `- s: u+ n" C. ~
李文刚:这个啊,挺有意思,可是谁有这么大的腰啊。哎,那不是板蓝根吗?/ Y6 j; @: u' n* U9 h, S4 e
明明是一间以扎染为主的手工加工坊,文刚在这里却发现了板蓝根,这是怎么回事?. l1 u% Q4 T3 ]/ {6 f4 |2 f
村民杨麟:这个板蓝根,它本身就是植物染料,没有这个板蓝根,它就染不出这个扎染来。
- b2 w  B8 A6 I5 `/ p5 B% a徐雨浓:它是用叶子呢,还是用根呢?* a$ @- c+ l2 ?
村民杨麟:全部都是用叶子,根不用,只用到这个中间。
. @  X3 m2 s. Z) V8 @% Q, p板蓝根,板蓝根,这白族的扎染恰恰就只用叶子不用根。原来啊,这菘蓝虽然是一种药用植物,但是它的根和叶的作用却并不完全一样。相对来说,这板蓝根,也就是菘蓝的根啊,是一种著名的中药,在城市的药店里经常可以看到,可谓是家喻户晓,而菘蓝这种植物本身呢,反倒很少被人们提起,所以啊,很多人也就只知道板蓝根,不知道菘蓝,而把菘蓝统称为板蓝根了。
) W1 L  B* n  @  K8 U" s! a中医副主任医师薛祖武:我们中药上主要是用它的根,它的根入药叫板蓝根,它的叶入药叫大青叶,大青叶通过加工成粉末,就叫青黛。  x1 S- d& ^" {$ l" `
和板蓝根一样,青黛也是一种常见中药。不过呢,您可能只知道它能够清热解毒,消炎杀菌,却不知道,这扎染颜色的秘密,全在这青黛和提取青黛所用的菘蓝叶子上了。
7 Q- r- E7 }: F/ ?0 m$ k徐雨浓:这以前对板蓝根的了解啊,就是感冒时喝的那冲剂,认为它呀只能药用,没想到它在这儿啊,还成了扎染的染料。现在呢,我就用最简单的方式啊,让你看看,这板蓝根到底是怎么变成染料的。( w$ _( o: y- x9 v7 T- }
徐雨浓:嗨,您看到了吗?现在这个水啊已经变蓝了。所以说啊,以后别老拿板监根当药喝。哎呀,清热解毒啊。% S* l  f/ ~8 U$ M* P6 X/ m$ i
以前,人们把可以提取蓝色染料的植物称为蓝,把提取染料时产生的沉淀物叫做淀。《本草纲目》记载:“……南人握地作坑,以蓝浸水一宿,入石灰搅至千下,澄去水,则青黑色。亦可乾收,用染青碧。……淀乃蓝与石灰作成,其气味与蓝稍有不同,而其止血拔毒杀虫之功,似胜于蓝。”战国时期荀子的一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指的是颜色,而本草纲目中提到的“似胜于蓝”指的却是青黛的药效。也就是说,用这种天然植物染料染出来的扎染,不但颜色好看,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呢。
4 k  u4 {# |9 @% [* v: P: H李文刚:哎哟,我说,干嘛呀?
3 {/ U4 Z9 U3 C; a9 P: n; j% ?徐雨浓:别动别动,我好好看看。哎你说,我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来,这扎染是怎么回事啊?7 C0 f7 \$ m7 }$ x5 k) ^
李文刚:没看出来?) c; B9 ~2 h* b- d* X1 K& U
徐雨浓:没看出来。3 F) ^+ C. I$ U- `7 @# u2 t
李文刚:我琢磨出来了,你呀,找根蜡烛。
7 V8 E+ `  p% j6 i7 T! ^3 y徐雨浓:啊,这儿就有。
3 m4 F- l* z, T$ S$ g李文刚:那我这儿也有。
. Y) [7 g! \! n) A# |& N$ \徐雨浓:哎,咱们点蜡烛干嘛呀?
, L' W1 D/ }/ @* [- I: G, k李文刚:还没明白呢?有蜡油没有?
