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保护兰资源是我们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n0 Z- t( ]9 k* r( p4 j
人们为了追求与得到新品兰花,忽略了对兰资源的保护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一些产兰区人迹所至之地已难见兰蕙,兰蕙自然沦为濒危植物了。人们爱兰是无可厚非的。但破坏了生态环境减少了物种资源,最后受惩罚的还是人类本身。人类同时也应为子孙后代考虑的。所以如何保护兰资源,相当部份的产兰区已出台了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也取的了可喜的效果。保护兰资源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
+ R- w, M3 y# U: ?) F2 ] y3 q二. 保护兰资源要“源”“流”共抓。
! l7 Y' a4 ]9 v; }8 p如果说兰产地工作做好了是抓好“源”的工作的话,如何对待下山兰草与现有的兰花传统品种便是“流”的问题了。下山草因资源供求的原因,逐年数量在减少;传统品种也因新入道养植兰花者不了解养植方法损耗相当大。造成了热门种类兰蕙价格日益高涨。这更会促使人们对兰蕙的进一步需求。其结果是令人担忧的。因此如何养好那些已下山的兰蕙和“海归”的兰草,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对兰资源的保护吧。7 }1 q+ b; _8 t* r8 r
附:单苗兰蕙养植一法。
. A6 H% p8 {, L% k, V/ n) i& X8 J1 y 很多下山兰蕙是因我们养植方法不当而死亡的。这对兰资源与养兰者来说都是损失。. e) _1 M5 ]- ?% W4 _: L
一般养兰者面对伤痕累累的兰蕙与刚“海归”的兰草用普通植料上盆养植,效果往往是不确切的。原因除感染得病外,主要是根系状况与叶面的蒸腾状况不平衡。即便有些兰友将叶剪去些也不一定解决问题,因根系生长恢复往往滞后。经实践现介绍一种养植法,以期抛砖引玉。如是遇到兰界认为难养的一些单苗的蕙兰用此法成活率高于一般的方法。方法如下:( H# Y" C0 x' n% ~2 a9 z, L
一. 将不得已之单苗蕙兰(单苗蕙兰难成活因此我们不主张单苗养植)洗净消毒晾干;% w- r; Q Y& ^/ x
二. 将水苔(新鲜、干品皆可但霉烂者弃之)洗净浸入含有杀菌剂的溶液中半小时后取出挤稍干;
& P; U% T5 u7 U3 X4 ^三. 将挤稍干之水苔裹住蕙兰根与芦头部,厚度约2公分左右,再用线不松不紧扎住。(估计浇水后3-5天可干,裹得太薄水干得快,裹得太厚水又不易干,则不易生根)
1 I. J# @9 p0 l1 a- w- y四. 将裹好水苔的蕙兰植入兰盆,(可用一般颗粒植料围住)浇透水置于25-28度范围的环境中。(相对湿度白天40-60%,晚上70-90%)再视盆中情况3-5天浇一次水,半个月杀菌一次。三个月便可长成如附照状了。此时可翻出另行种植亦可继续养护至一年后再作处置。' k3 J, ^* K* c' r) z5 A0 ?
- c" _$ p( E. R% s1 S, F5 |6 G" c+ h4 r7 K2 y0 R! \/ J d9 g
作业 f/ x0 U& N# _0 c& z" C
你对兰资源的保护有何良策?& Y0 N, n/ \% b. T* V$ X; }
' s( {0 v: s7 E) M' K7 ^; {1 Z' E
S+ m4 q! p6 T% f% L$ [, @ ( j! @( p" S5 t7 l1 z
, F$ }9 _" [' ? n

% e+ ?4 C9 U t) a
! b5 a6 r, \) C7 _-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