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样拒绝与道歉的

0
回复
52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7 14: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拒绝,就是不接受。在语言方面来说,拒绝既可能是不接受他人的建议、意见或批评,也可能是不接受他人的恩惠或赠予的礼品。从本质上讲,拒绝亦即对他人意愿或行为的间接性否定。在商务交往中,有时尽管拒绝他人会使双方一时有些尴尬难堪,但“长痛不如短痛”,“当断不断,自受其乱”,需要拒绝时,就应将此意以适当的形式表达出来。
( b! h* s+ {6 c2 ~, I
% z4 P% _" E. z- ^% G9 @' Q& c. K  例如,他人邀请自己赴宴,能去就答应下来,不能去就不要勉强。不要当面作“欢欣鼓舞”状地接受了下来,届时又不出席,并且不了了之。0 m* A, z8 w( E) h5 Q

3 |" V8 U+ d; r& ^7 U. U  拒绝,既然是对他人意愿或行为的一种间接的否定,那么在有必要拒绝他人时,就应考虑不要把话说绝,别让别人感到难为情。% ]7 u4 `9 R$ l8 h
1 D+ Q3 T: ?+ x! F
  通常,拒绝应当机立断,不可含含糊糊,态度暖昧。别人求助于自己,而这个忙不能帮时,就该当场明说。当时拍了胸脯,此后却一拖再拖,东躲西藏,最后才说没办法。既误事,又害人,非正派的商界人士之所为,因为这等于骗人。
- Z0 R) Y6 H1 @" e4 L& C2 B- h; B. j0 J2 _% v1 W6 O. a
  从语言技巧上说,拒绝有直接拒绝、婉言拒绝、沉默拒绝、回避拒绝等四种方法。
) R8 l# ^0 ~5 m1 S7 f1 g. \! I) h  D* N& J0 M% Z
  直接拒绝,就是将拒绝之意当场明讲。采取此法时,重要的是应当避免态度生硬,说话难听。在一般情况下,直接拒绝别人,需要把拒绝的原因讲明白。可能的话,还可向对方表达自己的谢意,表示自己对其好意心领神会,借以表明自己通情达理。有时,还可为之向对方致歉。0 Q- i) }0 w( D" c6 x$ g4 D
# c& O5 A2 n; f, v6 M4 d
  有人对拒绝的借口不屑一顾,实在不够理智。若是外商在商务交往中送了现金,按规定不能接受,但总不能不近人情地质问对方“用心安在”。不妨采用婉转的语气,来拒绝馈赠,如可以说:“某先生,实在要感谢您的美意,但我公司规定,在商务活动中不能接受他人赠送的礼金。对不起了,您的钱我不能收。”这样对方就不好强人所难了。
) a5 G' j; U, r% c
8 v' w2 a9 Y$ ]' @+ y  R6 j# Y  婉言拒绝,就是用温和曲折的语言,去表达拒绝之本意。与直接拒绝相比,它更容易被接受。因为它更大程度上,顾全了被拒绝者的尊严。
; ]0 l6 V' D, `9 f  a+ p" ?- _4 l5 H2 j' P8 C) ]
  一位男士送内衣给一位关系一般的小姐,这非同寻常。但反唇相讥:“这是给您妈买的吧?”便似泼妇了。不如婉言相拒,说:“它很漂亮。只不过这种式样的我男朋友给我买过好几件了,留着送你女朋友吧。”这么说,既暗示了自己已经“名花有主”,又提醒对方注意分寸,不过总算不难听。4 u) S- _9 X3 r/ c8 o! a; B
( K# Y  x/ s& O. I* e# q
  沉默拒绝,就是在面对难以回答的问题时,暂时中止“发言”,一言不发。当他人的问题很棘手甚至具有挑衅、侮辱的意味,“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未必勇也。不妨以静制动,一言不发,静观其变。这种不说“不”字的拒绝,所表达出的无可奉告之意,常常会产生极强的心理上的威慑力,令对方不得不在这一问题上“遁去”。$ |  F! Y" j/ G

5 x8 k' _2 C0 W( E  沉默拒绝法虽则效果明显,但若运用不当,难免会“伤人”。因此商界人士还可以尝试避而不答,“顾左右而言他”的方法,即回避拒绝法,来拒绝他人。$ V3 E9 ~: ?# g  o; a
3 z3 f$ M0 q" w
  回避拒绝,就是避实就虚,对对方不说“是”,也不说“否”,只是搁置此事,转而议论其他事情。遇上他人过分的要求或难答的问题时,均可相机一试此法。
& \( k9 d" r1 K8 n+ ^
8 W  s: t$ T. t: B  有道是“知错就改”,人不怕犯错误,却怕不承认过失,明知故犯。在人际交往中,倘若自己的言行有失礼不当之处,或是打扰、麻烦、妨碍了别人,最聪明的方法,就是及时要向对方道歉。$ S" `: a  I5 ?4 f6 p

( e1 O; P/ a/ x: `; P/ O  例如,因为不了解实际情况,而当众错怪了部下,就应当胸襟坦荡一些,在确定自己错了之后,绝不能文过饰非,将错就错,一错再错,而应当马上以适当的方式向部下真心实意地道歉。这样才会被原谅,才称得上是强者。, R1 a" s7 p  ~+ ?1 R9 W
% R. a- m' I# b  a3 p3 D% o
  道歉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冰释前嫌,消除他人对自己的恶感,也可以防患于未然,为自己留住知己,赢得朋友。! Y3 E" ~0 g* {' R& ^) l
$ v' A# a1 ~% q
  在商务交往中,需要掌握的道歉的技巧,有下面几点。) A" O3 v- ?% f3 s
, n, n, Y3 V6 u: O' ~) F" x
  第一,道歉语应当文明而规范。有愧对他人之处,宜说:“深感歉疚”,“非常惭愧”。渴望见谅,需说:“多多包涵”,“请您原谅”。有劳别人,可说:“打扰了”,“麻烦了”。一般场合,则可以讲:“对不起”,“很抱歉”,“失礼了”。2 r3 M4 t% b, \. O& |

8 h6 O+ T6 O, ~. b. C2 q- P  第二,道歉应当及时。知道自己错了,马上就要说“对不起”,否则越拖得久,就越会让人家“窝火”,越容易使人误解。道歉及时,还有助于当事人“退一步海阔天宽”,避免因小失大。  i% y: n/ [: P! D; A7 R
- P( I' m" d' Z$ n, c: v
  第三,道歉应当大方。道歉绝非耻辱,故而应当大大方方,堂堂正正,完全彻底。不要遮遮掩掩,“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不要过分贬低自己,说什么“我真笨”,“我真不是个东西”,这可能让人看不起,也有可能被人得寸进尺,欺软怕硬。
% a8 U0 Z0 B3 N, s- J6 p& k. V" L! ?) |7 T' C" @
  第四,道歉可能借助于“物语”。有些道歉的话当面难以启齿,写在信上寄去也成。对西方妇女而言,令其转怒为喜,既往不咎的最佳道歉方式,无过于送上一束鲜花,婉“言”示错。这类借物表意的道歉“物语”,会有极好的反馈。/ a2 U/ J+ D4 U! J) v+ p
5 f7 V. n, _* P4 C0 G% m: x
  第五,道歉并非万能。不该向别人道歉的时候,就千万不要向对方道歉。不然对方肯定不大会领我方的情,搞不好还会因此而得寸进尺,为难我方。即使有必要向他人道歉时,也要切记,更重要的,是要使自己此后的所作所为有所改进,不要言行不一,依然故我。让道歉仅仅流于形式,只能证明自己待人缺乏诚意。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