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婚礼——“路考”、“哭嫁”、“掐新娘”

1
回复
2632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3 16: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族婚礼——“路考”、“哭嫁”、“掐新娘” ) h, L$ f3 K/ }" v* E

! [6 a4 X) |3 Z& o0 X    白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可与其它民族通婚。过去婚姻多由父母包办,男方要付昂贵的聘礼,举行婚礼时还要花费很多的钱财。现在虽随时代的发展有很大的改进,但至今还保留有传统的古老的风情习俗。白族家庭里,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过去白族人家招赘男子要改随妻姓。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男女婚前自由,通过交往或节庆对歌等活动相互结识,自由恋爱。1 @+ b6 d0 d) ]1 J# K4 E4 c
; ]/ J3 `) U# l
    白族婚礼十分隆重,有人曾概括地说,在大理地区参加白族人家的婚礼,不仅能品尝到白族的名优特产食品、佳肴,看到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而且还能体验到一次难得的妙趣横生的独特民族风情。白族婚礼活动一般分为“踩棚”、“正喜”、“散客”三个阶段。头天为“踩棚”,男方要在正喜日(即结婚日)前一天白天,请人搭好彩棚,给女方送衣物箱笼彩礼,夜晚邀请乡寨中民间艺人在彩棚里唱戏(俗称“板凳戏”),即一人拉琴,几人扮不同角色演唱人或请人唱带有恭喜祝贺之词的“吹吹腔”(即用唢呐伴奏)、“大本曲”等曲调。人们一边吃、喝、品尝着主人摆下的果品、茶水、酒,一边唱,一直唱到半夜三更,在座的人不分老少、男、女,品食一碗圆宵,以示预先庆贺大团圆。第二天为“正喜”,从早上起便开始摆宴待客,当来宾开始品尝果酒后品食酒菜佳肴时,新郎在一个陪郎的陪伴下, 踩着唢呐吹奏起的“龙上天”乐曲,一桌一桌地给客人们敬酒、敬莱,而这敬法要跪着双手托盘把酒、莱(只一盘或一碗茶)敬上。迎亲时,有的地方新郎不去,迎亲的陪郎、陪女在媒人率领下,在唢呐声中去迎亲。到了女方家门口唢呐手要用力高声吹奏“蜜蜂过江”、“大摆队伍”、“迎亲调”等内容欢快、热烈的乐曲6次,女方家才由几位年长的男女亲戚数人出来招呼迎亲的人进门。然而,有趣的是,有的地方迎亲的人刚要迈进门,就被女方家的几位老人拦住路,用出几副对子(即楹联)或提几个意想不到的问题等类的语句,如:“你们从哪里来?”“路上碰见什么?”让媒人或新郎回答,人们把这一习俗叫“路考”。这一问一答不仅要灵机应变,而且还要讲究快,对答如流和有风趣,显得很有学问。若哪一方一下子反应不过来;常常会引起一阵阵爽朗而又充满喜气、欢乐、愉快的笑声。有的地方迎亲时新郎必去,同样碰到“路考”,人们称“考姑爷”或“考新郎”。迎亲的人们进门后,女方家便由4个或6个小男孩逐一给他们敬献苦茶、甜茶、糖茶。然后由媒人(或新郎)给女家父母、兄嫂、长辈拜堂、敬酒,女方父母给煤人小孩披挂一道红彩。这时新嫁娘(新娘)要大声哭起来,人们把这哭称为“哭嫁”。一般是先哭父母,后哭兄嫂、弟妹、长辈、女伴,这哭不仅一边哭,而且一边成段成段地哭唱父母养育之思,兄嫂、弟妹之情,伙伴友谊,长辈的关心爱护,今后自己不知如何生活等,若遇到妯娌不和就趁这时也借哭之机,用调子哭唱出自己心中的不平,然后才随迎亲的人出门。在去新郎家的路上,有的地方新娘是坐轿或骑马,在欢快、激越的唢响乐曲声中上路。5 V' A' S- F7 g' S
