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与招呼 ' L$ F8 H/ P8 }/ x
' Z% M/ E0 J5 j6 n3 S1 f9 f
(1) 称呼
5 ~4 m5 v# l; l* d' J
, p2 z% O1 |" v5 c 称呼被看作是焦急的先锋官,是人际关系融洽的晴雨表等等,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就为把握不准称呼的尺度而发愁 6 c; o1 T$ U% g. J
6 P+ c" K2 D% W! T4 F: }
刚上班的小王就曾因此备受尴尬之苦,报到的那一天,接待她的是公司的以为部长,40来岁的人却年轻的像二十五六岁,第一次见面,小王恭恭敬敬地喊了一声:“××部长,您好!” 部长听了,嘿嘿一乐,很随和地说道:“别那么认真,叫我小××好了。”在遇到部长时,脑子转了七八道弯,还是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他, - f( q# u6 o8 O7 O" y
/ Y9 X: k3 d# |% u# L 同事小李也遇到怎么称呼对方的问题,正是因为他无法面队同事间的称呼,整天猫在办公室里,不敢出去。生怕碰见一个不知如何称呼的同事,有是还真“屋漏偏遇连阴雨”他越不想碰见这种情况,偏偏就让他赶上了,即使上一趟卫生间,也会碰上无法确定怎么称呼的同事。 * V' l; b( f2 u# X% E- R
8 V9 I B4 k) [ Y 在现实生活中,称呼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其实小王、小李只要静观他人的称呼,然而同他人保持一致就可以了,遵循了这一点一般就不会犯太大的错误。大可不必为此担心分神。
4 ]( V' ~$ Q& m5 l
. D% M( a6 S+ u 一般地说,称谓是一种随交情的递增而逐步、随意化的,初识称先生]女士、同志。近了就称全名全姓,再近就称小×、老×。在近一点就可以称兄道弟,称姐道妹了。 * U, k3 p. M3 D/ a/ }
2 O4 ^1 a$ Z( v# Y& b. d4 n 可是,人们常常在初识是闹点称呼上的笑话。比如,某些人对女人的婚姻状态把握不准,夫人称小姐到无妨,若把小姐称为某夫人岂不尴尬,称未婚者为“小姐“就容易被谅解,西方女性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愉快的错误。
- \1 J) P" N( ^! P {
9 X' E0 r9 ~# @) ` 在社交场合中,一般男子称先生,对女子称夫人,、女士、小姐。已婚女子称夫人,未婚女子统称小姐,对婚姻状况不明的女子可称女士。如同一些少妇,被一些不熟识的长辈成为“姑娘”一样,心中一定会美滋滋的。 1 [1 n2 Y8 E. t- |+ X9 `
2 O. Z- E3 L$ i5 h3 A* h) P4 O 称呼对方时还要遵循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女士后男士,先疏后亲的礼遇顺序进行。
q7 E0 \ j$ _/ ]% V% `0 e+ [! E9 N
(2) 招呼
# v1 R/ ]; Q: L5 p: c. O
' |* Y& V; `0 Q% n+ m& I 招呼用语言表示的是打招呼人与被打招呼人之间的一种交往关系。如果遇到熟人打招呼或别人给你打招呼,你装作没看见,都是不礼貌的行为。
4 D- ]# [. c/ |( Q8 F# ~
; j# R7 P6 K! _3 K$ G 1.“你吃了吗?”
( ]4 m% w% F. y2 b+ c9 `
9 v9 Y5 U- j4 H6 G2 ~. B w. Y3 ?8 E 这是中国历史上沿用比较普遍的招呼语。“民以食为天”,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大多数劳动都求的就是能够吃饱肚子。因此,问对方有没有吃饭便是对方的一种关心。
3 ~: j* O6 k' o1 {. f; }0 L0 x7 O5 F9 v4 o
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饭问题已经得以解决,然而,“你吃了吗”这句问候语却流传了下来。但是,现在的这句招呼语基本上没有了原来的意思。它只是一种形式,不再包含原来的内容,问声“你吃了吗”也单单是一种招呼,表示“我看见你了,跟你打招呼呢。”至于对方真得过且过吃饭没吃饭,都是无关紧要。所以,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你吃了吗”的问话逐渐被新的招呼语所代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