; L$ ?3 K& k2 U. Z" e徐雨浓:有啊。; T3 P1 X8 T/ G) g- x  D2 R' _
李文刚:有蜡油就好办,蜡油,滴哪儿呢?
# U4 j4 c! y6 m% F; T6 ]3 `# H8 F, H徐雨浓:哎,把你手伸出来。) C2 Y2 A$ a5 `! ?5 b
李文刚:伸手干嘛啊?( k; S$ X; B! P) o2 j$ |
徐雨浓:就滴这儿。
9 Q9 j$ h  i. [+ S李文刚:哎哟嗬,你够狠的啊。行,就这么着吧。瞧着,这是染料,把这个放一下,瞧见没有?甭吹了,这个蜡油以外的部分都被染上颜色了吧?被蜡油封住的部分,是不会被染上颜色的。到时候,把蜡油一揭开,这无色和有色一结合,就形成了美丽的图案。
( P8 k9 y( X& c- Q; \* t! M徐雨浓:哦,我明白了,不过你这是蜡染啊。
# E8 V# M4 a5 u( H& Q7 {# K% Q李文刚:扎染啊,跟蜡染同理,来根针……5 }: J7 C) T/ u8 I7 R5 C9 e8 q/ g
徐雨浓:针?我怕疼。# P9 o6 @# v8 [: ?0 p. Y0 t: Z# a- z
文刚猜的没错,这扎染和蜡染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蜡染用蜡,而扎染用的却是针和钱。简单地说,扎染一般都是事先在棉布上画好图案,用针和线把图案缝起来,在需要的位置按图案的形状紧紧地绑扎到一起,然后才放到缸里去染色。这样染出来的结果是,没有绑扎的布被染上了蓝色,而绑扎起来的部分,反倒染不上色,把线拆开以后,这些没染上颜色的和已经染上颜色的部分一对比,就形成了漂亮的图案。说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啊,却并不容易。/ v  S8 T( }0 l! O) B( |; L, a
徐雨浓:哎哟,哇,又被扎到了,出血了。看来要想做好这扎染啊,真是不容易。其实,我跟大妈学到的这道工序呢,是扎染里边最需要耐心和技巧,也是最难的。
1 ]! p  l  a! W6 b9 F由于扎染布都是用手工一针一线做出来的,随机性很强,所以啊,每一个花纹所呈现出来的形状都不一样。不过呢,这缝扎还只是形成图案的前提,最繁琐的工作啊,还在后面呢。
# Z+ z; \  ?" i  V2 n李文刚:哎哟我的妈呀……我说,这么弄行吗?/ q! L+ f0 U7 y. ]( ^" }
(画外音)不行,像你这种要反复浸泡21遍呢。
+ q, R, `% e+ G/ I3 ~8 h6 K1 b; `李文刚:反复21遍?!不行,这太费劲!我说,雨浓,过来过来。
' n+ h. ~3 E: D# N徐雨浓:什么事啊?
1 }/ H# ]6 s* L8 C+ A- L1 ?! }李文刚:你在家干家务活吗?
8 b# w& y7 F/ ?4 v徐雨浓:干啊。
1 R( A% X, m/ q0 M5 e; u4 K6 C李文刚:洗过衣服吗?) K2 d! I+ q4 w/ L6 ~% c
徐雨浓:当然洗过衣服了。4 K2 ^; s, W- U5 c5 E
李文刚:我早就看出来了,你就是这优点,平时吧,就爱体验生活。那这事交给你了,别着急,慢慢干。
  c/ v: c. s! U' g' M9 D徐雨浓:好。这得洗多长时间啊?
# X3 r, X- N. }: m6 U& A& {8 @$ `) @) M* E李文刚:21遍就行。
$ a# d" a' e* |4 A, O. ~徐雨浓:啊?!21遍?!' z; ^. U+ m9 @& v& I1 x* ?
