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别名趣谈

0
回复
410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 21: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性远 冯仰澄 阮庆祥 朱明水 杨德礼 孙胜利 钱茂竹  兰的别名很多,原因是兰的历史久长,又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古往今来,不论帝王将相、朝土布衣、诗人词家、缁流羽客,无不与兰发生或多或少联系,于是从各个角度,用各种手法给兰取了许多美丽动听的别名。这种别名多用借代、夸张修辞手法,或取其一端替代之,或引用经典称呼之,韵味深美,令人回味,因此兰的别名不啻于一篇兰的赞歌,一首兰的乐章,也是有关兰的语言文字一个重要方面。以下择要介绍之。  一、以兰的芳香特点作为兰的别名的有:  1. 国香;这是兰的最高荣誉。黄庭坚《书幽芳亭》:“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日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日国香。”  2. 古香:以“古”形容香,不仅指此种香馨时间久长,而且质地纯良,古朴雅洁。元代萨都利《兰皋曲》七言古诗中说;“幽兰日日吹古香,美人不来溪水长。”兰等待着美人,只有美人才配得上享受这阵阵的幽兰古香。  3.香祖:许多植物,特别是花卉都有馥香,然没有兰的馨芳,故人们称兰为香之祖。清代汪灏等著《广群芳谱》卷四十四:“兰幽香清远,馥郁袭衣,弥旬不歇,常开于春初。虽冰霜之后,高深自如,故江南以兰为香祖。”《清异录》亦载:“兰虽吐一花,室中亦馥郁袭人,弥旬不歇,故江南以兰为香祖。”  4.王者香: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猗兰操序》:“琴操日:《猗兰操》孔子所作。孔子……自卫返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日;‘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乃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逢时,托辞于香兰云。”当然,古代的奇花异草,最大的享受者,是帝王后妃,是达官贵人,是豪门巨绅,“王者香”,可以理解为是供帝王欣赏的兰花,但孔子所谓的“兰当为王者香”,似乎是香者之王的意思,示幽贞雅淡,芬芳袭人,然调高和寡,独茂壑谷。  5.第一香:《广群芳谱》云;“兰无偶,称为第一香。”再没有别的芬香能与兰香并驾齐驱,因此它是独占鳌头,为第一香,又称“天下第一香”。  6.十步;乔彝《幽兰赋》;“薄秋风而香盈十步,汛皓露则花飞九畹。”兰吐国香,清风远播,谓之“十步”则是讲在一室之内,幽香不绝。韩伯庸《幽兰赋》也记:“芬芳十步之内,繁华九畹之中。”故以“十步”作为兰的代称。  7.心馨;兰的馥香沁人心脾,舒畅愉悦,故谓兰为“心馨”。郝经《幽兰诗》:“猗兰郁幽姿,心馨忘目悦。”  8.轻重香:兰之香由清风送之,兰氛亦随风势微呈轻重之势,故以代称。唐太宗《芳兰》诗;“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二、以兰的色泽特点作为兰的别名的有:  1.丹颖:兰花有的呈红色,如《广群芳谱肿所列举的兰品种“赵师傅”:“色紫,十五萼,初萌甚红,开时若晚霞灿目,色更晶明”。又如“马大同”;”花头微大,间有向上者。中多红晕。”故陈有章《幽兰赋》:“开缃蕊而乍合,擢丹颖而何远。”“丹颖”作为兰的别名。  2.朱蕤:蕤,花下垂样子。这也是兰花的红,陈子昂《感遇》诗其二“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在紫色的茎上突出了朱蕤,即快开花了。  3.红荣:红色的花。李白《赠友》:“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兰花经秋霜摧败,红色凋萎,花叶老去。  4.幽色:兰叶一般为深绿色,故幽色也成了兰的别名。唐代张九龄《感遇》诗共12首,多以兰、桂自喻,示坚贞不移、刚正不阿的品格。其一曰:“紫兰秀主蹊,皓露夺幽色。”唐代山水诗人韦应物也有诗句;“紫兰含幽色。”  5.四季常青。  三、以兰的姿态特征作为兰的别名的有;  1.静姿,杨万里五言古诗《题蕙花初开》:“灯梦得幽馥,月写传静姿。”“静姿”表现了兰蕙素静雅致的生态。  2.被径;古时水边长洲多有兰,故阮籍《咏怀诗》有“皋兰披径路”句。