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古镇显史迹

0
回复
740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4 23: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凤羽是洱源县的白族大坝之一。
% S3 f6 _7 `( I: K6 y8 @3 i& w凤翔古镇呈凤羽乡政府所在地,被誉为大理州“四大乡村集镇”之一。
+ f4 T9 c* B$ I7 Y) X凤翔镇古称“舍上盘”,(白语叫好刀宝),因地处鸟吊山麓,民间以百乌翔集吊唁凤凰的传说而改名为凤翔村。: ~1 d3 M, e9 ~7 r) Q% v
凤翔距县城1 8公里,村子布局整齐划一、老街主要有元士充、中和充、太和充、官路充,今新扩新街大道。官路充在明代曾设古驿站。9 L7 F/ Y9 a2 K+ j. m. K
凤翔村现有居民1802户,人口7l00多人。全部是白族。民居建筑多为三坊一照壁的白族建筑风格,庭院里家家种树,户户养花,清澈的溪水绕屋而过. 照壁上多写有“耕读传家”等大字及历代诗词。. m7 h" Q' r) Y: d. S
凤翔古镇在南诏晚期曾设县治、称凤羽县。明代改土归流后设凤羽土司(今凤羽尹胜土司遗址仍在)。清改属浪穹县治。* n  B0 [- `  \5 {3 b. [
凤翔古镇是凤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物产丰富,油菜、糯米小白糖、蜜饯、凤羽耗子洋芋十分有名。民族民间文化独具特色,洞经音乐、吹吹腔、田家乐及民间传说丰富多彩。公元1720年至清道光1,年,凤翔镇创办《凤翔书院》,先后出了张绰,施化理、赵辉璧.施寿春四位进士和张灿斗等九位举人,为后人留下许多不朽的诗篇和著作。如今凤翔镇还保留了文庙、三圣宫、清静寺及帝释山的古寺庙群,那里松林成荫,泉水淙淙,寺外翠柏鲜花常年不败,鸟雀啁啾、吸引了许多墨客骚人吟诗作赋,赞叹不已,是游览度假的好去处。
% R9 B2 D% j% [4 F% \! p  g: s凤翔镇北有条河叫白石江,江畔有一石塔名镇水塔.村东官路充路口有一双石塔,建筑风格为(缅寺)葫芦型、又称留佛塔,可见古时佛教盛行之一斑,离凤翔不远的清源洞、鹤林海眠、灵鹫寺等凤羽八景为凤翔增添光彩。
: b3 e. L( L0 Z% i6 m1 u" }. s如今,在县委,县政府关怀下,凤羽白石江水患得到有效治理、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古老的凤翔镇也焕发了青春,新扩修的大街两边是一排排商店。宏伟的现代建筑拔地而起,农贸市场、邮电所、供电所、银行,财政所、淋浴室、歌舞厅应运而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0 ]5 a# k% U0 o9 ?凤翔古镇的明天更美好。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