 楼主| 发表于 2013-2-23 16: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迎亲的队伍还没回到男方家,早已有男方家的长辈在门口相迎。人们一进门,新媳妇便在伴娘及男方女长辈的簇拥下上楼进行梳妆打扮。在新娘梳洗打扮时,在楼下从楼梯口到新房的必经处,早已等候着准备“掐”新娘的人们,据说这“掐”新娘的习俗是为了沾喜气而流传下来的。
3 n( s  j: B+ U
( m& H5 _- [' P' X$ @8 M$ `待新娘装扮好,准备入洞房前,只见两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举着用松明点燃的火把,在人们喜悦欢乐声中,从楼梯口飞步跑向洞房,随之新媳妇在两个伴娘的簇拥下,在人们争相“掐”新娘的举动和嬉笑声中大步跑进了洞房。洞房门坎上放有一副马鞍,门上挂有一把筛子,内安有一面镜子,镜子上又安放着一张弓,弓上有并排散开欲射向前方的三支箭。这些吉祥物是祝贺一对新人今后生活勤劳、勇敢、幸福的象征。
* g5 V. E% Y6 K- k2 e" r) m
+ [7 ]5 a8 L% f. H3 K) |7 G新媳妇进洞房后片刻,便开始举行拜天地、拜父母仪式。有的地方是在进洞房之前便举行了拜天地、拜父母仪式。有的地方一对新人入洞房时,风趣的是俩人都不约而同地争坐枕头,据说谁先坐到枕头上,今后就谁当家,不过,这只是为风趣增添一分欢乐,往往是女先男后,那也奉行和符合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习惯。因白语中“辣”与“亲热”、“富贵”谐音,因此,这时陪郎侍女们便在那盆暖和又象征兴旺的炭火里撒入了辣椒面,辣味四溢,直呛得新郎、新娘流泪,又大咳不止,逗得出出进进洞房的人们笑声不绝,使洞房洋溢着一种独有的喜气。一阵嬉笑过后,辣味呛过,夫妻喝交杯酒,以示相敬相亲、永结同心、恩爱白头。
, l# @& A3 z* C5 f9 B# [6 e1 S" E7 o9 e' h% s
晚上有的地方新媳妇由女方长辈二人和伴娘及男方家长辈妇女数人相陆在一起吃“细巫席”(即“新娘席”)。席散后,有的地方在阵阵欢快的喷呐声中,开始举行“除拜”(即“拜亲”) 仪式,“除拜”就是由新媳妇拜男方长辈,受她一拜的人都会得到她亲手加工制作的布鞋一双,上辈人接过鞋子,多少要给她几元钱或一点礼品。最后由新娘下辈人、邻里小孩一齐拜新娘,每人都会得到一份喜钱或一件礼物。这时老者笑吟吟,小者心花怒放,围观的人常常在唢呐声中爆发出一阵阵欢乐的笑声,使婚礼增添了不少的欢乐和炽热的气氛。待“除拜”结束,年轻人便一齐拥入洞房,一边品尝新媳妇由娘家带来的果品,一边在嬉笑声中开始进行闹洞房的风趣活动。第三天“散客”,由新娘亲自烹饪鱼菜招待亲朋好友,叫“吃鱼宴”。
9 V8 Q. J9 {8 h2 S) S8 q
$ x1 r) O; R' ?, G新婚后三日新娘才回门,一般都是当天返回,路程远的则在娘家留宿,至此,婚礼结束。
/ i' Y8 A! v0 Z) L% Y
- S. D( r" {9 x; _2 M七日新郎、新娘到本主庙祭本主,叫“颂平安子”,意为早生贵子早享福、早发财。在周城,至今仍能看到白族婚礼中古老而典雅的新娘装束。新娘头上戴的花冠以红色为主,配以黄绿色的许多小绒球组成,像一座高高的小花山。类似旗袍的大红长袍在进婆家之前要被扯去前衣襟的下半块,以示此后将为人妻人母。胸前用红毛线拴挂的小镜子,表示与新郎“心心相印”,同时又是驱邪的“照妖镜”。新娘还有戴墨镜的习俗,相传也是为了避邪。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Powered by DALI8 X3.5© 2001-2013 dalibaba Inc.  滇ICP备19004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