和化学染料不一样,这天然植物染料在染色时并不能一次成型,而是必须经过很多次的重复浸染,每次在染料中浸泡一段时间,都要拿出来晾干,然后再重新放进染缸里,每浸泡一次颜色就会更深一层,直到用清水漂洗不褪色的时候,扎染布上的花纹和背景就会呈现出多层过渡的效果,自然天成,生动活泼。绑扎的手工加上繁杂的染色技巧,形成了大理扎染独特的魅力,深受消费者欢迎。
7 p$ a8 ]/ m( j4 l' O* R* h* L  D. N/ C游客(法语):我以前在中国的贵州看过蜡染,这次到大理是第一次看到扎染,非常漂亮,很了不起,需要很多的人工,也需要很大的耐心。! T% Y  I# o5 S- r  F% T9 Z4 ^9 w
游客(法语):我觉得每一张都很好,还没有时间把每一张都看过来,因为每一张都是不同的图案,都很漂亮。他们付出了很多劳动,这个东西的价值应该是很高的。
1 }( t5 [: O) ]9 l徐雨浓:第16遍,实在干不动了!哎哟,还剩这么多染料,这一大缸得染到什么时候啊!要不然我喝点?4 G5 {# D# Q+ d: Y  {, T
由于采用了植物染料反浸染的办法,人们在染色时,一般都会随时往桶里添加菘蓝叶来加深颜色,而不会随便把染料倒掉,这样一来,不但保护了环境,而且还充分利用了染料呢。
6 D: b# A1 {$ n: V% m村民杨麟:这样一桶,最起码要染布,像被单床单这些,要染100块左右,板蓝根,沉浸好的,需要20公斤左右。
8 {: K9 ~1 W  V8 \+ `. @按照当地人的经验,每20千克的染料,一般需要100千克菘蓝叶作为原料,这正好是制作100块扎染布所需要的量。在大理,人们种菘蓝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板蓝根,而是要取菘蓝的叶子,所以啊,老百姓一般都会房前屋后种上二三亩,作为生产扎染的原料。
# c& y5 F' S5 A6 a% U你看我们一年收两次,一次上半年,一次下半年,因为我们有大棚种植,每亩地收菘蓝叶将近在5000公斤左右。
! M) Y. M8 f" C- `目前在大理的本地市场上,一块2米长1.5米宽的扎染布,一般可以卖到四五十元。很多农户既是菘蓝的种植者,又是扎染制品的加工者。在没有大棚的情况下,一亩地大约能收2000公斤菘蓝叶,可以染出2000块扎染布,种植效益加上扎染工艺所带来的增值空间,综合收入高达七八万元。2006年,“白族扎染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大理市菘蓝叶年产量250吨,扎染年产值达到8000万元。
' ~* `% _: K" A: P5 H2 K  i% y- y7 r2 M! y徐雨浓:嗬,文刚,还在这儿研究着呢?) q! {. d3 r% ?2 E4 W7 n
李文刚:那是,现在不研究,回去没收获。& M4 f/ X6 \! [3 {( F  L% A
徐雨浓:哎呀,我这次收获可是不小啊。我跟你说,我趁你不注意的时候,在这儿学了点手艺。虽然这个手艺不怎么样吧,不过,这也算是幅作品吧。
3 [5 X& s4 {, g6 P; c/ ~7 E+ {) l李文刚:行了,别卖关子了,看看。嗬,看出来了,“每日农经”。
) `, ~- }2 o2 H- Y. M徐雨浓:嗯,怎么样?
3 e7 t0 M6 U; r& F$ [8 p/ C" O8 ~李文刚:肯定没少扎手。0 L( F- ?+ @: w( a9 E$ W" ?2 s; a
徐雨浓:说真的,如果跟这些比起来,我觉得我这个就不算什么了。0 t& h4 r3 C% i; @9 J
李文刚:您也甭谦虚,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做出这么一幅作品,那就相当地不错了,对不对?哎,我说,你那活儿干完了吗?: P% q7 Q8 J# K
徐雨浓:活儿?哎呀,我还剩了五遍没染呢!
! h# e* f5 j( }9 x- h李文刚:嘿,你看!要说起来啊,这个真不错,要不,我收藏得了。& x0 c# t4 t" w, m/ I; ^# ]
2006年,白族扎染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底,大理市扎染从业人员1万人,参与菘蓝种植、产品加工和销售的相关从业人员接近5万人。
, ]+ V$ ?; ?5 q' f- O) z编导:郭冬云  摄像:蔡向上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