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新郎(图片来源:中国网)
8 \5 x- Z) }1 O0 F
# t4 d# K1 {( R% v) F6 k7 n 迎亲的队伍还没回到男方家,早已有男方家的长辈在门口相迎。人们一进门,新媳妇便在伴娘及男方女长辈的簇拥下上楼进行梳妆打扮。在新娘梳洗打扮时,在楼下从楼梯口到新房的必经处,早已等候着准备指新娘的人们,据说这格新娘的习俗是为了沾喜气而留传下来的。待新娘装扮好,准备入洞房前,只见两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举着用松明点燃的火把,在人们喜悦欢乐声中,从楼梯口飞步跑向洞房,随之新媳妇在两个伴娘的簇拥下,在人们争相掐新娘的举动和嬉笑声中大步跑进了洞房。 洞房门坎上放有一副马鞍,门上挂有一把筛子,内安有一面镜子,镜子上又安放着一张弓,弓上有并排散开欲射向前方的三支箭。这些吉祥物是祝贺一对新人今后生活勤劳、勇敢。 幸福的象征。新媳妇进洞房后片刻,便开始举行拜天地、拜父 母仪式。有的地方是在进洞房之前便举行了拜天地、拜父母仪式。有的地方一对新人入洞房时,风趣的是俩人都不约而同地争坐枕头,据说谁先坐到枕头上,今后就谁当家,不过,这只是为风趣增添一分欢乐,往往是女先男后,那也奉行和符合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习惯。然而,这时不知是谁在那盆暖和又象征兴旺的炭火里理好的辣子面发挥了奇效,辣味直呛得新郎、新娘流泪,呛得不时消鼻涕、打哈欠,逗得出出进进洞房的人们笑声不绝,使洞房洋溢着一种独有的喜气。一阵嬉笑过后,辣味呛过,夫妻喝交杯酒,以示相敬相亲,永结同心,恩爱白头。晚上有的地方新媳妇由女方长辈二人和伴娘及男方家长辈妇女数人相陆在一起吃“细巫席”(即新娘席)。席散后, 有的地方在阵阵欢快的喷呐声中,开始举行“除拜”(即拜亲) 仪式,“除拜”就是由新媳妇拜男方长辈,受她一拜的人都会得到她亲手加工制作的布鞋一双,上辈人接过鞋子,多少要给她几元钱或一点礼品。最后由新娘下辈人、邻里小孩一齐拜新娘,每人都会得到一份喜钱或一件礼物。这时老者笑吟吟,小者心花怒放,围观的人常常在唢呐声中爆发出一阵阵欢乐的笑声;使婚礼增添了不少的欢乐和炽热的气氛。 待“除拜”结束,年轻人便一齐拥入洞房,一边品尝新媳妇由娘家带来的果品,一边在嬉笑声中开始进行闹洞房的风趣活动。(文/大理团州委)5 q& j( v, r7 P ^2 w0 e3 N
1 ^: V/ S6 n- T. ?, D婚礼舞蹈(图片来源:一起色摄影网)
2 r; b7 @, w( E- h
0 _) {# E9 I0 T: P 白族的婚礼常常随着居住地域的不同,存在很大差异,但是都办得十分隆重而热闹。大理白族的婚礼,实际上在结婚的前一天就已经开始了。这天晚上,男方家的天井里燃起算火,屋里屋外挤满了人,白族的民间艺人被邀请到婚礼上演唱“大本曲”和“吹吹腔”,三弦声锁呐声响成一片,里里外外充满了欢乐气氛,艺人们更是倍展其能,这就是白族的婚前踩棚习俗。另外一种形式:
+ @7 Z4 q4 i" v, E4 ~5 ]; s: R T9 m2 z. l$ w
新郎到了新娘家门口。吹鼓手们便停止吹打。这时,新郎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三个蜡丸似的东西,一个接一个向门前的石墩上甩去,随之就听到三声震天动地的巨响。这种蜡丸,原来是自制的土炸弹,是迎亲时用来壮声威的,硝烟弥漫中,迎亲的队伍被迎进女家。 新娘在哭泣,流露出一种惜别之情。当锁呐再次吹起时,新娘的哥哥已将新娘背出门外,让新娘踏上去婆家的路程,一路上少不了乐队伴奏和迎亲者对新郎新娘的调笑。
& M/ d9 X/ r8 h. e0 Z4 [
( w, D5 B$ Q: o& x3 f+ V婚礼上逗新娘和新郎(图片来源:大理旅游网) |