魏文帝曹丕也有“秋兰被幽壑”句,曹植也有“秋兰被长板”句。可见秋兰生长是很繁茂的。  3.如美人:苏轼《题杨次公春兰》五言古诗,一开始就尽情讴歌:“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如美人”既赞其亭亭玉立之状,当然也含有贞洁纯净之质。  4.紫翘:兰叶上耸又自然弯曲,甚为闲适优雅。陈有章《幽兰赋》一开头就写此情状:“翘翘嘉卉。独成国昏…,所以紫翘十步,名转九畹,自下并高,结根耸干,布叶愈密,重阳未晚。”  四、以兰的品性特点为兰的代称更多:  1.秀质:颜师古《幽兰赋》:“咏秀质于楚赋,腾芳声于汉篇。”一个“秀”字将兰品性概括无遗。梁宣帝《兰诗》:“开花不竞节,含秀委微霜。”  2.幽客;“幽”是兰的又一品性特点,幽色、幽香又生长在幽林、幽谷之中,故将兰称为幽客,可谓信到好处,一语中《三余赘笔》记“张敏叔以十二花为十二客,兰为幽客。”这也将兰人格化了。  3.待女:兰为女子之挚友,兰闺、兰房、兰室、兰梦、兰兆无不与兰相连,兰也因此而显得芬馥奇特。《采兰杂志》载:“兰待女子同种则香,故名待大。”兰也有儿女之深情。  4.高标:兰的高风亮节向为人称道。宋代向子湮《浣溪纱》词上阙:“绿玉丛中紫玉条,幽花疏淡更香饶,不将红粉污高标。”当然这里的“高标”似指高出于幽花的绿叶,但其含义却在赞美兰花风标灵秀的品质。  5.灵根:灵是兰的又一特质,不仅与秀质相联系,似乎也与郑文公妾梦兰生子的故事有关,故古人将兰又称为”灵根”。明代诗人兼画家文征明有七言律诗《建兰》;“灵根珍重自欧东,绀碧吹香玉两丛。”“瓯东”今温州和闽东北一带,此为建兰的产地。  6.与善人居;将兰比作善人,也是一种美称。典出《孔子家语》:“孔子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  7.馨烈侯:馨不仅指幽香,亦指品格的高洁。《清异录》载;“唐保大二年,国主幸饮香亭,赏新兰,诏苑令取沪溪美土为馨烈侯拥培之具。”这又是一个拟人化的雅号。  8.引凤雏;凤雏,指三国时庞统,与诸葛亮齐名。古人比兰为贤士凤雏,表示钦敬之情。唐代杨炯《幽兰赋》曰:“昔闻兰叶据龙图,复道兰林引凤雏。”自此兰又得一古贤哲士的代称。  五、以兰生长的季节、地点作为兰的别名的有:  1.晴芬:这是指春兰,春日多雨,宜兰生长,如遇春阳,则幽姿勃发,深红浅白,更显千娇百媚之态。明代宋濂《兰花篇》五言古诗一开头就称颂:“阳和照九畹,晴芬滋青兰。”唐太宗《芳兰》五律诗也说:“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所以“晴芬”是兰的一个雅称。  2.继落梅;这也是指春兰。冬东春初,兰吐小芽。宋代杨万里《兰花》七律首联云:“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这里的“雪”、“冰”虽有色泽和素洁的含义,但也指明其生长的季节在梅花落时的春日。陈有章《幽兰赋》有“吐芬香于春阳”句。苏辙有《幽兰花》七绝二首,其一云:“春花欲擅秋风巧,催出幽兰继落梅。”从此“继落梅”也成了兰的一个别名。  3.秋芳;兰有春兰、秋兰等品种,秋兰飘香于秋日。汉代郦炎:“秋兰荣何晚,严霜悴其柯。”晋代傅玄:“秋兰荫玉池,池水清且芳。”这些都是欧秋兰的。唐代诗人储克羲更说:“丛兰秋蝶多。”所以古诗中称“兰以秋芳”,“秋芳”成了兰的一个别名。  4.滋九畹:一畹为十二亩,“九畹”泛指地方大。屈原《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滋、树都是栽种、培植之意。后人就把这种植地方之大作为兰的代号。  5.树百亩:同上一个出典,也成了兰的代号。  从以上语林辞海中,我们可以看到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如一个活跃的元素,可以与多种词素、词、词组结合,从而出现一个个新的词、新的成语,并从众多诗赋散文中,出现了一个个趣味横生、生动隽永的兰的别名,所有这些,就组成了我国语言文字中数量繁富、结构多样的“兰”族语词群,这是引人玩味、逗人情趣,又值得人们研究的语言现象。这种现象不能说明别的,只能说明我国的兰,包括兰乡的绍兴兰是如何地深人到人们的生活中,深人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深入到了人们观念形态的种种文化现象中。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Powered by DALI8 X3.5© 2001-2013 dalibaba Inc.  滇ICP备19004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