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国际礼仪,就一定会联想到「女士优先」这句话。在今天的世界上,除了少数地方外,在一般比较正式一点的场合,这句话可以说是放诸四海皆准的,无论是饮食、交通、娱乐,都无需明显标示着上述话语而人人皆奉行不渝。
! e, M4 [6 n/ P1 V
: M2 a/ O$ m7 ?" s 在马路上行走时,男士须走在靠近车辆之侧,而让女士走在近墙壁或商店之内侧。 % C. a4 |, o. G5 e& p& f+ [/ e- Y/ s
. \' e( [" k P+ x) U 这一点是源自古老时代,当马路还是真的「马」路时,每当天雨必定满地泥泞,过往马匹车辆奔驰而过常会溅起污水及污泥,男士则刚好以身护花,当女士之挡箭牌,现代虽然这些道路已很罕见,但男士走在外侧的习惯都已经根深蒂固传下来了。 0 T* r( A" L& C$ R4 f d* S" E+ @
进入餐厅时 女士应走在前面,即依序是:领位人员--女士们--男士们。
: t( _+ `1 S; c$ T/ B
9 y. F# M3 `+ W8 W. D 待侍者替女士们安顿好座位后,男士们方才坐下。若无侍者替女士服务时,男士应先走到女士的坐位旁,替她(们)拉出椅子,排开餐巾后方才走回自己的座位再坐定.
* Y* ?9 b! f7 Q+ t" l N4 `8 f" u0 B+ w: ~3 E7 {
席间有女士离席,此时在其身旁之男士也应立即起身为其拉开椅子,让她方便离去,然后自己再坐下来,而女士返回时,同样程序就会重复一次,这一点我们看起来好像很麻烦,似乎没有必要,但在正式场合若这位应当服务的男士端坐不动的话,一定被其它在场人士视为粗鲁无礼,没有教养的。
! d) ?- `. o5 x) D7 O3 J0 x+ E% ^7 Q: x; L
进入汽车时,男士应先行打开最近的一扇车门,待女士坐定后,关上车门,绕过车后,再自己开门坐进车内。
3 H& V# s+ Z+ ~# a5 N8 W$ `0 o
' _* d2 _' ~. W: w% @/ s3 S 下车时,也是男士先开门下车,绕过车身,替女士开门,待女士完全离开汽车后,再关车门,然后跟上。
+ A$ Y2 k5 M$ o. Y
* {3 \$ ^/ m7 Y& H1 x 进入电梯时,男士也须先行替女士档住电梯门,女士进入后,自己才进入并按下欲去的楼层。抵达该楼层时,也须用手档住电梯门,待女士完全走出后方才跟上,此点不仅适用女士们,一般对待客户或重要的人均如是。 5 t" }. [: G7 t9 ~7 V* x2 w9 ]
: Z' i4 C, w! F( ^! P% Y
上楼梯或是电扶梯时,男士应走在女士后,以万一女士跌倒时可以搀扶之;下楼时则相反,应由男士领前,其道理与上楼梯则相同。
9 L$ W& {* p1 W8 _& H4 _# P" s* q* ?5 i
进入旋转门时,若门仍在旋转,则女士优先走入,若是处于静止状态,则男士先入以便为女士转动旋转门。 - Z& ~6 o4 W; X3 t+ a6 A6 ~
5 _ e+ l4 B5 I7 S7 `2 r9 e8 w
在公共场所,如巴士、轮船、火车上,一般来说男士不必让座给女士。 + t! E! X/ Y3 L& V6 q# [3 K
, X( z+ k7 i1 ^5 v; y4 v y 我们常说:让座老弱妇孺是美德。但国外情形大不相同,他们是以权利与义务之观念为出发,既然已花了钱买了票,则自己的权利与他人是一样的,没有让座的义务。
1 M7 Z |/ v; k2 e3 _
: Y w7 W3 i! p0 ~. f 一般比较有可能看到的情形是让给孕妇、怀抱小婴儿之妇人,残障人士,以及真的十分老弱的人。从来没看见有人让座给小孩子(孺)的,在他们的心中是不可能有买票的让位给没有买票的这个道理的! 6 P* X$ Q0 R7 |3 n" x8 l
0 M, v; M" y0 Z
自助餐会时主人多会宣布:请自取佳肴,OK!Ladies first!这时男士须待在原位,待女士取完首轮后,男士再依序取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